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37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世纪初,法国思想家们对现实生活做了冷静的思考;国王的昏暴肩朽、宫廷的荒淫无耻、费族的骄奢淫逸……这就是法国的社会现实,他们开始调整自己的批判矛头:不仅要指向天主教,更要指向封建专制制度,新的批判,需要新的理论武器。17011703年,在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中,法军被英军赶出尼德兰,引起全法震动,法国人认为英国取胜的秘诀是英国的自由。路易十五统治时期(17151774年),统治阶级忙于改革财政以维持自己的统治,在思想文化上的控制相对放松。于是,在法国出现了一股"学习英国热"

材料二   伏尔泰说:"我最先敢于用明显的语言向我国人民解说牛顿的发现。当我称赞洛克时,一个既反对我又反对他的浪潮就掀起来了。"孟德斯鸠的《波斯人信札》浸透了他对专制制度的强烈敌对情绪,但对于用何种政治制度去取代专制制度,却没有明确的结论。到英国后,通过考察英国政制,孟德斯鸠才找到了自己苦苦思索的理想政制——君主立宪制,他希望法国仿效之。

——上述材料均摘编自李永清《法国启蒙思想家与英国文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18世纪初法国出现“学习英国热”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牛顿的发现”的内容,并分析18世纪初英国文化的传播对法国社会的影响。
2 . 下图所示为国际格局转型框架下的“颜色革命”模式。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大国决定着国际格局的发展方向B.经济全球化与资本主义相互依存
C.冷战思维威胁世界的和平与安全D.核威胁改变了大国博弈关系实质
7日内更新 | 88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西省上饶市私立世龙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6月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19世纪末,英国《笨拙》杂志刊登了一幅名为《我的、都是我的》漫画,图中描绘了英 国开普殖民地议会议员塞西尔·罗德斯手拿电报线,脚踩大地的形象,对此解读最准确的是(     )

《我的、都是我的》
A.欧美主导下世界殖民体系形成B.美化形象掩盖英国侵略的本质
C.非洲的民族意识觉醒历程受阻D.英国凭技术优势意图瓜分非洲
4 . 2017年10月广西象州县在一处河滩上发现一批铜箭镞和秦半两钱币,其中钱币共计14枚,既有战国时期秦国铸币,也有秦统一后发行的钱币。对这一发现的解读最为合理的是(     
A.反映出岭南与中原有经济交往B.实证了秦在象州设桂林郡之说
C.钱币的数量太少研究价值不大D.说明秦朝实现了度量衡的统一
5 . 下表是清政府和英国有关鸦片战争的描述。对此解读最准确的是(     
来源战争名称条约内容
英国方面通商战争争取外交平等权
清廷方面鸦片战争侵犯主权
A.不同的描述体现事件的不确定性B.不同立场影响对事件的描述
C.史料来源直接决定事件的真实性D.不同史料对事件的记载不同
2024-05-21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八校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联考历史试题
6 . 工业化时代的世界大势

在这一阶役(17501914年),发生在北美英属殖民地13个州的第一次革命,受到了启蒙运动中自由和平等思想的滋养,这些思想随着贸易物资和移民从欧洲来到了美洲。从这里,美洲革命的成功又启迪了法国思想家。美洲革命和法国革命的成功接下来又激发了海地和拉丁美洲的革命,打碎了那里的殖民锁链。与此同时,革命开始形成了以民族国家为基础的认同,并且这种民族国家的认同迅速传遍全世界。到19世纪,工业化带来的新技术(包括铁路、蒸汽船和电报)使得思想、贸易物资和人们能够来到更远的地方,穿越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遥远的距离。随着西欧的新兴国家、北美、俄国和日本开启了各自的工业化进程,工业化的全球影响加强了。这些强国接着将工业技术传到了世界上的每一块大陆。工业强国(特别是欧洲人和他们在北美的后裔)凭借技术优势征服和占领了亚洲、非洲和大洋洲的广大地域。因此,在20世纪之初,主要的工业强国已经把世界划分成了大帝国,贸易、资源开发和移民的网络联系了每一个帝国。

工业和帝国锻造出来的全球联系网络并没有哺育出和谐。恰恰相反,全球范围内出现的民族主义刺激了对自然资源、战略要地和国际地位的激烈竞争。而且,工业强国和帝国列强逐渐以种族优势为自己对世界的占领进行辩护,在所有被征服和被压迫的民族中间制造了不和谐。这种不和谐,与列强之间的纠纷结合起来,造成了激烈的冲突,使得20世纪成为人类历史上最暴力的时代。

——摘编自本特利《简明新全球史》

结合所学,任选材料中的三个视角进行解读。
7 . 如图为1900年7月,美国媒体发布的一幅漫画——《西方列强眼中的“问题”》,描绘了山姆大叔、约翰牛与六个人物站在一起,远眺标有“CHINESE QUESTION”的大山,山顶则是一张被丑化的、满脸愤怒的晚清中国人像。该漫画还配有文字“并不像从远处看起来那么容易”。下列对该漫画解读最为正确的是(     
A.列强团结一致应对中国人民抗争B.列强开始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C.中国民族意识觉醒引发列强担忧D.列强对华的侵略方式发生转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有学者这样描述西欧封建社会:   “西欧中世纪是多元的政治体制,在王权和其他社会力量之间,存在着某种程度的契约关系或是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在社会的下层,领主与佃户之间、领主与农奴之间也存在着相互的权力与义务关系。”以下对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     
A.“其他社会力量”包括教会和封建领主
B.“佃户”的义务主要是耕种领主自营地
C.西欧政治的多元特性使国王“统而不治”
D.国王作为统治者,有权管理各级封建主
9 . 1550年后,玉米成为大西洋沿岸非洲人的主要食物。用大型仓库储存的玉米使西非海岸的奴隶禁闭营里关押大量奴隶。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玉米先于奴隶贸易传入非洲B.跨大西洋经济交流继续扩大
C.玉米种植促使非洲人口剧增D.非洲奴隶主导了玉米的推广
2023-05-07更新 | 82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西省南昌市等5地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024·河北·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有学者认为,通过西地中海港口的开普航线取代了通过东地中海港口的古老贸易路线,取代时间并不是在15世纪葡萄牙人到达印度,而是在17世纪初荷兰和英国分别成立东印度公司。对此解读合理的是(       
A.新型商业组织冲击欧洲贸易格局B.传统商路贸易依然占据重要地位
C.葡萄牙海上霸权遭到英荷的抵制D.新航路开辟引发了欧洲价格革命
2024-05-31更新 | 228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西省上饶市广丰一中2023-2024学年高一5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