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07 道试题
1 . 战国中后期,大量东方“客卿”入仕于秦,《史记》曾说“言从衡(纵横)彊(强)秦者大抵皆三晋之人也”,如魏人范雎在秦国拜相,献远交近攻之策,积极策动秦军攻打包括魏国在内的三晋之地。这反映出当时(     
A.士人缺乏家国情怀B.秦晋两国文化同源
C.官僚政治逐步形成D.秦国变法内容全面
2 .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十年前,我们面对的形势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取得显著成效,为我们继续前进奠定了坚实基础、创造了良好条件、提供了重要保障,同时一系列长期积累及新出现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亟待解决。”与此论断相关的史实是(     )
A.中国积极加入世界贸易组织B.明确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
C.达成“九二共识”谋求统一D.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僧一行,俗姓张,父亲是武功县县令。一行少时博览经史,尤其精通历象、阴阳、五行之学;曾拜访道士尹崇,借阅《太玄经》数日,撰写《大衍玄图》和《义决》。武则天主政时期,一行为避祸出家为僧,隐居嵩山,拒绝征召,后前往荆州当阳山学习梵律。开元五年(717年),一行被其族叔强行带到长安,玄宗多次向他咨询安定国家、抚育人民的道理。当时的历法在推算天象方面渐渐出现偏差,玄宗命一行考查前代诸家历法,重新编订新历法;另派人制作黄道游仪,观测天象,与一行的研究互证。一行取《周易》“大衍之数”之名,主持编订《开元大衍历经》。一行去世时,玄宗赐给他“大慧禅师”的谥号。

——摘编自刘晌等《旧唐书》等

材料二   至元十六年(1279年),经元世祖批允,郭守敬进行了大规模的天文观测活动,“东至高丽,西极滇池,南逾朱崖,北尽铁勒,四海测验,凡二十七所”,并根据观测结果编订了当时世界上最精确的历法《授时历》,其对地球自转周期的计算与现代值只差26秒。郭守敬还擅长制造仪器,创造和改进了简仪、仰仪、高表、候极仪、景符等13种天文仪器。其中,简仪就是他对前代过于复杂的浑仪加以简化而成的;景符则是郭守敬宋代的八尺长的圭表增高到四十尺,并依据小孔成像的原理改制成的测影器具,它大大提高了测定精度。

——摘编自李兴濂《郭守敬:七百年前的中国科学之星》


(1)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材料一所反映的唐代前期的历史信息。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僧一行和郭守敬对天文学的贡献,并说明他们能够作出贡献共同的有利条件。
4 . 1689年起,英国商人开始直接从中国购买茶叶,此后饮茶之风席卷了整个英国,逐渐形成了独特的英式茶文化。正宗的英式下午茶非常讲究,幽雅舒适的环境、丰盛的点心、高档的茶具以及悠扬的古典音乐都是必不可少的。上述材料集中反映了(     
A.政治变革助推了文化的认同与创新
B.文化伴随着商品流动在借鉴中发展
C.英式茶文化体现出含蓄内敛的西方哲学
D.中英之间的茶叶贸易满足了大众的需求
5 . 公元486年,北魏冯太后接受李冲的建议,在各地重建乡官制度,规定五家立一邻长,五邻立一里长,五里立一党长。此举目的首先在于(     
A.维护乡村地区社会秩序B.防范地方官吏隐瞒税收
C.避免各地豪强隐匿人口D.防止农民聚众反抗官府
2023-11-22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鲁山县第一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阶段检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在1955年万隆会议上,针对对共产主义的直接或间接攻击,周恩来在发言中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并说:我们允许不知真相的人抱有怀疑,但……我们欢迎所有到会的各国代表到中国去参观。周恩来此举(       
A.有助于打破中国的外交僵局B.标志着中国外交政策走向成熟
C.使中国成为主要的反帝力量D.说明中国已经走出了外交低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东汉初期,三公的职责是参议朝政、监察百官,仍拥有宰相资格。但与此同时,尚书台扶摇直上。到了东汉后期,“出纳王命,赋政四海,权尊师重,责之所归”,以致有人发出了“虽置三公,事归台阁”的感叹。这说明尚书台(     
A.提高了行政效率B.成为朝廷行政中枢
C.制约了皇帝权力D.引起中央内部矛盾
8 . 诞生于上个世纪30年代的革命歌曲《八月桂花遍地开》有这一段歌词如下:“八月桂花遍地开,土地法令贴出来。打倒土豪和劣绅,分田分地又废债,劳苦工农翻身把头抬。”这反映的史实是(     
A.农村革命根据地开展土地革命B.土地改革在全国大陆基本完成
C.农民积极参加国民革命运动D.陕甘宁边区政府减租减息政策
9 . 汉代朝廷颁行为七十岁老人赐杖之制,以法定形式将鸠鸟形象与杖相结合,并将其定为重孝的标志物。杖本身可辅助老人行走,还可防身。《后汉书·礼仪志》记载:“刻鸠纹头,可望老者食时防噎。”这说明汉代(    
A.国家主导社会优抚
B.宗法观念得以复兴
C.优抚与教化相结合
D.社会救济体系完备
10 . 春秋时期,诸侯国之间的盟誓有鲁隐公元年鲁与宋的“宿之盟”、桓公十一年的“恶曹之盟”和文公二年的“垂陇之盟”等,而诸侯国内君与臣、臣与臣、臣与民之间的盟誓,数量庞大,如襄公十年郑国大夫为了巩固政治地位而与国内诸大夫订立盟约。这反映出当时(     
A.诸侯国君权力巩固B.官僚政治最终确立
C.政治权力不断下移D.国家分裂走向统一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