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1 道试题
1 . 青海省西北部柴达木盆地,于20世纪80年代陆续出土了大批南北朝至隋唐时期的文物。据此判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来自中原的物品大量的开元通宝铜钱;宝花纹铜镜;刻有“谨封”二字的一枚印章(唐代官方传递公文的密封专用章);一件南北朝时期的青瓷莲花尊;道教符篆锦两件,其中一件上的文字是“上天太阳神光明,诸神佑护市易,大吉必来,急急如太上律令”。
藏文化方面的物品藏文木牍、木简十余枚;写有古藏文的骆驼头盖骨、羊肩胛骨数块;藏文佛经及佛像壁画残片。
来自西方的物品东罗马金币一枚;波斯锦、波斯镀金人头像等波斯物品;镀金银质佛舍利容器、玛瑙珠、铜香水瓶等栗特物品。
A.道教受到当地各民族的热烈追捧B.魏晋至隋唐东西方交往呈现多路径格局
C.自古以来柴达木盆地是兵家必争之地D.唐朝实现了对青海地区全面有效的统治
2022-06-01更新 | 1304次组卷 | 45卷引用:山东省威海市乳山市银滩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6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20世纪80年代以来,四川三星堆遗址出土了青铜大立人、青铜纵目面具、青铜神树等均堪称独一无二的旷世神品。2021年的新发掘中又出土重要文物一千余件。为此,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公布三星堆遗址将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三星堆遗址属于
A.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代表B.自然遗产,有利于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C.自然和文化双重遗产,是早期的城邦文明D.早期文化遗址,彰显灿烂辉煌的中华文明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自古时起,中国人便对埃及文明抱有浓厚的兴趣。《永乐大典》等古籍便有对古代埃及的相关介绍,但这些记载几乎都是由番外使节或商人转述而来的。19世纪中期,王韬等人以及清政府派往欧洲各国的使臣们成为埃及访古的首批中国人,他们中的很多人热衷于收藏埃及文物,如朝廷重臣、金石学家端方就曾收购了不少埃及铭刻,这些铭刻中的一部分至今还保存在中国。由于缺乏专业知识,近代早期国人对于古代埃及文明抱有的是一种盲目猎奇的心理。

19世纪末以来,伴随着最新考古成果的传入,作为历史新兴分支学科的埃及学以及相关知识也被大量报纸杂志所刊载。……20世纪20—40年代,中国知识界掀起了反思埃及历史的高潮。当时的报刊有大量关于埃及反帝斗争和独立运动的报道,如1936年的《知识半月刊》就刊登了《怒吼吧,埃及!怒吼吧,中国!》的文章。穿越时空的阻隔,中国与埃及终于在近代纷乱与动荡的历史舞台上相遇了。

——摘编自张赫名《穿越时空的相遇——近代中国人对埃及的认知与研究》


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评析近代中国人对埃及的认知与研究。
2023-05-23更新 | 14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威海市2023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距今约5300年前的安徽凌家滩遗址,经过多次较大规模的考古发掘,发现了分布密集的墓葬以及祭坛、祭祀坑、积石圈、房址等重要遗迹,出土有大量精美的玉器、石器、陶器等文化遗物。由此判断,该遗址(     
A.处于原始人群的历史发展阶段B.为探索中华文明的起源提供依据
C.是新石器时代初期的聚落遗址D.体现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特征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据考古发现,陕西的西安、咸阳、礼泉、宝鸡,甘肃的泰安,江苏的盱眙,山东的邹县、诸城,山西的左云、右玉,都先后出土过秦朝的标准衡器或量器。这一发现说明,秦朝
A.统一度量衡制在全国推行B.建立了广阔的统治区域
C.强大的中央集权制度形成D.地区间经济交流的加强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史记》记载,陈胜、吴广前往戍边,为大雨所阻,按法律应该斩首,情急之下,两人揭竿而起。但1975年,湖北省云梦县出土秦简,按照竹简记载的法律规定,陈胜、吴广的戍边任务因为大雨而延期,根本不会导致二人被斩首。由此可见
A.《史记》的记载都须经过考古证实B.哪个表述更接近史实需补充史证
C.《史记》中陈涉故意曲解秦律D.《史记》和秦律的相关记载完全错误
2021-02-02更新 | 224次组卷 | 15卷引用:山东省威海市乳山市银滩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7 . 有人根据甲骨文中“犁”字的形象,推断商代已有牛耕,这种可能性是存在的。近年已出土了商代晚期的铜犁(江西新干大洋洲商代墓),由此可以推知
A.铁犁牛耕始于商代
B.文献史料与考古发现相互佐证
C.文献史料真实可信
D.商周时期的青铜器主要为农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据《汉书》记载,汉废帝刘贺因“荒淫迷惑,失帝王礼谊,乱汉制度”而被废黜。但在海昏侯墓(即刘贺之墓)的考古发掘中,却出土了大量包括《论语》《礼记》等内容的竹简木牍,在主椁室还发掘出了一扇绘有孔子像的屏风。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A.这些考古发现可完全颠覆历史文献中刘贺的形象
B.考古发现可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历史文献的局限性
C.历史真相必须建立在文献与考古的相互印证之上
D.出土文物因其距离史迹发生时间最近而最为可信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在西汉废帝刘贺的墓中出土了以《论语》为代表的儒家经典竹简,还发现了画有孔子像的双折式“孔子屏风”,这些实物是其“正衣冠”“知兴替”“明得失”“图史自镜”之物。这一现象反映了(     
A.儒学对皇权具有一定约束B.社会主流文化的深刻影响
C.墓主人生前注重道德修养D.儒家思想开始走向正统化
2023-08-29更新 | 286次组卷 | 7卷引用:山东省威海市乳山市银滩高级中学2024届高三9月月考历史试题
10 . 据成书于北朝时期的《洛阳伽蓝记》记载:“陈诸宝器,金瓶银瓮百余口,瓯檠盘盒称是。自余酒器,有水晶钵、玛瑙杯、玻璃碗、赤玉后数十枚,作工奇妙,中土所无,皆从西域而来。”在北朝一些世家大族的墓中也出土了西方造型的金银器皿,如山西大同北魏封和突墓出土的银高足杯(如下图所示)。据此可知,北朝时期(     
A.中外交流十分频繁B.中西方存在经济交流
C.官员的生活奢靡D.官营手工业产品精美多样
2022-07-21更新 | 90次组卷 | 4卷引用:山东省威海市乳山市银滩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