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422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1 . 西周初,为了在各地部署监察力量,由王族带领归顺的外族进驻各地,与土著长期混居。此举
A.加强了对新拓版图的控制B.改变了早期宗法制的核心
C.实现了从诸侯争霸到皇权的统一D.延续了选举部落贤人为王的传统
2020-10-05更新 | 5576次组卷 | 62卷引用:河南省许昌市禹州市北大公学禹州国际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2 . 1873年,华蘅芳等人翻译的《地学浅释》把英国学者赖尔的地质学理论介绍到中国。赖尔认为,地质的进化过程,不是由超自然力量或者巨大灾变造成的,而是由自然力量在漫长的岁月中逐渐形成的。这一理论在当时受到中国进步思想家的欢迎,是因为它
A.对自然演进规律进行了科学阐释B.传播了西方先进科学知识
C.与中国社会变革产生了共鸣D.动摇了恪守祖训的陈旧观念
2020-07-11更新 | 6093次组卷 | 59卷引用:河南省许昌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3 . 中国基层社会治理历史悠久。改革开放以后,村民自治成为中国亿万农民的伟大创造。

材料一宋代一些地方实行乡约制度,其功能主要是扬善惩恶,制定规约进行道德教化,并建立民间组织和相关的赏罚制度。明清时期,宣讲“圣谕”成为乡约最重要的内容。当时,由地方官吏广泛推行乡约制度,设立乡约组织,每月召集百姓宣讲、教化。康熙九年颁布了乡约组织必须宣讲的《上谕十六条》,内容包含“重农桑以足衣食”“训子弟以禁非为”等。

——据杨开道《中国乡约制度》等

材料二清末,时人认为“地方自治者,为今世界立国之基础……于救亡之事,至为切要”。1909年,清政府颁布《城镇乡地方自治章程》,地方自治大致按行政区划分城镇和乡两级,设立议事会为议决机关,议员由选民互选充任。

——据张海鹏主编《中国近代通史》

材料三20世纪80年代后,村民自治迅速发展,到1997年底,全国共有91万个村民委员会的村干部由村民直接选举产生,大部分农村有90%以上的选民参加了选举。1998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村民委员会是我国农村基层社会的群众自治组织。

——据郭德宏等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专题史稿》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到明清时期乡约制度的变化,并说明乡约制度的积极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清末城镇乡地方自治的历史背景。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村民自治的意义。

2018-06-09更新 | 9422次组卷 | 85卷引用:河南省许昌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有学者在研究中国早期国家时注意到:周“克殷践奄,灭国数十,而新建之国皆其功臣昆弟甥舅,本周之臣子;而鲁卫晋齐四国,又以王室至亲为东方大藩。”这表明
A.官僚体制成为当时社会的主宰
B.素养不同的人享有同等的国家管理权
C.以分封制构架国家垂直管理地方形式
D.国家制度受到宗族血缘关系的明显影响
2018-06-01更新 | 9311次组卷 | 141卷引用:河南省许昌市长葛市第一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5 . 据如表可知,梁启超
梁启超对时局的看法
1898年各国竞争的起因在于“欧洲全境”“生产过度”,其“所产物”在欧洲已无销场,“不能不觅销售之地”。
1902年“欧洲区区之地,断不能容此孳生蕃(繁)衍之民族,使之各得其所”,因而“不得不”采取“殖民政略”以扩大容身之地。
1919年国际联盟是实现“将来理想的世界大同”的“最良之手段”。巴黎和会一定能建成体现“人类大合同、大进化之国际同盟”的基础一以“扫廓”过去民族竞争造成的“一切扰攘根源”。
A.希望西方国家给予经济援助B.基于变法革新进行社会改造
C.宣传民权思想实现君主立宪D.立足世界视角寻求救国之道
2021-12-27更新 | 3800次组卷 | 26卷引用:河南省许昌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6 . 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区的乡(村)、区人民代表会议成为乡(村)、区两级正式的最高权力机关,乡(村)、区人民代表由全体选民直接选举产生。这些举措
A.是对民主革命纲领的调整B.建立了人民民主统一战线
C.为新中国政权建设奠定实践基础D.践行了新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022-09-03更新 | 2328次组卷 | 28卷引用:河南省禹州市北大公学禹州国际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7 . 有人称科举制是中国古代的“第五大发明”,作为一种选官制度,其选拔标准是(       
A.帝王的喜好B.才能和学识C.财富的多寡D.门第的高低
2022-09-15更新 | 2366次组卷 | 20卷引用:河南省禹州市北大公学禹州国际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宋史》记载:“祖宗(指宋太祖赵匡胤)之时,枢密掌兵籍、虎符,三衙管诸军,率臣主兵柄,各有分守,所以维持军政,万世不易之法。”这一制度的实行意在(     
A.整顿军队加强地方军事力量B.澄清吏治削弱宰相行政权力
C.分权设职防止武将权力膨胀D.崇文抑武提高文官社会地位
2023-06-03更新 | 1026次组卷 | 22卷引用:河南省襄城高中2024届高三上学期12月阶段检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晋书.段灼传》指出:“今台阁选举,涂塞耳日,九品访人,唯问中正。故据上品者,非公侯之子孙,则当涂之昆弟也。”材料中反映了该制度(     
A.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B.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
C.为国家选拔了大批人才D.成为士族把持政权的工具
2022-08-10更新 | 2229次组卷 | 24卷引用:河南省禹州市北大公学禹州国际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2022高三上·全国·专题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0 . 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中指出,盖天下之大利莫如定,其大害莫如争。任天者定,任人者争;定之以天,乃不生。故天子诸侯之传世也,继统法之立子与立嫡也,任天而不参以人,所以求定而息争也。这说明嫡长子继承制(        
A.有利于社会统治秩序的稳定B.解决了贵族间在继承上的矛盾
C.保证了周天子天下共主地位D.是维系殷周世道人心重要手段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