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65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4) |
1 . 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琦善(1790年—1854年)鸦片战争期间接替林则徐担任两广总督,处理与英国有关事务。后人对于琦善的评价呈现多元化。
材料一:琦善与鸦片战争的关系,在军事方面,无可称赞,亦无可责备。在外交方面,他实在是远超时人,因为他审察中外强弱的形势和权衡利害的轻重,远在时人之上。
——摘自蒋廷黻《琦善与鸦片战争》(1931年)
材料二:当时人的描述和后来研究者给琦善罗列的四大罪名是:一、主张弛禁,成为清王朝内部弛禁派的首领,破坏禁烟。二、英舰队到达大沽口外时,乘机打击禁烟领袖林则徐,主张投降。三、主持广东中英谈判期间,不事战守,虎门危急时又拒不派援,致使战事失败,关天培战死。四、私自割让香港予英国。核心就是:卖国罪名。
——摘自茅海建《天朝的崩溃》
材料三:蒋廷黻研究琦善,其目的是研究近代中国应采取怎样的政策对付帝国主义的侵略。肯定琦善,是为了借此抒发自己心中的一个信念:帝国主义这种现象是“国际积势”导致的,要真正战胜帝国主义,方法不是除了抵抗,什么建设也不做,而是应该了解这种“积势”,并利用它去寻找中国的出路。
——摘自蔡乐苏、尹媛萍《反抗帝国主义的另一条道路:论蒋廷黻的琦善研究》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作者对琦善的态度及其依据。
(2)根据材料三,分析蒋廷黻研究琦善的原因。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谈一谈影响历史人物评价的因素有哪些?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人们常说,宋朝“积贫积弱”。其实,北宋的人力超过唐朝,物力和财力、政府财政收入更大大多于唐朝。但丰厚的财政收入难以负荷冗兵、冗官等支出,而横征暴敛又加重了民贫,这就是积贫。军事无非是客观的实力加之以主观的实力运用。宋朝的综合国力无疑强于辽朝、西夏、金朝等,但因各种因素,实力的运用水平却是劣等的,这就是积弱。宋朝消极接受中唐、五代的教训,着重于推行保守的文官政治,实行崇文抑武,其军制是以牺牲军事效能,以束缚武将才能,降低武将地位和素质为代价。宋朝继承自中唐以降丧失养马区的现实,缺乏马源,不重视骑兵的建设,而古代的骑兵犹如二次世界大战时的坦克部队,主要以步兵对抗辽朝、西夏、金朝和蒙古的骑兵,就处于弱势。加之自北宋建立不久,就逐渐形成“守内虚外”、消极防御等军事传统,故其武力一直不振,整个时代的尚武精神沦落。逐步实行文臣统兵和宦官统兵,降至北宋末,举朝竟无折冲御侮之将。宋朝的治理有得分的方面,也有失分的方面。

——摘编自王曾瑜《正确评价宋朝的历史地位》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宋朝治理“得”与“失”的认识。
2023-12-24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宜昌市长阳土家族自治县第一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白鹿洞书院位于江西省庐山五老峰南麓后屏山下,始于唐、盛于宋,沿于明清,至今已有1000多年历史,对我国古代文化教育、学术思想的发展产生过巨大的影响,被誉为“天下书院之首”。淳熙六年(1179年),朱熹自筹资金命人修复白鹿洞书院,亲自担任书院的“洞主”,制订著名的《白鹿洞书院揭示》,对书院的教育方针和学生的行为准则作了规定。他还划拨了学田(地方官田或公田的一种)作为祭祀、教师薪俸及补助读书人士等的开支。每逢官员节假日,他都要到书院去授课讲经,并邀请陆九渊等著名学者来书院讲学,使白鹿洞书院成为各派理学后人共同瞩目的“圣地”。“昔人读书处,町疃白鹿场”,其办学模式影响后世几百年,白鹿洞书院亦享誉海内外。

——摘编自樊利华《白鹿洞书院概况》

材料二   随着贸易和工商业的不断发展,大量新知识涌入西欧,12世纪西欧的教育、学术出现了新的气象,大学的兴起被认为是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坐落在巴黎市内第五区的索邦神学院,1261年正式使用“巴黎大学”一词。国王一般都尊重大学自治。在不违反正统教义的情况下,教皇也认可大学日常教学和管理中的自主权。巴黎大学没有上、下课铃,没有训导制度。迟到、早退、旁听……一切悉听尊便。但学生必须完成文法、修辞、逻辑、算术、几何、天文、音乐、法学、医学、神学的学习。后来物理学、化学、生物解剖等学科也被增加到大学的学习科目中。巴黎大学不仅吸引了来自欧洲各地求知欲旺盛的青年,其办学理念也影响了牛津、剑桥等大学的建立和发展。巴黎大学因此有了“欧洲大学之母”的美誉。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分别概括白鹿洞书院和巴黎大学办学特点。
(2)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谈谈你对教育发展的认识。
4 . 北京是近代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以下四幅图片见证了近代北京的历史。观察图片后,完成相关问题。

(1)依次说出以上图片所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名称,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怎样认识这段历史。
(2)请你选择其中一幅图片,为其所反映的历史事件设计一个解说词。(要求:所写内容包括历史背景、简要过程和主要影响)。
2023-04-03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宜昌英杰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下面是(部分)历史学家对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评价。

人物

评价

(清)赵翼

“盖徒欲兴文治以比于古帝王,不知武事已渐弛也”,认为孝文帝一味学习汉族制度礼仪,以文治国,丢弃了鲜卑族的长处——勇武质朴,削弱了北魏的军事力量,国势由盛而衰。

吕思勉

鲜卑无法永远凭借武力和汉族相持,以塞外游牧的民族侵入中国,其结果和汉族同化而融合是不可避免的。

钱穆

凡历史上有一番改进,往往有一度反动,不能因反动而归咎改进之本身;然亦须在改进中能善处反动方妙。魏孝文卒后,鲜卑并不能继续改进,并急速腐化,岂得以将来之反动,追难孝文!

白寿彝

北魏孝文帝继位后,全盘推行汉化。通过汲取汉族的先进文化,学习封建的统治思想及理论,北魏建立了有效的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制度。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认识。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关于盐铁政策的辩论汉武帝时,在地方设置盐官、铁官、均输官。公元前87年,汉昭帝(汉武帝之子)即位,国势衰弱,民生困苦,霍光、桑弘羊受武帝遗诏辅政。公元前81年,汉朝的高级官员和政治家们在一起讨论当时的政治问题。下面是对话的节选。

御史大夫桑弘羊贤良、文学之士
是以先帝建铁官以赡农用,开均输以足民财;盐、铁、均输,万民所戴仰而取给(取得供给)者……通委财(流通囤积货物)而调缓急。罢之,不便也。毋示以利,然后教化可兴,而风俗可移也。今郡国有盐、铁、均输,与民争利。散敦厚之朴,成贪鄙之化……愿罢盐、铁、均输。

——摘编自西汉·桓宽《盐铁论》


根据材料,谈谈你对汉代盐铁政策辩论的认识。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全国政协常委、山东大学教授王学典认为,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的历程中,其工作重心有四次大转移:第一次为1921年到1949年的“以武装革命为纲,以夺取政权为中心”;第二次为1949年到1978年的“以阶级斗争为纲,以巩固政权为中心”;第三次为1978年到2012年的“以经济建设为纲,以脱贫致富为中心”;第四次为2012年至今的“以民族复兴为纲,以信仰、精神、伦理、秩序、规则重建为中心。”

——摘自《济南大学学报》20221


根据材料,任选一次党的工作重心转移谈谈你的看法,并结合所学中国近现代史知识进行简要阐述。(要求:赞成或不赞成材料中的观点均可,也可以提出自己的新观点。看法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言之成理。)
2022-03-19更新 | 335次组卷 | 6卷引用:湖北省宜昌市当阳市第一高级中学2023届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自晋、宋以来,号洛阳为荒土,此中谓长江以北,尽是夷狄。昨至洛阳,始知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礼仪富盛,人物殷阜,目所不识,口不能传。

——(东魏)杨衒之撰:《洛阳伽蓝记》卷二《城东》

材料二   对改革的认识,一种观点认为,改革不适合国家的国情和族情,是“消极的汉化”,“是要用儒家的礼教代替一切”,是政治危机的开端。另一种观点认为,改革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抛弃狭隘的民族偏见,坚决推行改革政策,对北方的经济发展、政治安定、文化复兴、民族融合都做出了贡献。


(1)根据材料一,是哪位皇帝推动了洛阳城的振兴?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其在位期间的重要改革措施。
(2)根据材料二,谈谈两种观点分歧所在并谈谈你对这场改革的认识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17世纪和18世纪,英国、美国和法国等欧美国家相继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在革命的过程中各国根据本国的具体情况制定了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宪法,被称为近代宪法。近代宪法以法律的形式确立了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成果,任何机关和个人都必须服从法律,而绝不能超越法律或者不服从法律的约束。同时,确定公民权利的范围,并且依法约束和控制国家权力的行使,防止国家权力非法侵害公民的合法权利。

——摘编自许兵《试论近代宪法的基本功能》

材料二   改革开放40年里,中国法治建设进入了从恢复重建到持续发展,进而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新的发展阶段。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和国民法典》(以下简称“民法典”),这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更是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国家经济、社会、法律制度等各方面建设成果的总结和体现,不仅仅便于普通人查找和学习,也利于行政执法部门和人民法院理解法律、统一执法和司法尺度。我国民法典中,不仅有一般民法典所有的总则、物权、姻家庭、继承、合同、侵权等内容,更突性地以合同编通则作为债权总则,将侵权责任独立成编,更将人格权独立成编。民法典对于民商事法律关系中的原则性、基础性问题有了更符合时代要求的回应。中国民法典必将在21世纪乃至更长的时间里在世界范围内产生深远影响。

——摘编自刘燕南《首部民法典的重要地位与世界意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欧美国家宪法和法律的主要功能。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颁布的重要意义。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认识。
2021-11-20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宜昌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对于洋务运动,当时的人颇有批评,以下看法较具代表性:

刘锡鸿中国空虚不在无船无炮,而在无人无财,此皆政教之过也;西洋技巧文字,似不可纷纷讲求,致群鹜于末,而忘治道之本;不思整饬纪纲(纲常伦理),而惟骛心于凶器之末何欤?

—《刘光禄遗稿》

郭嵩焘西洋立国以政教为本;日本仿行西法,大小取法泰西,月异而岁不同;(中国专注于造船、制器、练兵)考求洋人末务而忘其本,自以为安。

—《伦敦与巴黎日记》

材料二   20世纪70年代,洋务运动被全面否定,曾经提出洋务运动具有一定积极意义的学者被扣上“崇洋媚外”的帽子,受到批判。80年代初出现了一股研究洋务运动的热潮,尽管在一些问题上争论较大,但洋务派引进西方技术符合时代潮流、有利于中国近代化的观点为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

——据《洋务运动研究的回顾》等


(1)根据材料一分析,刘锡鸿与郭嵩焘对于洋务运动的观点有何异同。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谈谈你对洋务运动的认识。
2021-03-02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宜昌市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