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3434 道试题
1 . 20世纪初,近代知识阶层改变了传统的“家一国一天下”空间观念,以全新的空间观念来编纂乡土史志。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国之存亡,要以能群不能群为断,而欲成大群,又必集合小群以相联结。故各省团体不固,不独无以联情谊,抑亦何以立自治之本,以战胜于生存竞争之域。

——《江苏》第1期,1903427

尤当先讲乡土历史,采本境内乡贤名宦流寓诸名人之事迹,令人敬仰叹幕,增长志气者为之解说,以动其希贤慕善之心。尤当先讲乡土有关系之地理,以养成其爱乡土之心。

——《奏定初等小学堂章程》1904年1月13日

材料二   省籍联会斐然暴述,提倡本省风气,固然可敬……但省界甚严,此省不能参与他省……同是中国人,同有亡国之忧,乌可严限界线(省界),自相孤折,以召侮亡。

——据梁启超《历史上中国民族之观察》等

广东地区族群冲突不断,尤其是纷争百年的“土客之争”,双方积怨甚久。客家人的乡土史志,突出自己是“中原衣冠旧族”的汉种;广府人的乡土史志则把客家视为“外米诸种”,或称为“匪”。大概也正是这个原因,广东省教育主管机关在1910年明令各地停止乡土史志书写。

——据《广东乡土地理教科书》等整理

(1)根据材料,概括20世纪初知识阶层形成的“新空间观念”并分析其成因。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空间观念”下的乡土史志编写对当时产生的积极影响。
2 . 明末嘉定人张鸿磐在《请照旧永折疏》中,希望政府在征收赋税时不必征收实物(粮食),可以征收折色(货币)。他的理由是:嘉定“地不产米,水不通漕”,“仅种木棉一色,以棉织布,以布易银,以银杂米,以米充兑。”这反映了当地(     
A.“摊丁入亩”尚未执行B.经济收益结构发生变动
C.传统小农经济逐步瓦解D.工商业市镇的高度繁荣
2024-05-14更新 | 200次组卷 | 5卷引用:2024届江西省新余市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隋唐以后中国尽管经历了分合动荡,但文化认同的传统仍得以延续和发展。明朝的建立,从观念和实践上巩固了以文化认同为基础的东亚文明体系。

——张乃和《大国的社会性质、历史类型与文明形态》

材料二   各国通商传教来往自如,麋集京师及各省腹地,阳托和好之名,阴怀吞噬之计,一国生事,多国构煽,实为数千年来未有之变局。

——李鸿章《筹议海防折》

材料三   健全的文化心态,不是文化自负,也不是文化自卑,而是清醒的“文化自觉”和坚定的“文化自信”。

——左玉河《大历史视域下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

作为“文化自信”的践行者,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从古今历史中探寻文化认同,擦亮自信底色,自拟论题,阐述你的历史认识。(要求:主题贯通,史论结合,逻辑严谨,语言精炼)
2024-05-14更新 | 66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江西省新余市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4 . 从以下漫画可以获取的正确信息是(     

A.二战后马歇尔计划的实施情况B.一战后欧美国家力量对比的变化
C.华盛顿体系下欧美列强的矛盾D.美国最终攫取了世界霸主的地位
2024-05-14更新 | 117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江西省新余市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5 . 南宋淳熙二年(1175年),陆九渊在“鹅湖之会”上批评了某思想家的主张:“墟墓兴哀宗庙钦,斯人千古不磨心……易简工夫终久大,支离事业竟浮沉。”以下属于陆九渊所批评的思想家的主张是(     
A.慎思明辨,格物致知B.弱者道之用C.事异则备变D.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
2024-05-13更新 | 52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江西省新余市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6 . 考古发现,中原地区的黄山聚落遗址堆积丰富,包含仰韶、屈家岭、石家河等三个时期的文化遗存。遗址顶部台地仰韶早期至屈家岭文化堆积厚3—5米,基本由多层房址和墓葬叠压而成,遗迹丰富。这反映中华文明的发展具有(     

A.统一性B.创新性C.包容性D.连续性
2024-05-13更新 | 133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江西省新余市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晚明时期的役银征收,江南地区“全以田粮起派,而但以丁银助之”,江北地区“惟论丁起差,间有以田粮协带者”。造成这种地域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人口数量B.文化传统C.政治制度D.田亩产量
2024-04-25更新 | 109次组卷 | 10卷引用:江西省新余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8 . 人口流动是一个重要的社会现象,也影响着社会的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徙天下豪富于成阳十二万户
迁徙天下奸滑吏民于边
魏晋南北朝自永嘉截至刘宋之季,南渡人口约有九十万
三川北虏乱如麻,四海南奔似永嘉(李白诗句)
一遇水旱,饥荒老弱者,转死沟壑,贫穷者流徙他乡

——整理自《史记》《汉书》《魏晋南北朝史》等

材料二

历史时段12世纪初~16世纪下半叶16世纪下半叶-鸡片战争鸦片战争~新中国成立20世纪50年代~今
移民主体华商华商、华农华工华侨、华商、华农、华工
移出地粤、闽、浙闵、鸟、浙、滇、桂粤、闽东南亚、中国大陆、香港、台湾
移入地东南亚交通、贸易中心地区东南亚、东北亚亚、美、欧、大洋、非等洲北美、奥、日、西欧、南美、东南亚
数量/万1010010002000

——摘编自曹树基《中国移民史》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表格中历代人口流动的原因并说明魏晋南北朝时期“北人南迁”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概括近代以来中国海外移民的特点并说明华侨华人的历史贡献。
2024-04-23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江西省新余市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9 . 20世纪60年代,法国考古队在阿富汗东北部挖掘出一座公元前4世纪末的城市遗址,城中不仅有希腊风格的神庙。广场、宫殿与体育馆,还存在希腊文的戏剧与哲学方面的手稿。这一城市的出现主要缘于(     
A.罗马帝国的扩张B.亚历山大的东征C.波斯帝国的扩展D.雅典人的海外殖民活动
2024-04-23更新 | 9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江西省新余市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法国驻印度支那总督1926年写道:“使欧洲浸入血泊中的那场战争已经……在这片远离我们的土地上唤醒了独立的感情。在过去几年里,一切都发生了变化。无论是人还是思想、还是亚洲本身都在变化。”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分裂:第三世界的历史进程》

材料二   第二次世界大战使欧洲大伤元气,无论是战胜国英、法,还是战败国德、意都受到严重损耗,经济破败凋敝,政治局势动荡不稳,国际地位显著下降。二战后美苏关系发生了重大的变化,美苏之间的战略目标、战略构想和战略利益形成了根本冲突,以美苏为首的东西方两大集团之间在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领域形成了全面的对峙和对抗。二战重创了英法等殖民帝国,原来的殖民体系土崩瓦解,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兴起,改写了世界政治地图。

——摘编自王斯德《世界通史》

(1)请概括材料一的主旨,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过去几年里”亚洲“变化”的表现。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说明二战后至20世纪80年代末“世界政治地图”变化的表现。
2024-04-23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江西省新余市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