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3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1901年,清政府谕令自1902年起各省科举要考试能够解说四书五经和论述中国历史、政治及西学政治、艺学的“策论”,废除八股文章;将各省、府、州县的书院改设大、中、小学堂,学生毕业后可以取得功名;选派留学生出国留学,毕业后分别赏给进士、举人出身。这反映了当时(     
A.教育近代化开始起步B.“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教育方针
C.科举制度宣告终结D.中国教育呈现新旧并存的发展特征
2022-12-23更新 | 227次组卷 | 62卷引用:河南省信阳市淮滨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期期中模拟考试(四)历史试题
2 . 1919年10月,李大钊在《新青年》发表专著《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对马克思主义的三大组成部分都做出阐述;这期间,李达也翻译了《唯物史观解说》《马克思经济学说》《社会问题总览》三部著作。这表明当时(     
A.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方向转变B.新文化运动为马克思主义传入创造社会环境
C.中国建立无产阶级革命政党的条件已经成熟D.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进入比较系统的传播阶段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后代人们,由其现实的利益和要求出发,各取所需,或夸扬其(孔子)保守的方面,或强调其合理的因素,来重新解说、建造和评价它们,以服务于当时阶级的、时代的需要。于是,有董仲舒的孔子,有朱熹的孔子……孔子的面貌随时代、阶级不同而变异……

——摘编自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

材料二   法国启蒙运动最重要的思想家伏尔泰终其一生尊崇、仰慕中国的孔子,不遗余力地宣扬、倡导孔子及其所创立的儒家学说,堪称欧洲孔门第一弟子。伏尔泰认为孔子是用道德的说服力来影响别人,而不是用宗教的狂热和个人崇拜。他曾说:“那个圣人是孔夫子,他自视清高,是人类的立法者,绝不会欺骗人类。没有任何立法者比孔夫子曾对世界宣布了更有用的真理。”

伏尔泰以中国文化来抨击欧洲宗教的黑暗和专制,并大声感叹:“我们不能像中国人一样,真是大不幸!”

材料三 1987年11月,法国前总统希拉克说,法国的启蒙思想家“在中国看到了一个理性、和谐的世界,这个世界听命于自然法则且又体现了宇宙之大秩序。他们从这种对世界的看法中汲取了很多思想,通过启蒙运动的宣传,这些思想导致了法国大革命”。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董仲舒的孔子”与“朱熹的孔子”的共同特征。
(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儒家思想在推动近代法国社会进步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时代变革与思想文化发展关系的基本认识。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真题 名校
4 . 朱熹在《漳州劝农文》中说:“请诸父老,常为解说,使后生弟子,知所遵守,去恶从善,取是舍非,爱惜体肤,保守家业”。在此,朱熹(     
A.教诲后生弟子遵从“三纲五常”B.告诫乡亲去恶从善以“慎思明辨”
C.灌输以农兴业思想以存“天理”D.劝导百姓遵循一种“理性”的生活秩序
2019-01-30更新 | 2429次组卷 | 62卷引用:2015-2016学年河南息县第一高中高二上期第一次适应考文综历史试卷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20世纪下半叶的世界的新变化反映了世界历史发展的主流与大趋势:冷战取代了世界大战并最后终结,在和平环境中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都有发展与改革、非殖民化进程加快,世界走向和平与发展、国际格局从两极走向多极,世界更加紧密地连成整体。

——徐蓝《高中统编必修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下)>世界现代史内容解读(下)》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以“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为主题,自拟论题,加以论述。(要求:至少从两个方面论述,逻辑清晰,史论结合)
昨日更新 | 46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南省信阳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月考历史试题
6 . 李光耀说“永远不希望新加坡成为一个西方式的、自由主义的、个人主义的社会”;马来西亚领导人也提出要以“亚洲文化和宗教价值观”为基础而非按西方标准治理国家。对此解读合理是(     
A.希望摆脱西方的殖民压迫B.应对西方文化带来的危机
C.反对西方殖民文化的入侵D.应对冷战而倒向东方阵营
2024-05-02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信阳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7 . 关于古希腊经济怎么定性,在西方学术界,长期存在着古希腊是以工商业为主的文明,是海洋文明、蓝色文明,与大河流域那些黑土文明、黄土文明形成强烈的对照的观点。但是自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来,随着考古学、碑铭学等材料的积累,对文本史料的重新审视,对旧观点的深刻反思和验证,得出一个普遍的重新认识:农业才是古希腊最重要的生产部门,土地是古人最基本的财产形式。下列选项对材料解读最正确的是(     
A.人类认知随着时间推移而深入B.应重新研究史料推翻传统观点
C.最新的史料才能丰富历史研究D.历史认知常在否定中得到发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苏联漫画家库克雷尼克塞在1954年的作品《片面的经济》,在我国一度被用来说明苏联模式的弊端,然而经考证人物形象及其身体上的文字,以及1952年联共(布)十九大报告,判断此图意在讽刺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军事化。对此图认识的变化最能说明(     

A.一手史料的可信度最高B.历史解释应置于当时历史情境中
C.冷战影响艺术家的创作D.对史料的解读应取决于作者身份
9 . 蒋廷黻在《中国近代史》中指出,“广东地方官商最感觉《南京条约》给他们私人利益的打击”,“《南京条约》以后,他们的意外财源都禁绝了,难怪他们要恨外国人。广州的商人方面也是如此”。对此解读合理的是(     
A.巨额赔款加重清政府的财政负担B.五口通商削弱了广州的贸易地位
C.协定关税阻碍了民族工商业发展D.列强侵略冲击中国传统经济结构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工业化过程中的相关史实

时间事件
1800年—1850欧洲蒸汽驱动工业能力急剧增长
1811年—1813英国动用1.2万军队镇压捣毁机器的暴民
1830英国拥有人工运河4000多千米
1842埃德文·查德威克的《劳动人口的卫生状况》详细披露了曼彻斯特糟糕的生活条件
1845年—1876奥斯曼帝国的农业出口增长了5
1848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共产党宣言》问世
1851伦敦水晶宫举办首届世界博览会
1858伊丽莎白塔(大本钟)建成,起到了准确报时的作用。
1867马克思的《资本论》问世
1870英国铁路里程达2.5万千米。
1875年前后芝加哥的麦考密克公司年产1.5万辆收割机
1900年前后纽约人口340万,伦敦人口650
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格兰512岁儿童入学率达80%。

——据《世界:一部历史》《经济与社会生活》整理

解读表格信息,提取相关的两条或两条以上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结合世界史的相关知识简要阐述。(要求:论题明确,逻辑清晰,史论结合)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