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86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除了具体的研究成果外,伽利略还在研究方法上为近代物理学的发展开辟了道路,是他首先把实验引进物理学并赋予重要的地位,革除了以往只靠思辨下结论的恶习。他同时也很注意严格的推理和数学的运用,例如,推论大石头和小石块绑在一起下落应具有的速度来使亚里士多德的理论陷于自相矛盾的困境,从而否定重物比轻物下落快的结论。这样的推理就能消除直觉的错误,从而更深入地理解现象的本质。伽利略一生和传统的错误观念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他说过:“老实说,我赞成亚里士多德的著作,并精心地加以研究3我只是责备那些使自己完全沦为他的奴隶的人,变得不管他讲什么都盲目地赞成,并把他的话一律当作丝毫不能违抗的圣旨一样,而不深究其他任何依据。”

——摘编自【英】费尔德《物理学的进化》

材料二   我们觉得有必要在这样的时刻来纪念这位杰出的天才,在他以前和以后,还没有人能像他那样决定着西方的思想、研究和实践的方向。他不仅作为某种关键性方法的发明者来说是杰出的,同时还对于数学和物理学的证明方法有惊人的创造才能。牛顿的成就证明,通过观察、实验和理论综合可以推翻一些宗教观念。启蒙思想家把牛顿学说中的部分思想上升到意识形态的高度,作为批判当时社会上的罗马教的权威、政治上的专制主义的锐利武器。

——摘编自【美】詹姆斯格雷克《牛顿传》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伽利略科学研究秉承的精神,并指出近代物理学革命发生于欧洲的思想因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牛顿在自然科学方面的成就及其研究方法,并分析牛顿科学研究的影响
2021-10-11更新 | 7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洛阳市豫西名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1920年“五一”前后,北京、上海等各地开展了较大规模的纪念“五一”劳动节的活动。据记载,各地参加“五一”劳动节纪念活动的工人和知识分子有五六万人。材料可用来说明
A.新型政党建立的条件日渐成熟B.“五一”劳动节成为法定节日
C.工人阶级成为民主革命主力军D.知识分子是工人运动的领导者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在雅典众多的城邦节日中,有关早期城邦历史想象的神话题材反复出现。在“泛雅典人节”上最重要的仪式,就是向城邦保护神雅典娜女神的雕像奉献圣衣;“统一节”则是为了纪念国王忒修斯,传说他将处于分裂状态的阿提卡整合为一体,完成了城邦统一大业。据此可知,城邦节日的设置意在
A.增强城邦认同B.保障公民权利C.还原城邦历史D.传播人文精神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世界博览会举办情况介绍(部分)

时间(年)主办国名称主题或特点
1851英国伦敦万国工业博览会展馆水晶宫
1867法国第二届巴黎世界博览会首次增加文化内容
1876美国费城美国独立百年博览会纪念美国独立100周年
1925法国巴黎国际装饰美术博览会宣传文艺新风尚
1958比利时布鲁塞尔世界博览会主题“科学、文明和人性”
1962美国西雅图二十一世纪博览会主题“太空时代的人类”
1974美国斯波坎环境世界博览会主题“无污染的进步”
1985日本筑波万国科技博览会主题“居住与环境——人类家居科技”
1986加拿大温哥华国际交通与通讯博览会主题“交通与通讯——人类发展和未来
1990日本大阪万国花卉博览会主题“花与绿——人类与自然”
1999中国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主题“人与自然—迈向21世纪”
2010中国上海世博会主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2012韩国丽水世博会主题“生机勃勃的海洋及海岸:资源多样性和可持续发展”

材料二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环境问题和发展问题的日趋严重,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应运而生。2010年上海世博会首次以城市为主题,提出“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其精髓是和谐城市。“和谐”的理念蕴藏在中国古老文化之中,中国的先秦诸子在各自的著述中设想了和谐的社会。“和谐”也见诸西方先贤的理想,古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系统地提出了和谐包含着对立和统一,赫拉克利特进一步提出“看不见的和谐比看得到的和谐更美好”“和谐城市”的理念对城市管理和城市规划提出更新的挑战,并将之引入更高的境界,这对解决人类共同面临的难题,进行了开创性的探索。

——摘编自《壮丽七十年奋斗新时代》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世博会的特点,并根据表中所列的主题或特点指出发展趋势。
(2)结合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分析上海世博会以“和谐城市”为主题精髓的原因和成功举办的影响。
2021-05-06更新 | 376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南省开封市2021届高三三模文综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71年3月,法国工人阶级建立了巴黎公社,在国家治理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正如马克思所说:“公社的真正秘密就在于它实质上是工人阶级的政府。”公社“征求大多数人的意见”,在“得到大多数人的赞助”下通过普选方式选出公社委员。作为最高权力机关的公社,它拟定和颁布文告与法令,然后通过其下属的10个委员会来具体落实。在70余天里,公社颁布了几百个文告、法令,建立起了相对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公社还米取包括废除高薪、不得乘坐豪华轿车、马车在内的多项措施来防止公职人员的腐败与变色,并始终关注及着力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如解决工时、工资与食品安全等问题。总之,巴黎公社对理想社会的有益探索,为世界无产阶级留下了宝贵的财富

——摘编自秦正为《制度体系视阙下的巴黎公社及其经验教训》

材料二 近代报刊的舆论导向功能受到中共早期领导人的推崇。他们在利用党内刊物构建巴黎公社图景的同时,也进行公开宣传。1922年6月,李达在《新青年》上撰文指出:最猛烈的“巴黎的自治团”与十月革命相比,失败在于“没有共产党任指挥”。1922年12月,周恩来在旅欧党组织机关报《少年》发表文章,称巴黎公社为“巴里共治团”,肯定十月革命与巴黎公社的一脉相承性。1925年3月,《新青年》推出第一个纪念巴黎公社的特刊,多篇文章在肯定巴黎公社的同时,深刻总结了其失败教训,认为,“政府权力不集中,对待反革命势力太宽恕”,“都可以做后来无产阶级运动的前车之鉴”。1926年3月18日,共青团中央书记张太雷在《巴黎公社纪念日》的演讲中,颂扬巴黎无产阶级创造新世界的能力,结合国民革命形势着重强调中国的无产阶级及一般被压迫的民众在民族运动中,应该从巴黎公社得到更多的教训。20世纪20年代,中共对巴黎公社进行了广泛宣传,推动了中国革命的发展。

——摘编自束锦《中国共产党对巴黎公社的认知与传播(1920~1927)》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巴黎公社在国家治理方面的主要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20年代中共宣传巴黎公社的侧重点并分析原因。
2021-11-11更新 | 18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驻马店市2022届高三11月阶段检测历史试题
6 . 2019年12月3日,葡萄牙中华总商会会长蔡文显在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实施20周年座谈会上说:“回归祖国20年来,澳门呈现出经济欣欣向荣、社会繁荣昌盛的局面,人民生活水平也有了大幅提升。”这说明
A.世界各国可借鉴“一国两制”方案
B.澳门回归有利于澳门经济的繁荣发展
C.澳门的发展取决于国际环境的改善
D.澳门回归是民族区域自治的成功实践
2021-04-27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焦作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