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41 道试题
1 . 近代以来,全球经济联系不断加强,世界历史发展发生重大变化。

材料一   15—18世纪,由于各种现实动机与航海技术的不断进步,亚洲和欧洲的航海家都发起了大规模的航海活动……欧洲人开辟了多条新的远洋航线。欧洲影响力的扩大有助于全球性的交通、通信和交流网络的建立……在错综复杂的贸易网络中诞生了一个世界性的经济体系。

——摘编自[美]杰里·本特利   赫伯特·齐格勒《新全球史》等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指出在新航路开辟过程中,“欧洲探险者”及其开辟出的“交通和交流网络”的主要史实。

材料二   19世纪末以来,衡量一个国家工业化的重要方法是其对现代能源(即煤、石油、天然气和水力、电力而不是木材)的消耗,因为这既表示一个国家利用各种无生命能源的技术能力,也表示了其经济发展速度。

1890~1913年欧洲各主要国家的能源消耗 (相当于百万吨煤)

        年份
国家
1890年1900年1910年1913年
英国145171185195
德国71112158187
法国3647.95562.5
奥匈帝国19.7294049.4
俄国10.9304154
意大利4.559.611

——摘编自[英]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


(2)根据上述表格,概括欧洲各主要国家能源消耗的特点,并分析其原因。

材料三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分析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的原因。
2021-07-01更新 | 134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日照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史料一 埃及是一个长时间处于同一王朝统治下的统一的大河流域国家……埃及与美索不达米亚不同,可以自由自在地安排自己的命运,不受外界的干涉……而且,尼罗河就像一根天然的纽带,把整个流域地区连接成一个稳定、有效的整体。尼罗河平缓的水流使北上航行极为容易,而盛行的北风、西北风又使返航毫不费力。

——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史料二 希腊国土的块状分布,平原面积狭小,以及这些天然国土数量之多,事先给各种小块政治单元的形成创造了必要条件,正是四分五裂的地缘分布和差异极大的地形、地貌,使希腊人长期以来习惯于城邦制的小国寡民的政治格局,甚至养成了城邦崇拜情结,以至于当建立大型政治共同体的任务被提到历史日程上来时,他们根本不可能表现出建立并维系一个大型政治共同体的愿望和能力。

——摘编自虞崇胜、杨刻俭《古希腊民主制度的地缘因素探析》

(1)根据史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自然地理环境(河流)对两地文明有何影响?
(2)根据史料二,概括古代希腊城邦政治的特点及形成此特点的原因。
3 . 先进的思想、先进的文化对世界的影响是自然发生的过程,是任何人任何力量都无法阻挡的。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汉文化圈主要包括日本、朝鲜、越南等东亚国家。儒家经济思想随着儒家思想在汉文化圈内的传播,深深地影响着这些国家的经济思想。在日本,646年的大化革新制定了班田收授法,受田的公民负担租庸调。……租庸调是唐朝前期的赋役制度,在实行均田制基础上,于624年颁布,……。均田制所体现出来的均田思想,从一定意义上说,正是儒家并田思想的真正实现。因为井田思想无非代表着一种平均分配土地的要求或愿望。日本的班田和新罗的丁田相当于中国的均田。15世纪的越南黎朝实行禄田制,即以禄田代替薪俸。……也正是北魏隋唐均田制的同生制度,叫职田制,它在中国沿用至明初。

——陈勇勤《中西方经济思想的比较与启示》

材料二   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有权力的人使用权力一直到遇有界限的地方方才休止。因此,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以权力约束权力。

——《论法的精神》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儒家思想传播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孟德斯鸠提出的这一著名学术思想的核心是什么?这一思想最早在哪个国家得到实践?这一思想的运用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什么精神?
4 . 民族意识即民族共同心理素质,亦称“民族性格”。指各民族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凝结起来的表现在民族文化特点上的心理状态。阅读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   1337年—1453年,英法之间的“百年战争”,唤醒了两国人民之间的民族感情,对西欧民族国家形成和民族意识觉醒产生了巨大影响。从14世纪开始,西欧各国出现了使用本民族语言的浪潮,用英语翻译的《圣经》奠定了英国民族语言的基础。恩格斯说:“语族一旦划分……这些语族就成了建立国家的一定基础。”14世纪末,欧洲的封建体制向近代政府体制过渡,民族国家化(“民族”从它的自然状态转化为“国家”的政治形态)的进程启动了。在这些新型国家中,君主是国家权力的金字塔顶,“君主的利益不再只与贵族的利益相吻合,而是扩展到与全民的利益相吻合”。随着民族国家兴起,从前那种只知有教,不知有国的情况发生变化。中世纪文明那种孤立性、分散性的特点,开始朝全国性、统一性、以及以公利和公权为主的方向演变。

——据李肇忠《近代西欧民族主义》

材料二   如果说“五四运动”主要是民族精英的动员。面对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和亡国的危险,中国这个总体上仍属前现代的落后农业大国,众志成城,“地无分南北,人无分长幼”,动员起全民的力量,集合起规模空前的数百万军队,与装备精良的日本侵略者苦战8年,最后在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有力支持下终于取得了百年来反侵略战争的第一次全面胜利。

——据《中国人的民族主义情绪》


(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西欧民族国家兴起的原因和影响。
(2)依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概括抗日战争使中国的民族主义得到了怎样的发展。
2020-10-28更新 | 74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日照实验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阶段性测试历史试题
5 . 宋代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方面表现出的独特气质,被称为宋韵文化。在时人及今人的文献中均能觅得宋韵文化的精神特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宋韵文化,薪火相传

序号

引文

出处

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宋史王安石传》
天下久安则政必有弊者,三王所不能免。范仲淹《答手诏条陈十事》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张载《横渠语录》
治天下,蔽以一言,曰公而已,朕(宋高宗)亦安得私之。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
宋神宗赵顼:“东南利国之大,舶商亦居其一焉。若钱(指吴越政权)、刘(指南汉政权)窃据浙、广,内足自富,外足抗中国者,亦由笼海商得法也。”杨仲良《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
当时整个大宋国的海岸线,北至胶州湾,中经杭州湾和福州、漳州、泉州金三角,南至广州湾,再到琼州海峡,都对外开放,与西洋南洋诸国发生贸易。吴钓《宋:现代的拂晓时辰》
(1)根据材料信息,概括宋韵文化精神特质的具体表现。
(2)试举一例宋韵文化的其他研究角度加以说明。
(3)以宋韵文化为切口研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何典型性?
2023-06-01更新 | 295次组卷 | 5卷引用:山东省日照市岚山区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5月月考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随着大吨位轮船在海上开始取代帆船……铁路网的建设,极大地降低了货物的运输费用,便利了国际间的贸易,使各国的国内市场逐渐汇合成一个统一的世界市场,扩大了世界商品的行销空间

——摘编自黄鲁成《国际贸易》

材料二   晚清社会男子服装呈现出长袍马褂与西装革履并行不悖的景观。特别是风云激荡的辛亥前夜,衣着打扮不仅代表着个人的服饰习惯,而且代表了个人的某些政治倾向,从而使服饰本身超越了它所具有的文化意味。

——摘编自孙燕京主编的《晚清遗影》


(1)与传统的轿子、马车等相比,轮船、火车和飞机等新式交通工具有何进步之处?根据材料一,归纳近代交通运输工具革新对世界贸易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概括近代中国男子服饰的特点。
(3)综合上述材料,归纳影响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变化的主要因素。
2019-05-11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校级联考】山东省五莲县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模块检测(期中)历史试题
7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法两国代议制发展简要进程

英国1688年光荣革命,通过妥协不流血的和平手段,推翻君主专制制度
1689年《权利法案》限制王权,明确了议会至上原则
1701年《王位继承法》进一步限制王权
18世纪中叶责任内阁制形成,英王统而不治
1832年议会改革,以安协方式扩大民主
1867年和1884年英国两次议会改革,民主制日趋完善
法国1789年巴黎人民武装起义,法国大革命爆发,《人权宣言》颁布
1791年宪法、宣布法国为君主立宪制国家
1792年巴黎人民第二次武装起义,建立法兰西第一共和国
1804年拿破仑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制订拿破仑宪法
1815年波旁王朝复辟,颁布钦定宪法
1848年二月革命,建立法兰西第二共和国
1852年建立法兰西第二帝国
1870年建立法兰西第三共和国
1875年法国议会通过了宪法的全部条文,确立了共和制

——摘编自《欧洲近现代历史上宪政民主政制的生成、建构与演进》美国邦联条例内容选编

材料二   ①宪法容许各州享有征税、征兵及发行纸币的权力。国家有事时,中央政府只能请求各州提供军队。

②中央无权管理洲际贸易和对外贸易……无权干涉各州内部事务。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上册)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法两国最终确立的代议制政体,并概括两国政体确立所呈现出的不同特点。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建国后的美国体制发生的变化,并简析变化的原因,从政治和经济方面概括这一变化对美国发展的积极作用。

8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中国古代农业虽然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它毕竟主要是在小农分散经营的条件下形成的……由于传统农具明清后没有继续得到改进,由于人口增加、人均占有耕地面积减少,由于经营规模的狭小和分散,劳动效率低下,这极大地限制了其他经济文化事业发展的广度和深度。另一方面,尽管中国古代很早就出现了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因地制宜全面发展农业生产的思想……但在封建制度和分散经营条件下,不可能更大规模合理利用经济资源协调发展。

——李根蟠《中国古代农业》

材料二著名的(晋商)旅蒙商号大盛魁(注:创始人最初是肩挑小贩)……成为有影响的大商号后,还在店内供奉着一条扁担、两个木箱、一块石头(曾作秤砣用),其意是警示商号后人不忘当年创业之艰难。……晋商在经营活动中,总结出许多谚语,如“宁叫赔折腰,不让客吃亏”;“售货无诀窍,信誉第一条”……“买卖成不成,仁义都要在”等。

材料三“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工贾取其利,而失之义,唯在平日留心劝导,使民知本业为贵”。

——清雍正帝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中国古代农业生产的主要特点。

(2)材料二反映了明清时期我国商业发展有何新现象?依据材料概括晋商发达的主观因素

(3)材料三所反映的是什么思想?对中国社会的发展有何影响?

2018-04-12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日照青山学校2017-2018学年高一4月月考历史试题
9 . 创新是思想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首先,公元前5世纪中叶以后,希腊在希波战争中获得胜利,奴隶制经济进一步繁荣;雅典的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达到高峰期,这是智者学派产生的经济基础和政治基础。其次,随着平民地位的提高、个人主义的成长,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忽略了人类的活动和创造性的自然哲学已经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并导致反对旧思想方法运动的出现,这是智者学派产生的直接原因

——《智者学派与苏格拉底》


(1)与自然哲学相比,智者学派有何进步之处?根据材料分析智者学派产生的时代背景。

材料二   文艺复兴运动打着复兴古希腊、古罗马的文化的旗号,以研究古典文化为掩饰,并借助古典文化去研究新问题、创造新思想。在复兴古文化的旗号下“中世纪的幽灵消失了”。文艺复兴的目的是要去拥抱一个新的时代。这个时期的法兰西诗人罗沙尔的诗句一语中的“我研究了古人,为自己开辟了道路

——《中国明清进步思潮与欧洲文艺复兴》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文艺复兴的特点,并分析其原因。

材料三   十七世纪中后期到十八世纪的欧洲启蒙运动,传自由之风、播理性之光、颂个体之高、求应然之真,通过广泛的传播和学习,在欧洲乃至世界发起了一场比宗教改革和文艺复兴更加深刻的思想革命。资产阶级在完成自身原始积累的同时,提出自由、平等、博爱、人权等价值理念,把这些价值诉求逐渐外化为占据统治地位的政治和法律制度。

——《论启蒙运动在法律思想中的地位》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启蒙运动是“一场比宗教改革和文艺复兴更加深刻的思想革命”的主要依据,并指出其“更加深刻”的根源。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英国哲学家培根(Francis Bacon,1561—1626)说:“我们当然想看看发明的力量、优点和作用。由此引出了无数变化,以致任何帝国、任何教派、任何星辰对人类事务的力量和影响似乎都不及这些机械性的发现。”英国历史学家李约瑟(Joseph Needham,1900—1995)认为:“技术发明要比科学思想传播的更快更远。 ”

【资料夹】①13世纪初阿拉伯地理学家阿布•菲达所著的《地理志》是首次记载指南针用于航海的阿拉伯文献。②成书于1119年的《萍洲可谈》中写道:“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则观指南针。”③阿拉伯人蒲寿庚于1241年至1252年在福建泉州任提举市舶,管理本地与海外贸易事务。④英国学者尼坎姆于1190年用拉丁文写的《论自然界的性质》记载:“当水手在海上航行,遇到阴天看不到阳光,或夜间世界笼罩一片黑暗时,不知道其船行方向,便将针与磁石接触。此时针在盘上旋转,当旋转停止时,针就指向北方。”⑤1096—1270年,欧洲十字军进行了八次东征,远达东地中海沿岸地区。⑥据史学家陈垣先生的考据,自924年至1207年,大食正式遣使中国39次。《宋史》载道:“开宝四年(971年)置市舶司于广州,后又于杭、明州置司。凡大食、古逻、阁婆、占城、浡泥、麻逸、三佛齐诸蕃并通贸易。”⑦明代隆庆年间,李豫亨写道:“近年吴越闽广屡遭倭变,倭船尾率用旱针盘以辨海道,获之仿其制,……始多旱针盘。”⑧有学者指出:“中国人从发现磁石指极性到以人造磁针做成罗盘,经历了一千多年的时间酝酿……表示这种技术原创过程的艰辛。而欧洲从对磁石指极性一无所知到12世纪末短时间内一下子跳到直接以水罗盘导航,没有技术原创过程的发展特点,显然是接受外来的现成经验后制造出来的。”


(1)在上面的资料夹中选择可以作为依据的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描述指南针的传播路径。(要求:写出传播路径并用具体材料佐证)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世界历史的角度简评指南针应用的历史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