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6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1901年,清政府谕令自1902年起各省科举要考试能够解说四书五经和论述中国历史、政治及西学政治、艺学的“策论”,废除八股文章;将各省、府、州县的书院改设大、中、小学堂,学生毕业后可以取得功名;选派留学生出国留学,毕业后分别赏给进士、举人出身。这反映了当时(     
A.教育近代化开始起步B.“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教育方针
C.科举制度宣告终结D.中国教育呈现新旧并存的发展特征
2022-12-23更新 | 227次组卷 | 62卷引用:河南省信阳市淮滨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期期中模拟考试(四)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后代人们,由其现实的利益和要求出发,各取所需,或夸扬其(孔子)保守的方面,或强调其合理的因素,来重新解说、建造和评价它们,以服务于当时阶级的、时代的需要。于是,有董仲舒的孔子,有朱熹的孔子……孔子的面貌随时代、阶级不同而变异……

——摘编自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

材料二   法国启蒙运动最重要的思想家伏尔泰终其一生尊崇、仰慕中国的孔子,不遗余力地宣扬、倡导孔子及其所创立的儒家学说,堪称欧洲孔门第一弟子。伏尔泰认为孔子是用道德的说服力来影响别人,而不是用宗教的狂热和个人崇拜。他曾说:“那个圣人是孔夫子,他自视清高,是人类的立法者,绝不会欺骗人类。没有任何立法者比孔夫子曾对世界宣布了更有用的真理。”

伏尔泰以中国文化来抨击欧洲宗教的黑暗和专制,并大声感叹:“我们不能像中国人一样,真是大不幸!”

材料三 1987年11月,法国前总统希拉克说,法国的启蒙思想家“在中国看到了一个理性、和谐的世界,这个世界听命于自然法则且又体现了宇宙之大秩序。他们从这种对世界的看法中汲取了很多思想,通过启蒙运动的宣传,这些思想导致了法国大革命”。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董仲舒的孔子”与“朱熹的孔子”的共同特征。
(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儒家思想在推动近代法国社会进步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时代变革与思想文化发展关系的基本认识。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苏联漫画家库克雷尼克塞在1954年的作品《片面的经济》,在我国一度被用来说明苏联模式的弊端,然而经考证人物形象及其身体上的文字,以及1952年联共(布)十九大报告,判断此图意在讽刺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军事化。对此图认识的变化最能说明(     

A.一手史料的可信度最高B.历史解释应置于当时历史情境中
C.冷战影响艺术家的创作D.对史料的解读应取决于作者身份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工业化过程中的相关史实

时间事件
1800年—1850欧洲蒸汽驱动工业能力急剧增长
1811年—1813英国动用1.2万军队镇压捣毁机器的暴民
1830英国拥有人工运河4000多千米
1842埃德文·查德威克的《劳动人口的卫生状况》详细披露了曼彻斯特糟糕的生活条件
1845年—1876奥斯曼帝国的农业出口增长了5
1848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共产党宣言》问世
1851伦敦水晶宫举办首届世界博览会
1858伊丽莎白塔(大本钟)建成,起到了准确报时的作用。
1867马克思的《资本论》问世
1870英国铁路里程达2.5万千米。
1875年前后芝加哥的麦考密克公司年产1.5万辆收割机
1900年前后纽约人口340万,伦敦人口650
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格兰512岁儿童入学率达80%。

——据《世界:一部历史》《经济与社会生活》整理

解读表格信息,提取相关的两条或两条以上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结合世界史的相关知识简要阐述。(要求:论题明确,逻辑清晰,史论结合)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中世纪时期,《圣经》都是由拉丁文写成的,只有教士才能读《圣经》,普通教徒只能聆听教士的解读。16世纪中期以后,在欧洲的许多国家和地区,《圣经》被翻译为当地的民族语言,普通教徒可以自主阅读。这一变化反映出(     
A.文艺复兴推动了思想的解放B.宗教改革推动民族文化发展
C.欧洲已经实现宗教信仰自由D.资本主义发展推动文化传播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中共一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纲领》(英文译稿)中规定:“以无产阶级革命军队推翻资产阶级,由劳动阶级重建国家,直至消灭阶级差别⋯⋯废除资本私有制,没收一切生产资料,
如机器、土地、厂房、半成品等,归社会所有。”对上述材料的解读,正确的是(     
A.一大提出彻底的民主革命纲领B.标志中共已由幼稚逐渐走向成熟
C.中共以反帝反封建为主要任务D.中共缺乏对中国国情的正确认识
2023-01-19更新 | 9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信阳市信阳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下表为1839年在中英的贸易中中国方面进出口商品货值统计表(单位:西班牙银元),对此解读合理的是,当时(  )
进口货值出口商品货值
鸦片13354030茶叶9317992
印度棉6563124生丝2052288
杂货(主要是手工制品)4116873杂货1669644
珠宝751455珠宝8974776
A.中英贸易结构隐藏着较大风险B.中英两国贸易的互补性较强
C.白银大量入华降低商品购买力D.工业革命提升了英国竞争力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14世纪,摩洛哥旅行家伊本·白图泰对摩加迪沙有如下描绘:是一座极大的城池。当地人有许多骆驼,每日屠宰数百峰。他们有许多绵羊。他们是一些强悍的商人。当地出产的布匹,以摩加迪沙布出名,是无上珍品。对此解读正确的是,摩加迪沙(       
A.实行重商政策B.工商业较发达C.对外交流频繁D.经济结构单一
2024-03-21更新 | 443次组卷 | 15卷引用:河南省信阳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古罗马的元老院是从王政时代保留下来的政治机构。王政时代,它是王的咨询机构;共和国时期,它又成为执政官的咨询机构。在立法、行政、财政、军事、外交、宗教诸方面,元老院都享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力或最终决定权。元老院的权力主要来自它的权威性,这也是罗马宪政制度设计的一种巧妙所在。在罗马共和国的政治架构中,行政长官实行的是短任期制,各个民众大会组织的成员亦处在不断的流动中,唯有元老院保持着稳定性和连续性。元老院中的长老不仅精力充沛,而且富有政治经验和执政经验。他们对于发展中的罗马共和国来说,无疑是一笔宝贵的政治财富,选拔这些人进元老院,实际上是对政治资源的一种重新利用。

——摘编自兰奇光《论罗马共和国的制度建设》

材料二   18世纪,法国人民反对封建统治阶级的斗争愈演愈烈,一些启蒙思想家甚至公开撰文反对封建君主专制。启蒙思想家为法国大革命的到来吹响了号角,提供了理论基础。18751月,经过激烈斗争,国民议会仅以一票的微弱优势通过了第三共和国宪法。新宪法的产生是共和派与君主派妥协的结果,资产阶级共和派经过斗争,最终战胜封建专制势力。共和政体的确立和巩固是法国历史的重大进步。

——摘编自徐春宝《法兰西共和之路》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罗马共和国时期元老院具有权威性的原因,并分析元老院制度对罗马政治的历史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1875年宪法对国会的规定出发,解读共和政体的确立是“法国历史的重大进步”。
10 . 唐高祖、太宗时期任仆射的俱为元勋重臣。在政事堂群相议政时,尚书仆射品位高于侍中、中书令及其他加议政衔的官员,有着尚书左右仆射领导群相议政的含义。但是到了贞观末年,仆射一职长期出缺。对此解读合理的是(     
A.尚书省强化了中央集权B.尚书省对皇权形成一定制约
C.尚书省避免了决策失误D.尚书省有利于决策的民主化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