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下表是抗战时期,中日双方报刊上登载的部分战役中日方伤亡情况的统计数据
战役名称中方统计日方统计
平型关战役歼灭日军1000余人亡167人,伤94人
武汉会战毙伤日军20万余人自身伤亡3万余人,因病减员6.7万余人
徐州会战毙伤日军5万余人伤亡3.2万余人
百团大战毙伤日军2万余人、伪军5000余人,俘日军280余人、伪军1.8万余人亡302人,伤1719人,皇协军(伪军)伤亡失踪1202人
根据这些数据,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A.八路军是抗战的中流砥柱B.国共合作共同抗击侵略者
C.西方的统计数据比较可信D.双方开展激烈的宣传攻势
2016-05-31更新 | 87次组卷 | 23卷引用:2014-2015学年湖北荆门高二下期末历史试卷1
2 . 下面为我国城市私营企业和个体经营户就业人数占城市就业人口比重(%)图。图中数据的变化反映了我国
A.非公有制经济成为市场主体B.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探索成就
C.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呈多样化D.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初步形成
2022-05-14更新 | 291次组卷 | 6卷引用:湖北省龙泉中学,宜昌一中,荆州中学等四校2022届高三模拟联考(一)历史试题
3 . 中国古代历史的断裂与延续

材料   一方面,维系“中国”这一观念的真正力量可能是经济,经过长期构建的市场交换网,使得各地的物资互通有无,也互相依赖。另一方面,中国固然长期被皇权统治,但是从秦汉以后,并没有明确的贵贱阶级之分。-般的老百姓,都是编户齐民;统治阶层中的文官,大致言之,都是凭其知识和能力进入精英阶层的,这些精英并不能永远世袭。第三个因素,可能是因为中国的方言虽然复杂,却有一个以视觉符号作为基础的文字系统。它可以超越语言的阻隔,作为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工具,也可作为超越时间的数据媒介,使得文化得以延续。

——摘编自许倬云《说中国:一个不断变化的复杂共同体》


结合材料与所学中国古代史的相关知识,围绕“中国传统文化延续”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4 . 【近代民族经济】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两次鸦片战争后,随着资本主义经济入侵的刺激,传统的自然经济在沿海沿江口岸地区逐步瓦解,六七十年代清政府开始举办求富求强的洋务运动。在这些因素的交织作用下,东南沿海和长江中下游通商口岸的一些官僚、地主、买办和商人开始投资创办近代企业。

——摘编自徐国利《中国近代儒商的形成和近代儒商文化的内涵及其特征》

材料二   欧战爆发后,民族工业显露加速发展的步伐,其中棉纺织工业等轻工业发展尤其突出。据北京政府农商部统计,1914年工业企业注册的资本是六千两百多万,1920年增为一亿五千五百万元,增加125%。1914年到1920年,中国资本的纱厂数量由35家增至63家,面粉厂增加了84家,面粉的出口由7万担增至396万担,由入超转为出超。民族工业主要集中在江、浙、沪地区,黔、贵、皖等地,或两三家。

——摘编自孙长斌《一战时期中国经济变化与民主革命新因素的成长》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产生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一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发展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影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因素;
2024-01-30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荆门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北宋前期主户和客户土地占有情况的比率表


——摘编自安作璋主编《中国史简编——北宋的阶级关系和赋役制度》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表格中的数据信息做出合理的历史解释。(要求:史实运用正确,逻辑体系严密。)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2018年11月1日,习近平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强调: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我国民营经济只能壮大、不能弱化,不仅不能“离场”,而且要走向更加广阔的舞台。阅读材料,完成下列相关要求。

材料一   1950年6月中共中央召开了七届三中全会,会后工商业的合理调整全面展开。当时私营工商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这次调整,首先是国家对私营工业扩大产品收购和加工、订货,对私营商业在经营范围和价格上给以出路。在保证物价稳定的条件下,国营零售商业紧缩了一部分机构,把经营品种减为只卖粮、煤、石油、食盐、石油纱布6种……遵循确认工人阶级的民主权利、有利于发展生产、以协商方法解决劳资纠纷三条原则调整资本家与工人的关系,一方面责成资本家改进经营,节省开支,降低成本,另一方面工人努力提高劳动生产率,或担负更多的劳动任务……中共中央召开了一系列专业性会议,公私代表一起参加,开诚协商,按以销定产原则,具体制定各行业的产销计划,合理分配生产任务。国家还公布生产情况,以减少企业生产的盲目性。同时,国家还具体帮助一些企业及时转产

——王桧林《中国现代史》

材料二   撒切尔夫人是在英国经济地位江河日下的情况下上台组阁的。1983年3月,撒切尔政府公布了一个为期4年的“中期金融战略”,宣布两项措施:其一,是把货币供应量的增长率,从1980年的7——11%,下降到1984年的4——8%;其二,是把政府的公共开支在4年间降低4%,严格控制财政赤字;自1979年以来,英国政府已陆续把电讯、港口、航天、汽车等12家大企业,以不同形式私有化了。价值50亿英镑的煤气公司等企业到1986年也出卖了;数据显示,英国社会福利支出的增长率从1979年的5.4%下降到1991年的3%,社会福利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百分比由43%下降到40%。

——王斯德《世界当代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建国初期中共中央从哪些方面对工商业进行了合理调整并分析其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撒切尔夫人改革的具体内容并说明成因。
2019-01-24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市级联考】湖北省荆门市2019届高三年级元月调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以下是我国工业中各种经济成分的变化情况(不包括手工业),导致其中数据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优先发展重工业
B.社会主义改造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2018-03-01更新 | 782次组卷 | 21卷引用:湖北省荆门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下表为1956—1961年中国粮食进出口量的统计数据。对此解释较为合理的是
A.表中数据与该时段的粮食生产状况不符,明显失真
B.1957—1959年粮食出口持续增加,表明农业政策效果显著
C.1961年粮食进口量激增,体现了实事求是的作风
D.该时段粮食出口量过高,说明“一五”计划成效有限
2019-02-24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市级联考】湖北省荆门市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9 . 下表据许涤新、吴承明编写的《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相关内容编制,它反映了近代中国产业资本的发展变化情况。
项目1894年1914年1920年1936年(包括东北)1948年
资本总额(亿元)1.2217.8825.7999.9165.50
中国资本所占比重55.53%42.84%48.44%42.77%88.79%
其中官僚资本比重39.14%26.76%25.96%22.27%64.13%

注:本表“产业资本”主要统计的是工业资本和交通运输业资本对其中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A.政府的政策推动了1894、1914、1936三年资本总额快速上涨
B.中国资本总额最高峰出现在1936年与外资相比优势不明显
C.“实业救国”思潮有力促进了民间资本在本国资本中占据优势
D.外国输华资本的下降、时局的动荡导致1948年资本总额下跌
10 . 据新华社对1972年1~9月外交情况的统计,中国接待外国官员和政府代表团三十多起,访问中国的有来自世界五大洲的政府代表团和各界人士。到1972年底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达88个,和1969年底相比,三年内翻了一番。材料表明中国
A.重点建立与亚非的外交关系
B.开始独立自主地步入国际舞台
C.切实推进新型区域外交合作
D.打破美国孤立遏制的外交僵局
2019-01-30更新 | 3444次组卷 | 78卷引用:2014届湖北荆门龙泉中学高三8月月考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