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45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西方人眼里的中国,从一开始就充满了实用色彩,他们对中国的看法从一开始就陷入了“永远的误读”之中。

远视——被神化的中国形象。精美而充满了神奇色彩的瓷器、传教士的书简和夹杂着道听途说的《马可·波罗游记》,就是欧洲人了解中国的主要途径。他们发现的是一个神话的中国,一个被乌托邦化了的中国成了欧洲知识界借来反封建和反宗教专制的利器。

轻视——黯淡的中国形象。18世纪中后期,中国在欧洲的形象发生了180度的大转折,鸦片战争的爆发最终使中国形象一落千丈,到20世纪初,西方学者将中西关系史上的这一时期称为“轻蔑的时代”。

斜视——被妖魔化的中国形象。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强烈的种族歧视和中国人在抵抗外敌入侵时表现出来的英勇气概,使13世纪成吉思汗遗留给欧洲的“黄祸”情结席卷整个西方世界。……尽管“红色中国”也曾随着斯诺等人的著述,让一些西方民众眼中的中国形象少了一些灰暗色调,但1949年后,西方人又一次将中国的形象推向了阴暗的极端。……中国的形象一直处于一种似敌非敌的状态中。

材料二   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中国遭到疫情的冲击,同时还要遭遇西方一些舆论的攻击。随着疫情在全球暴发,一些国际舆论忙于“甩锅”,借病毒来源和疫情产生祭出“中国责任论”“中国道歉论”“中国赔偿论”等论调。当中国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欧美多国疫情急转直下之时,这些舆论又开始质疑中国疫情统计数据的真实性,似乎中国抗疫成果令人难以置信,有的舆论甚至把中国对外医疗援助称为带有地缘政治目的的“宣传”。这一波波的涉华负面舆论,不仅来自于西方一些政客,也来自于西方一些主流媒体以及自媒体。随着全球疫情数据居高不下,中国面临的国际舆论环境或将更加恶劣。

——人民日报海外网评《海外网评:疫情或加剧国际舆论不平衡》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阐释西方人对中国的“误读”。(要求:任选材料一中西方人对中国某一个时期的“误读”加以阐释,注意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谈谈你对“国际舆论不平衡”这一现象的认识。
2020-05-14更新 | 112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宜昌市第二中学2019-2020高一4月线上检测历史试题
2 . 观察1870年、1913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贸易中的占比,从数据变化中反映出
年份国家
英国美国德国法国俄国
1870年22%8%13%①10%
1913年15%11%13%8%4%
【注】①为1872年数据
A.发达国家控制世界贸易市场B.发达国家政治经济发展失衡
C.形成多中心的世界贸易格局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3 . 据陈振中先生的《先秦手工业史》的统计,发现和出土春秋时期铁器的地点仅有42个,而发现和出土战国铁器的地点已经涉及我国24个省(区、市)约423个地点,出土的战国铁器总数有6167件以上。由此可推知,春秋战国时期(       
A.铁器使用日益普遍B.水稻种植范围拓展
C.冶铁技术不断进步D.小农经济逐渐形成
2024-01-04更新 | 119次组卷 | 23卷引用:湖北省宜昌英杰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9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下表统计了唐代部分官员出身情况。这反映了当时(     )
阶层 群体士族小姓寒素
朝廷品官66.2%12.3%21.5%
司法官大理寺卿69.84%11.11%19.05%
刑部侍郎93.48%6.52%0.00%
刑部尚书95.90%3.28%0.82%
A.科举制实施促进了社会公平B.世家大族的对政权影响很大
C.科举制存在科目方面的弊病D.士族制度是唐朝核心的制度
2023-11-14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宜昌市长阳县第一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5 . 【走向整体的世界】

材料一   1492年后,当欧洲船只将成千上万的物种运到大洋彼岸的新家园时,全球的生态系统开始了碰撞与融合。有学者将其称为“哥伦布大交换”,正是它让意大利有了西红柿,美利坚有了橙子,瑞士有了巧克力,泰国有了辣椒。毫无意外,哥伦布的远航确实引起了生态大爆炸,就像它在经济领域引起的震荡一样,这是塑造现代世界的众多事件之一。

——摘编自[美]查尔斯曼恩《1493:物种大交换开创的世界史》

材料二   新航路开辟后,出现了史无前例的大规模人口迁徙。16世纪初,第一批奴隶从非洲被直接运往美洲,万恶的黑奴贸易开始,持续时间长达三四百年……1680-1775年英国人向美洲各殖民地共输送黑奴300多万名,获利极为丰厚。黑奴贸易还是支撑当时世界上最活跃的大西洋贸易体系的基础。统计显示,1709-1787年间,英国从事海外贸易的船只增加了4倍,开往非洲的船只增长了11倍。造船业的发展、运往非洲交换黑奴的枪支、小商品的日益增多,引起连锁反应,促进了其他制造业的发展。

——摘编自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等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简析“哥伦布大交换”对人类社会发展的意义。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概括17-18世纪黑奴贸易的特点及对英国工业革命的影响。
2024-05-02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宜昌市部分省级示范高中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如表是2012—2016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净额(单位:亿美元)

如表的数据说明,这一时期我国
A.进出口贸易额持续增长B.改革开放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C.“一带一路”取得成就D.贸易和投资自由化成效显著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5世纪末至16世纪初,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新航线的开辟,促使以中国为中心的瓷器贸易体系从区域走向全球的重要转折。下表为“沉船数量及来源地统计”,见证了当时远洋贸易的繁荣。

沉船数量及来源地统计(单位:艘)

沉船编年中国东南亚葡萄牙荷兰西班牙其他总计
第一期:15世纪木期至16世纪60年代38200013
第二期:16世纪70和80年代53306017
第三期:16世纪90年代至17世纪40年代4011145135
第四期:17世纪90年代至18世纪20年代311111017
总计1512172512182

材料二   在东亚和东南亚海域,荷兰一方面持续围攻西班牙、葡萄牙的贸易据点和商船,另一方面也积极谋求与中国、日本开展贸易活动。1602年,荷兰东印度公司成立,这是世界上第一家公开向市场募集资金的“股份有限公司”,负责经营荷兰在亚洲地区贸易活动。为了更安全、更便捷地开展荷中贸易,荷兰东印度公司还于1611年开辟了从好望角向南靠近南极圈航行,然后沿澳大利亚西海岸北上巴达维亚的新航线。

——摘编自魏峻《16-17世纪的瓷器贸易全球化:以沉船资料为中心》

(1)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沉船编年中第三期和第四期西班牙、葡萄牙和荷兰沉船数量的变化及其折射出的历史变迁。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荷兰在17世纪获得东南亚地区贸易主导权的原因。
2024-04-01更新 | 24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北省宜昌市长阳土家族自治县第一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3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阅读1870—1930年美、德两国就业结构表(单位:%),对表中数据变化理解恰当的是
产业国家1870年1890年1910年1930年
第一产业美国52.245.134.924.9
德国49.140.035.127.3
第二产业美国23.526.329.229.5
德国29.135.737.940.6
第三产业美国24.328.435.945.4
德国21.824.327.032.1

A.结构不合理引发了经济危机B.德国成为工业实力最强的国家
C.工业革命带来产业结构变化D.美德两国的农业生产逐渐落后
9 . 改革须从国情出发、从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出发。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如图反映的是我国改革开放初期农产品商品化发展情况


材料二   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在经历了80年代初以农村改革为重点的第一阶段,和80年代中后期以城市为重点、城乡联动和全面改革以来,以中国共产党十四大为标志,改革进入了新阶段。……新阶段是改革的攻坚阶段,是以建立新体制为主要使命的阶段。

——宁可主编《中国经济发展史》

材料三   计划经济条件下,虽然有合理配置资源的理论可能性,但实际操作不可行。……第一代国家领导人在1956年全面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后,已经发现问题,也曾做过放权让利的努力,但效果不好。邓小平1978年领导的经济改革开始打破传统的计划体制,逐渐建立一种新的机制,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

——王浩倩《中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历史必然性》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图中数据变化的农业政策因素是什么?并简述该政策推行的意义。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时期中国经济体制改革进程的主要特点。
(3)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中共十四大在该机制方面的理论贡献。
10 . 下表是为1864—1867年中外贸易统计情况。这反映了

1864—1867年中外贸易统计情况(单位:千海关两)

年份净进口值净出口值净进出口总值出(+)入(-)超
1864年462104865594865+2445
1865年5571554103109818-1612
1866年6717450596117770-16578
1867年6245952158114617-10301
A.中国的自然经济开始走向了解体B.中国逐渐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C.列强加紧了对中国进行资本输出D.洋务运动导致了外贸入超的加剧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