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下表是一位同学在学习《全球航路的开辟》时搜集的部分材料,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材料内容描述材料出处


仰祈二位陛下尽早圣断,将彼等变成基督徒。臣认为,一旦发轫,毋须多久,大批居民即会信奉吾人之天主教,二位陛下即能取得大片领土和财产,这里所有人皆会成为西班牙臣民。哥伦布著,孙家堃译《航海日记》
“城乡间、地区间、国家间、贸易区间、东西方间的商品流通、交换、物资交流都比较广泛频繁,而且品种多、数量大、价值高。”张箭《地理大发现研究》(15—17世纪)》
随着蒙古帝国的崩溃,中亚的局面变得非常混乱,1340年以后,北部的商路实际上已堵塞,此后,大部分产品汇集到那时以前受控于穆斯林商人的南部的海路,顺海路运往各地……尽管有蒙古帝国衰落和奥斯曼帝国兴起的诸多干扰,但十分重要的香料贸易并没有受到什么影响。

斯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A.①揭示了哥伦布进行大航海冒险的主要社会根源,可直接作为历史根据
B.①是一手史料,②③是二手史料,一手史料的可信度一定高于二手史料
C.③是西方学者观点,带有西方中心论的偏见,无法准确还原历史的真相
D.①②③便于我们运用多重证据互证,多角度考证新航路开辟的相关原因
2024-04-09更新 | 252次组卷 | 25卷引用:山东省潍坊市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关于公车上书一事,在《康南海自编年谱》中记载:“……乃合十八省举人……为万言书……至四月初八日投递,则察院以既已用宝,无法挽回,却不收。”现代学者茅海建详细查阅清朝军机处《上谕档》《电报档》《洋务档》等档案编成《戊戌变法史事考》一书提出“并非都察院不收,而是康有为根本没有去送。”由此可以得出
A.一手史料比二手史料更接近历史事实B.综合多种历史记录即可确认客观史实
C.通过后人研究最终能够还原历史真相D.占有更多原始史料更有利于探寻真相
2021-12-20更新 | 101次组卷 | 5卷引用:山东省潍坊市高密市2021-2022学年高一12抽测历史试题
2016·上海·高考真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3 . 罗马法某学生学习“罗马法体系”一课后,产生了疑问:古罗马的奴隶是否确如书上所说,被“摊斥在法律对象之外,不具有任何权利”?为此,他查找了资料,并撰写了如下读书笔记:

①奴隶指在罗马社会中不具有自由人身份的人,在法律上被视为物;奴隶的身份可能因出生、受到刑事处罚或在战争中被俘所致;奴隶可以被解放而成为自由人.【1】

②奴隶的释放问题是罗马法中重要的一部分.

③《十二铜表法》中就有相关的条文.【2】

④表明当时即己存在释奴现象.共和末期至帝制前期,随着罗马版图的扩大,释放奴隶的现象更加普遍.帝国大法官小普林尼的书信中就有释放一大批奴隶的记录.【3】

历史学家指出:“在罗马法中很普遍的一个观点是:虽然奴隶制度是一种合法的社会制度,但它是和‘本性’相矛盾的”,有古罗马大法学家就认为:“从民法的观点来看,奴隶是什么也算不得的.但是根据自然法来看便不是这个样子.从后者的观点来看,一切的人都是平等的”.【4】

由此看来,…

资料来源:

【1】《罗马法词典》

【2】《十二铜表法》第五表第八条、第十一条

【3】《小普林尼关于释放奴隶的书信三封》

【4】科瓦略夫《古代罗马史》

问题:

(1)上述“资料来源”中,哪些为一手史料,哪些为二手史料?

(2)在笔记的第一段中,哪些是对事实的陈述?哪些是该学生的评价?

(3)请你帮助这名学生解释罗马帝国释奴现象普遍存在的原因.

2016-11-27更新 | 1667次组卷 | 28卷引用:山东省潍坊市临朐县实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下图为鲜卑旧墟石室嘎仙洞壁上北魏皇帝祭祖时镌刻的祝文,文字内容与《魏书》相关记载相同,证明嘎仙洞就是鲜卑拓跋部“石室”祖庙。这说明
A.史书文字记载不具备史料价值
B.只有第一手史料才能反映历史真实
C.祝文和《魏书》都是二手史料
D.文物资料可以与史书记载相互印证
2021-03-05更新 | 274次组卷 | 18卷引用:山东省潍坊市临朐县实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5 . 口述史学作为一种新的研究方法,为传统的历史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我跟蒋先生两个冲突,没有旁的冲突,就是他要“安内攘外”,我是要“攘外安内”。我跟蒋先生是痛陈呐,蒋先生也骂我,骂得很厉害的!……他一句话把我激怒了,我真怒了,就因为学生运动时候他说用机关枪打,我说机关枪不去打日本人,怎么能打学生?我火了,我真火了,所以这句话把我激怒了,所以我才会有西安事变。       

——摘编自唐德刚《张学良口述史》

特务机关长松井说:“本日有日军一中队在卢沟桥附近演习,走失士兵一名,并见该士兵被迫进入宛平县城。日本军官要求率队进城检查”。我答:“卢沟桥是中国领土,日方更不得进城检查,可等天亮后,令该地军警代为寻觅” 答复后夜晚二点,外交委员会又来电话,谓日方对我答复不满,强要派队进城检查。我即将此经过,以电话告知冯治安师长,及驻卢沟桥之吉星文团长,要严密戒备,准备应战。日方武力威胁之伎俩已穷,即开始向城内炮轰,并掩护其步兵前进。

——摘编自秦德纯《七七卢沟桥事变经过》

1937 年 11 月 12 日上海沦陷,一个月后南京陷落。日军进城后无恶不作,至 1938年 2 月,光我一个人就率队从南京雨花台清理了八千具百姓尸体……。

——胡成周《宣城抗战老兵自述》

1943 年 8 月,我作为军医中尉,在华北方面军从事细菌制造业务。这 11 个人被拘留在房子入口处的土地上,……给他们注射我们培养的伤寒菌,不久,症状便出现了,我看到他们痛苦的样子,心中暗自庆幸,“这个菌种的感染力相当强,用于细菌战是毫无问题的!”

——摘编自竹内丰《在济南日军用八路军战俘培殖细菌武器》


提取材料信息,分别说明上述口述史料对研究抗战有哪些史料价值,并谈谈你对“口述历史”的看法。
2020-10-22更新 | 131次组卷 | 3卷引用:山东省潍坊市临朐县第五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7 . 下图为清咸丰元年的一份户籍凭证。这份“凭证”
该户人家:
曾祖,祖、父母,叔祖、伯祖,伯父、叔叔,子、媳、女,兄、嫂,弟、弟媳、孙,孙媳,侄、侄媳,仆,奴、雇工、店....
注意事项:
举行保甲,专为稽查奸究,几钱粮词讼及别项事件不在其内,如有不肖生监及地棍藉端扰诈良民者,立即严孥究辩。

A.是研究当时基层治理的一手史料B.反映了宗法血缘关系的强化
C.是研究当时人身控制加强的实证D.体现了小农经济模式的加强
9 . 西周早期的大盂鼎铭文记载:“王说:赐予你异族王臣十三名,夷众一千零五十人…你要辅助我主管军队,勤勉地处理赏罚狱讼案件,协助我遵行先王制度治民治疆土…不得违抗我的命令。”据此可
A.周天子拥有着至高无上的权力B.分封制巩固了西周的政治统治
C.大盂鼎是研究分封制的一手史料D.分封制存在诸侯分裂割据隐患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对“公车上书”的描述,过去人们利用的基本史料是康有为的《我史》,即事件当事人的说法。康有为对整个事件发生的原因、过程与结局的描述,栩栩如生,后人往往信之为确论。对此,也不乏研究者提出质疑,但并没有得到学界的广泛采用。对康有为的描述理解正确的是
A.主观色彩浓厚,可信度较低B.孤证不立,应多类型史料进行互证
C.质疑未被广泛采用,说明真实可靠D.作为一手史料,应为事件的真实再现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