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3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三星堆文化

材料一   1929年在四川广汉三星堆发现了大量玉石器,1986年对三星堆两个祭祀坑进行发掘,出土大型青铜立人、青铜神树、纵目面具、青铜神像、黄金面罩、金杖、大量玉器和象牙等文物一千余件。三星堆遗址的年代相当于中原的新石器时代晚期至西周,是一个拥有青铜器、文字符号和大型礼仪建筑的文明;其城址规模很大,表明三星堆已步入国家门槛。

20世纪80年代以来,考古工作者在成都平原发掘了桂圆桥文化、宝墩文化、三星堆文化、十二桥文化、东周时期的巴蜀文化,各文化从新石器时代到战国,前后相承、延续不断。

在三星堆的出土文物中,青铜尊、罍以及玉璋、玉琮、玉璧、玉戈等与黄河流域一致;金杖、金面具、青铜人像等在黄河流域鲜见,也与埃及、西亚、中亚等地区的出土文物判然有别。青铜器显现出以尊为首,与罍、瓿、盘形成组合的礼器系列。其器形虽然明显仿效中原商文化风格,其组合却有别于鼎、爵、觚、斝的商文化系列而凸显民族和地域文化特征。青铜神像、神树等带有神异色彩的器物,表明这个古蜀王国独特的宗教信仰体系和神权、政权一体化的系统。

——摘编自段渝《三星堆与巴蜀文化七十年》等

材料二   有学者认为,三星堆文化是夏、商文化的传播或分支;也有学者认为三星堆文化虽然受到中原文明较多的影响,学习和吸纳了中原青铜器和陶器中的某些形式,但从整体上看,仍然具有明显的自成体系的结构框架,因此是中国文明的起源地之一,是古代长江上游的一大文明中心。


从材料二中选择一种观点,或者自拟观点,运用材料一提供的信息及所学,对其进行论证。
2021-05-23更新 | 904次组卷 | 9卷引用:山东省滨州市邹平市第一中学2023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在秦始皇陵西侧一座古墓里面出土了大量文物,通过研究发现,这些文物全部都是秦时期的器物。其中金骆驼(如下图)是目前我国发现的最早单体骆驼。金骆驼属于“双峰驼”造型,工艺精致,在当时的中原地区很少见。下列对金骆驼的历史研究价值最准确的理解是
A.是研究秦代经济、科技、文化最重要的实物史料
B.为汉代丝绸之路开通前的中西文化交流提供依据
C.证明了古代中国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的最早交往
D.证明张骞出使西域前就已存在多条中西交通道路
2020-04-29更新 | 688次组卷 | 22卷引用:山东省滨州市邹平市第一中学2023届高三下学期第五次月考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从人类产生,便有了文化。不同地域上生存的人类相互有了接触,便有了文化的交流与传播。人们通过欣赏、学习、吸纳不同的文化,使自己的文化更加丰富和成熟。本课程着重通过文化交流与传播的主要方式、途径和载体,展现中外历史上重要文化产品和文化成就交流传播的过程,以及对不同文化发展变化所产生的重要影响。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

材料二   敦煌莫高窟是中国第一批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文化遗产。《世界遗产公约》所定义的“文化遗产”为:

文物:从历史、艺术或科学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建筑物、碑雕和碑画、具有考古性质成分或结构、铭文、窟洞以及联合体。

建筑群:从历史、艺术或科学角度看在建筑式样、分布均匀或与环境景色结合方面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单立或连接的建筑群。

遗址:从历史、审美、人种学或人类学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人类工程或自然与人联合工程以及考古地址等地方。

——普通高中历史教材《文化交流与传播》

(1)根据材料一、指出文化交流与传播的重要意义及其途径。
(2)结合材料,简要说明敦煌莫高窟被纳入世界文化遗产的理由,并以此分析保护文化遗产的重要性。
2024-04-28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滨州市惠民县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阶段性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4 . 1965年10月24日,河北省易县武阳台大队社员在村西耕地时发现铁剑、铁戟各一件,刀币数枚,于是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队进行了抢救性发掘,结果出土大量铁器,其中铁农具有犁、铧、铲、镰等,且铁农具的数量超过了其他工具的总和,据此可知当时(     
A.铁农具已在全国范围内使用B.农业生产效率得到提升
C.铁犁牛耕耕作方式已经成熟D.河北地区经济最为发达
2022-08-10更新 | 2377次组卷 | 24卷引用:山东省滨州惠民文昌中学(北校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5 . 2021年四川三星堆遗址“上新”,再次惊艳世人。在三星堆遗址出土的文物羊头罍,与河南殷墟遗址和湖南炭河遗址出土的一些文物有相似之处。结合下列出土在同时代的青铜器,可以推断
A.中原文明经丝绸这路传到巴蜀地区B.各地文明独立发展体现多元特征
C.商周时期各地区之间交流十分频繁D.黄河流域与长江流域有文化的交流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柳孜隶属安徽淮北市濉溪县百善镇,据濉溪县志记载.位于该县境内的大运河故道。1999年初,在柳孜段公路裁弯取直降坡施工中发现陶瓷器等文物和其他遗迹的现象。以下内容节选自该次大发现。

罕见的宋代货运码头

……石构建筑砌体依河道南岸堤坡而建,所使用的石料质地不同,大小厚薄不一致,形状各异的石料均为使用过的旧料,在砌体中还夹杂使用一定数量的汉代墓葬石构件画像石石料。石砌体的基础,采用瓦砾层与黄黏土层间隔夯实处理,共4层,厚75厘米左右,基础大于石砌体,北部向河道内延伸。

珍贵的唐宋沉船

1号沉船为木板结构,平面呈长方形,船身存长9.6米,包括拖舵共存残长12.6米。现存船体长度由两段木板拼接而成,用双排铁铆钉固定,缝隙间填以油灰。尾舱横梁上有三档舵杆限位木椿,可调节船的航向。

2号沉船是一艘独木舟,由一根硕大的原木整体雕凿而成,长10.6米。船体两头窄中间宽,呈大半个圆弧形,头和尾部上收,面部稍上翘。

6号沉船为木板结构,残存长23.6米。从这段立于壁板之上的底板结构情况来看,船底为平底。船壁板特别巨大,木质坚硬,板面向内呈弧形,舱中间存有13根空梁方孔,空粱尚残存三根。

丰富的古陶瓷

经初步鉴定,能确认窑口的有安徽寿州窑,浙江的越窑,江西的景德窑,福建的建阳窑陕西的耀州窑,河北的磁州窑、定窑等20余座全国各地窑口烧制的产品,窑口数量之多,品种之丰富,实为罕见。

——摘编自阚绪杭《运河考古的首次大发现一柳孜隋唐大运河遗址的面世》


提取材料信息,说明上述材料对研究大运河故道有哪些史料价值。
7 . 考古印证了历史的印记。近几十年来,在我国新疆发现许多汉代的丝织品;在马来西亚发掘出与汉代陶片纹饰相似的陶片;在印度尼西亚出土了汉代的钱币和陶器。这些考古发现证实(     
A.张骞曾出使西域B.班超曾出使大秦
C.陆海丝绸之路的存在D.中亚与东南亚战乱频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某墓葬中出土了一套多达60余件的青铜组合餐具,考古专家确定这套青铜餐具的主人是战国末期的“士”。作为分封制最低一级的贵族却可以拥有如此精巧的青铜餐具,这反映了战国末期(     
A.阶级分化日趋严重B.血缘纽带关系弱化
C.礼乐文化荡然无存D.等级秩序走向瓦解
9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江村大墓

公元前157年,汉文帝刘恒驾崩于未央宫,群臣遵其遗诏葬于霸陵,但霸陵的具体位置并不确定。

元代学者骆天骧在《类编长安志》认为:“文帝霸陵在京兆通化门东四十里,白鹿原北凤凰嘴下”,这个说法一直被后世沿用。但是,2011年考古专家勘探确认凤凰嘴地点并无汉代墓葬遗存,排除了其为霸陵的可能。

江村大墓在距离凤凰嘴2000米的地方,考古专家发现了该墓平面为“亚”字形大墓。“亚”字形在汉代是顶级配置,只有皇帝、皇后才能用。考古专家扩大勘探范围后,发现一道东西长1200余米,南北宽约863米左右的夯土围墙把江村大墓和汉文帝的窦皇后墓合围在一个大陵园内,两座大墓同处于一陵园内称为“同茔”,一人一墓一坟头称为“异穴”,正好体现出汉代帝后合葬“同茔异穴”的特点。下图:


江村大墓地表无封土,外藏坑出土了陶俑、铜印、铜车马器及铁器、陶器等1500余件,铜器和铁器数量较少器较小,与史载汉文帝遗诏中所说“治霸陵皆以瓦器,不得以金银铜锡为饰,不治坟,欲为省,毋烦民”相吻合。铜印章刻有“车府”“器府”“中司空印”等隶书文字,表明大墓周围外藏坑应为模仿现实官署、府库建造,这样的官署、府库大约有100多个,领导这些官署的一定是皇帝级别的墓主人。据此,江村大墓最终被确定为汉文帝霸陵,西汉十一座帝陵名位问题全部解决。

——摘编自孙晓波《霸陵之谜:“江村大墓”发掘始末》


(1)阅读材料,概括指出江村大墓被确定为汉文帝霸陵的理由有哪些?
(2)阅读材料,结合所学,指出江村大墓印证了汉朝的哪些时代特点?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两汉时期的玉璧,大多出土于大型墓葬特别是诸侯王及其家族墓中。据考古发现,西汉早中期的墓葬普遍随葬玉璧,但西汉晚期,随葬玉璧的数量减少,出土玉璧的墓葬占比也明显下降。上述变化主要反映出,西汉晚期
A.地方豪强大族控制政局B.儒家思想成为正统
C.休养生息政策影响深远D.诸侯王的实力衰微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