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76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拉丁美洲历史大事年表(部分)

公元前5000年                       墨西哥特华坎谷地开始种植玉米,人们开始从游徙生活转为定居生活

300—900年                       玛雅文化全盛时期

1200年                              印加国家在秘鲁高原开始建立,16世纪达到极盛

1492-1493年                       哥伦布第一次航行美洲

1493年                              教皇亚历山大六世颁布诏谕,划定西、葡在所谓非基督教世界的“分界线”

1501年                              西班牙殖民者贩运第一批黑奴到达圣多明各

1571年                              马尼拉大帆船航线开通

1758-1763 年                       英法“七年战争”, 1762年, 古巴被英军占领

1791年                              法属殖民地海地爆发武装起义

1823年                              美国总统门罗发表宣言

1824年                              玻利瓦尔和苏克雷在阿根廷的胡宁大败西班牙军

1904年                              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推行“大棒政策”

1910年                              墨西哥爆发资产阶级革命

1937-1938年                       墨西哥卡德纳斯改革

1941-1942年                       海地、古巴、巴西等多个拉丁美洲国家对轴心国宣战

1980年代                       墨西哥经济陷入债务危机

1992年                       《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签订

——摘编自中国社会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拉丁美洲历史辞典》等

从上述大事年表中提取至少三则以上相关信息,自拟一个观点并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论述充分,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达清晰)
2024-05-23更新 | 473次组卷 | 3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试题
论述题 | 较难(0.4) |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下表为抗美援朝战争大事年表(部分)

时间事件
1950年6月25日朝鲜内战爆发
1950年6月27日第七舰队驶进台湾海峡,美国军事介入台湾海峡
1950年7月7日美国纠集15国,组成由美国指挥的所谓“联合国军’
1950年9月15日“联合国军”仁川登陆,不断轰炸扫射中国东北,严重威胁中国安全
1950年9月30日韩国军队越过三八线
1950年10月1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参战
1950年10月~ 1951年5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先后发动五次战役,收复平壤、汉城
1951年7月10日敌对双方在开城开始停战谈判
1953年7月19日双方谈判代表在所有问题上达成停战协议
1953年7月27日停战协定签字

——根据军事科学院军事历史研究所著《抗美援朝战争史》整理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对“抗美援朝是新中国的立国之战”这一观点进行论证。
2023-04-29更新 | 201次组卷 | 2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2024届高三12月调研考试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主观题
3 . 对下面北宋时期大事年表解读正确的是(     
960年1005年1038年1044年1115年1125年1127年
北宋建立宋辽订立澶渊之盟西夏建立宋夏订立和约金建立金灭辽金灭北宋
A.北宋与各民族政权始终处于战争状态
B.北宋与各民族政权之间“战与和”并存
C.金消灭了其他政权,实现了全国的统一
D.北宋与各民族政权的边界贸易处于停滞状态
2024-05-14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阳江市黄冈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历史试题
4 . 从两宋时期的大事年表中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960年

北宋建立

1038年

西夏建立

1125年

金灭辽

1140年

南宋郾城大捷

1005年

宋辽澶渊之盟

1047年

宋夏达成和议

1127年

金灭北宋

1141年

南宋与金签订和约

A.各民族政权一直处于战争状态B.金的社会制度比北宋进步
C.农耕民族无法战胜游牧民族D.各民族政权并立与力量消长
2024-04-09更新 | 60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年第二次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仿真模拟卷02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如表是世界在19世纪末到20世纪的大事年表,此表可用来解释(     
时间大事件(部分)
1816年英国制定“金本位制度法案”
1931年英国率先放弃金本位
1945年成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实行固定汇率制
1974年签订“牙买加协议”,实行浮动汇率制
A.国际贸易体系的重塑B.世界货币体系的演变
C.资本主义国家的变化D.第三世界国家的努力
2023-02-17更新 | 201次组卷 | 10卷引用:广东省普宁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下表所示为9~10世纪欧洲教皇大事记。由此可知,这一时期的欧洲(     
时间大事
9世纪初版图遍及中欧和西欧的查理曼帝国建立,查理大帝把教皇当作他国土上的一位首席主教
9世纪末教皇卷入意大利的政争,逐渐成为意大利贵族和罗马党派的权力斗争中的“政治足球”
962年教皇把“罗马人皇帝”的称号献给了实力强大的德意志君主以寻求保护
A.教权与王权合二为一B.教权依附于世俗政权
C.封君封臣制走向衰弱D.基督教的影响力扩大
7 . 某同学以“当代中国的法治与精神文明建设”为主题,整理了以下大事年表。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当代中国的法治与精神文明建设大事年表

时间

当代中国的法治与精神文明建设大事

1949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共同纲领》

20世纪50年代

中共中央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组织法》

20世纪7080年代

第五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五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994

中共中央颁布《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

199920042018

全国人大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

2006

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战略任务

2010年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

2020

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请从表3中任选2个或以上史实,围绕“当代中国的法治与精神文明建设”,自拟题目,进行阐述。(要求:史实选取恰当,题目明确,逻辑清晰,史论结合。)
2024-01-25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佛山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8 . 对以下大事年表解读正确的是(       

960年

1005年

1038年

1044年

1125年

1127年

1140年

1141年

北宋建立

宋辽订立澶渊之盟

西夏建立

宋夏达成和议

金灭辽

金灭北宋

南宋取得郾城大捷

南宋与金签订和约

A.各民族政权始终处于战争状态
B.各民族政权并立与力量消长
C.辽与南宋维持相对和平的局面
D.北宋政权存在不超过一百年
2023-12-06更新 | 331次组卷 | 40卷引用:广东省普通高中2023年高二学业水平合格考模拟(二)历史试题
9 . 如表是1928—1929年国民党大事年表(部分)。据此可知,这一时期(     
时间重大事件
1928年8月国民党二届五中全会指出:“第四次全体会议以来,本党一切努力之集中点,尤在促进北伐,统一全国。”
1929年3月国民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指出:“一举,在党为恢复固有之重心,在革命为巩固北伐之基础。……以后,本党之努力,完全集中于北伐之完成。”
A.广东革命根据地得到空前巩固B.国民党内部的矛盾得到有效解决
C.国共对峙成为社会矛盾的焦点D.“工农武装割据”具备了客观条件
2023-10-18更新 | 336次组卷 | 7卷引用:广东省高三大亚湾区2024届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模拟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为《世界一部历史》中的一份大事年表

18001850年欧洲蒸汽驱动工业能力急速增长

18111813年英国动用1.2万军队镇压捣毁机器的暴民

1842年埃德文·查德威克的《劳动人口的卫生状况》详细披露了曼彻斯特糟糕的生活条件

1848年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共产党宣言》问世

1851年伦敦水晶宫举办首届世界博览会

1867年马克思的《资本论》问世

——摘编自(美)菲利普·费尔南德兹·阿迈斯托《世界一部历史》

材料二   《玛丽·巴顿》(1855年)是英国工业革命小说家伊丽莎白·盖斯凯尔(1810——1865)的代表作。以下为小说片段

约输·巴顿就是这些人中间的一个。这位可怜的织工始终想不明白,为什么他的老板们能够从原来的房子一次一次地搬到更好的房子里去居住,最后又总是盖造一所比以前所有的房子都来得体面的住宅,在乡村中建上一大片庄园,可是做织工的人却要身受减削工时、克扣工资、裁员解雇等等的道遇,老是为孩子们的面包在不断挣扎……工人们用尽一切粗野的言辞向议会请愿,诉说他们身受的痛苦和要求。

——摘自《玛丽·巴顿》)

(1)选择并概括指出材料一中反映的两种历史现象,并说明该两种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
(2)材料二可以用于研究材料一中的哪些历史现象?请分析说明材料二的史料价值。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