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1 . 下表为近代中国(部分)海图谱系整理。这说明甲午战后(     

名称

绘制时间(年)

绘制者

图幅数量

绘制区域

皇朝沿海图说

1869

黄维煊

32

中国沿海、长江中下游

沿海七省口岸险要图

1898

程鹂

_______

中国沿海

新译中国江海险要图志

1901

陈寿彭

208

中国沿海、长江中下游

A.国人民族危机意识增强B.中央权力下移趋势明显加强
C.近代海防建设拉开序幕D.清政府警惕周边的形势变化
2024-05-14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娄底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5月月考历史试题
2023·辽宁·高考真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2 . 如图是公元前7世纪亚述帝国宫殿中一幅浮雕(复制品)的局部图。该图展现了亚述帝国(     

A.繁琐的宫廷礼仪B.复杂的官僚体系C.奢华的贵族生活D.丰富的物产资源
2023-09-15更新 | 2187次组卷 | 17卷引用:湖南省娄底市涟源市2023-2024学年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古希腊荷马时代的陶器纹饰多为简单的几何图形。到公元前9世纪以后,雅典生产出闻名希腊的“秋浦隆”花瓶,虽然还深受“几何陶”的影响,但出现了人类生活的绘画,如下图。这折射出古希腊(     
A.人文主义源远流长B.制陶技术领先世界
C.绘画艺术独领风骚D.体育运动长盛不衰
2023-08-22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娄底市第一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古印度键陀罗佛像(如下图),是古希腊文明伴随着亚历山大远征来到印度,与当地文化相互碰撞、融合后形成的艺术成果。据此可知,键陀罗佛像(     

   

A.是研究古代印度种姓制度的珍贵资料B.证实了古代印度佛教起源于古代希腊
C.体现了希腊化时代东西方文明的交融D.反映了亚历山大帝国彻底征服了印度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汉武帝元封五年(前106年),汉武帝下令,除了京师附近七郡外,将全国划分为十三个监察区,每区由朝廷派遣刺史一人,专门负责巡查区域内的吏政,检举不法的郡国官吏和强宗豪右,其管区称为刺史部。十三刺史部,简称“十三部”或“十三州”,其分布如下图。


——《古代的行政区划“州”,是怎么从省级区划变成一个市级区划的》

材料二   明朝在权力构建上把监察官员的主责主业摆到主要位置,一方面将原御史台改为都察院,这样就让唐宋时期御史朝会、祭祀、礼仪的事务减弱,使监察纠劾的业务能力提升了。都察院之下设十三道监察御史一百一十人,这些人与都察院的领导有上下级之名,无领导与被领导之实,并拥有直接给皇帝写信纠弹的权力。他们如候鸟一般,每到一定的季节时日,由两京出发,往来于祖国的天涯海角;当然,为防止借出差之机绕道旅游等违法现象发生,明朝对出差时间、路线都做了严格规定,在一定程度上把古代巡视巡查制度功效发挥到了极致。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中国古代监察群像》


(1)根据汉武帝时期刺史分布图和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该图所反映出的重要信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朝对地方监察的特点。
2022-04-24更新 | 76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娄底市2022届高考仿真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6 . 下图出自安徽宿州市的东汉纺织图画像石朱拓本(局部),图中一织女在织机上踏蹑提综,旁边一少儿手扶机台,右边一妇人在络纱,一片忙碌,织坊上方悬挂多枚线团。此画像石(       
A.说明安徽成为丝织业中心B.表明汉代纺织业规模较大
C.体现官营手工业经营形式D.是研究汉代纺织工艺的史料
2022-04-24更新 | 122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娄底市2022届高考仿真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7 . 图1为1885年发行的山东营州矿务股票及其所附文字摘录。这反映出当时中国
A.洋务企业开始引入民间资本B.近代重工业的发展更为迅速
C.民族工业投资受到政府压制D.近代商业经营方式已经出现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光绪三十一年九月二十五日(19051023日)

昨日在县,同人皆言科考一废,吾辈生路已绝,欲图他业以谋生,则又无业可托,将如之何?

吾邑学堂业立三年,而诸生月课尚未曾废,乃于本月停止,而寒唆无生路矣。事已至此,无可挽回。

——刘大鹏(山西太原县举人)《退想斋日记》

材料二   中国政府近于改革之事颇有改观,而立废科举一节,取数百年来败坏中国及近日屡蹶屡起根深蒂固之附属物,一旦拔弃之,是真中国历史上之新纪元,而东方大局之转移在此矣。本馆记者不禁为此额手,爰取此次谕折,冠于时局之首,以明其关系之。大。

——《万国公报》190510月号《中国振兴之新纪元》

(编者注:《万国公报》原名《教会新报》,19世纪60年代由基督教会在上海创办,主要登载时事和传播西方宗教与文化等。)


(1)概括指出材料一、二关于废除科举制的不同论调及其原因。
(2)以上两则材料属于哪种类型的史料?若进一步研究废科举问题,还需要收集哪些史料作为证据来相互印证?
9 . 图1、图2分别是国际联盟与联合国的标表。国际联盟以五角星代表大洲,并将“国联”的文书写于图案上方联合国的标志中间是世界地图,由象征和平的模核将其围绕。由此可知,与国际联盟相比,联合国


图1 国际联盟 图2 联合国
A.遵循“全体一致”的原则B.缺乏制裁侵略的行动能力
C.实现了国际关系民主化D.强化了对国际安全的重视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