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56 道试题
1 . 去年是辛亥革命100周年,不少学者注重从世界历史的宏观角度来研究中国史上的这一重大事件。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688年11月,威廉率1万多军队在英国登陆。詹姆斯二世召集大批军队,但当威廉的军队登陆后却未去指挥。众叛亲离之际,他在12月10日逃往法国。
——摘编自吴于廑等 《世界史近代史编》
材料二 (1688年革命)真正“光荣”的地方:它是不流血的,它无须乎内战、屠杀、放逐或报复……往日国王及国会间靡费精神的竞争今改为两者之合作,而国会则占着上风。
——屈勒味林《英国史》
材料三 亚洲主要国家和地区背景资料
中国
清朝(1644—1912);中华民国(1912—1949)
日本
明治天皇(1868—1912在位);大正天皇(1912—1926在位)
印度
1849年英国殖民者占领全境;1947年成立印度自治领
阿拉伯
16世纪起为奥斯曼帝国统治;19世纪英国侵入;20世纪20—30年代开始独立
土耳其
奥斯曼帝国(14世纪—1922);土耳其共和国(1923—)
伊朗
卡扎尔王朝(1796—1925);巴列维王朝(1925—1979)
——据《辞海》等整理
(1)中华民国建立时,除西班牙、葡萄牙殖民地外,世界上的共和国制国家寥寥无几。写出当时西方两个共和制大国国名的全称并简要评价其宪法。
(2)辛亥革命中没有流太多的血,这令人想起世界近代史上的“光荣革命”。请根据材料一、二,并综合所学知识,概述“光荣革命”的历史事实,并思考该事件为何被称为“光荣革命”。
(3)充分利用本题提供的所有线索,结合所学知识,论述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用格林的话来说,“在英格兰的宪政中寻找线索,来指导殖民地与母国之间的恰当关系,是徒步无功的”,经潘恩、杰斐逊这帮“精英分子”援引法园观念来“启蒙”,猛一醒,有意识地向“一体两面”接缝处捅,母与子拳脚相向,闹到不堪收拾,北美果然“自成一局”,这“一局”非同小可,承上启下,具有划时代意义。这主要反映在
A.英格兰宪政丧失了制度领先优势
B.法国共和制深刻影响到北美走向
C.英属北美殖民地确立起崭新政体
D.潘恩等人的启蒙思想发源于法国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历史链条不是光滑平直的,而是有一个一个环节的,这些环节就是产生重大事件或历史
转折的年份。据此判断下面哪一年份可成为世界现代史线索中的重要环节
A.1500B.1848C.1917D.1945
2018-01-30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衡阳市第八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5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清时期,白银货币化在整个社会全面铺开,孕育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同时也在基层民众中浇灌出以奢侈和时髦为导向的欲望之花。对“人欲”的肯定成为这个时代精神最突出的标志。庶族地主和富裕农民的心声体现在士大夫们“农商皆本”的舆论中,李贽对程朱理学大加鞭挞,称“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通过对人之私欲的肯定,明朝人否定了皇帝一己之私的所谓天理之公。以黄宗羲为代表的文化反思派对君主进行了最严厉的批判,提倡君臣平等,主张限制君权。明清思想家的主张,由于阶级和历史的局限,不可能从根本上摆脱封建文化的束缚,最终在文化专制政策的高压下黯然失色。

——摘编自李宪堂《明清思想的背景、线索与问题》

材料二   15-18世纪,是西方新的自我意识和人类自主观念兴起和发展的阶段。…当文艺复兴的个人精神进心中学领域时,马丁路德以《旧约》严谨的道德力量为武器,挑战罗马教皇的权威…启蒙思想家在科学、理性和经验事实的武装下投身到与教会教条和中世纪黑暗的斗争中去石孟德斯鸠试图找到孕育政治自由的原则。伏尔泰宣扬个人自由,讽刺法国君主和罗马天主教会。启蒙运动的遗产对欧洲和欧裔美洲社会产生了旷日持久的影响力

——摘编自理查德・塔纳斯著《西方思想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明清思想家的基本主张,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出现的原因。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归纳该时期西方思想的特点。
(3)综合上述材料分析中西方思想对当时社会发展有何不同影响。
2018-02-23更新 | 349次组卷 | 16卷引用:湖南省邵阳市新宁县崀山培英学校2019-2020学年高二9月月考历史试题(A卷)
6 . 世情小说是以社会现实生活为题材,刻画种种世态人情的小说。《醒世姻缘传》全书100回,前23回描写前世姻缘,23回以后重点写今世姻缘。小说以一个人生业果、冤仇相报的两世姻缘故事为线索。这部小说反应当时的社会生活
A.婚姻自主日渐流行
B.三纲五常日益强化
C.佛教观念影响很大
D.爱情至上观念流行
2018-02-21更新 | 274次组卷 | 28卷引用:湖南省郴州市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文)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20世纪30年代蒋廷黻的《中国近代史大纲》称:近百年的中华民族根本只有一个问题,即追求近代化。如果这一观点成立,是基于它
A.全面揭示了近代中国历史的基本线索
B.考虑到近代中国特殊的社会性质
C.根据人类文明发展的一般规律得出结论
D.重视中国近代化建设的政治前提
2017-10-13更新 | 108次组卷 | 29卷引用:2013届湖南省衡阳八中高三第三次教育质量检测历史试卷
8 . 格林在《美国革命的宪政起源》中认为“在英格兰宪政中寻找线索,来指导殖民地与母国之间的恰当关系,是徒劳无功的”北美经潘恩、杰斐逊这帮“精英分子”援引法国观念来“启蒙”,母与子举脚相向。闹到不堪收拾,最终“自成一局”。这说明
A.英格兰的宪政丧失了制度领先优势
B.法国共和制深刻地影响了北美政体
C.英属北美殖民地确立起崭新的政体
D.近代西方启蒙思想的发源地是法国
2017-12-26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月考试卷(六)历史试题
论述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是世界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科技和国际关系发展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分界线。因为,世界史视野下的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发生了一系列具有巨大历史意义的变化和事件,这些事件论其影响虽然不及第一次世界大战、十月革命、第二次世界大战等事件大,但是它们作为阶段性的事件对于世界历史发展同样产生了较为重大的影响,起到了一个标志性的作用,能够使我们较为清楚地看到世界现代史的发展线索。

——摘编自张建华主编《世界现代史资料汇编》


结合所学知识,选取世界历史进程中符合上述观点的两例变化或事件作为论据,并结合材料所述观点进行论述。(要求:逻辑清晰,史实准确,史论结合)

10 .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二战开始后不久,爱好和平的人们就在思考建立一个有效的和平国际组织。1939年中国国民党发表的《宣言》,呼吁“世界一切爱好和平的力量,皆为此一崇高目的,即建立一有效的集体安全组织而努力。”联合国是在二战中建立起来的,也是在总结国际联盟没有能够阻止二战发生的失败教训的基础上建立的。在新创的联合国中,“一切明确的国联职权都以这个形式或那个形式复活了;就所有新的机构来说,它们都有回溯到它们前身的经历的不断的线索。”“每个组织以这个形式或那个形式吸收了国联相应机关的职能、计划、案卷,并且在许多情况下吸收了国联机关的工作人员。大多数新机构由于在重建时具有比较远大的眼光和由于美国加入而增加的信心、主动性和资源,因而能以国联的事业所没有达到的规模开始它们的事业。但是连续性仍然没有中断。”正是由于对国际联盟的超越,联合国才避免了国际联盟在维护和平方面的诸多尴尬。在此基础上,半个多世纪以来的联合国大会通过了难以数计的决议,其中相当大一部分都是为了维护国际和平的决议。当然,还有一个方面应该看到,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关税及贸易总协定(如今的世界贸易组织)等,是“联合国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正是它们,促进了世界经济的相对稳定的自由化发展,而战后的和平也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这种经济的相对稳定与发展。当然,和平的维护,关键并不在于是否维护和平的国际条约和国际组织,是否有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的规范和准则。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人类依然与战争相伴而生息。

——改编自杨和平《第二次世莽大战与战后和平》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联合国对国际联盟继承和超越的表现。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联合国在维护世界和平中的作用。

2017-08-12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2017届高三5月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