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46 道试题
1 . 教育家高震东说,“天下兴亡,我的责任,唯有这个思想,国家才有希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杰出的医者

人物简介
汤飞凡(1897﹣1958)著名微生物学家、病毒学家,沙眼衣原体的发现人之一。中国第一代医学病毒学家。195年他首次分离出沙眼农原体,是世界上发现重要病原体的第一个中国人,他对中国的生物制品事业的发展有不可磨灭的功绩。筹建生物制品机构——中央防疫处和中央生物制品检定所,对国家卫生防疫事业的发展贡献巨大。
钟南山(1936﹣)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呼吸病学专家,中国抗击非典型肺炎和新冠病毒的领军人物,广州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华医学会会长、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组长、国家健康科普专家。2020年8月11日,习近平签署主席令,授予钟南山“共和国勋章”。
李兰娟(1947﹣)感染病(传染病)学家、国家传染病重点学科带头人,中国工程院院士,传染病诊治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成员,李兰娟承担SARS、手足口病、地震灾后防疫、甲型H1N1等传染病诊治研究任务,尤其在防控人感染H7N9禽流感救治和新冠病毒研究中取得众多原创性成果,获国内外高度评价,为中国传染病诊治作出了重大贡献。

根据材料,谈谈你对高震东认识的理解。(要求:观点准确,持论有据,论述充分,逻辑清晰,表述成文。)
2022-03-28更新 | 187次组卷 | 4卷引用:广东省肇庆市2022届高三下学期新高考模拟(二)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基辛格,1923年生于德国,1938年随父母迁居组约。1943年他加入美国籍。1954年获得哲学博士学位,其博士论文集中研究和评述了欧洲古典均势学说。在1968年的总统竞选中,基辛格作为民主党候选人鼓吹手曾经把尼克松骂得狗血喷头。但是胜选后的尼克松看中了基辛格的外交思想和才能,不计前嫌,聘请基辛格担任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后又兼任美国国务卿,此时期基辛格在美国外交政策中发挥了中心作用。在任期间,基辛格信奉均势外交,认为“国际大家庭各成员之间应恰好维持平衡的局面,借以防止任何一个成员变得十分强大”,主张美国应与中国改善关系,对苏联推行“缓和”战略,从而构筑一个以均势为基础的稳定的世界和平结构。同时,他对阿拉伯国家与以色列关系的缓和也起了重要作用。基辛格与越南人黎德寿一同为1973年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2019112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人民大会堂会见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

——摘编自(美)杰里米·苏瑞《基辛格传记》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基辛格的均势外交理论能够深刻影响美国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基辛格的均势外交理论所带来的影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2020年,习近平在纪念某重大军事活动70周年的讲话中强调:一经两年零9个月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赢得了战争伟大胜利,它将永远铭刻在中华民族的史册上,永远铭刻在人类和平、发展、进步的史册上。”有关这一战争的表述正确的是
A.战争双方就是中国和美国B.战争结果造成了朝鲜的分裂
C.属于“冷战”的具体表现D.日内瓦会议讨论了这一地区的和平问题
4 .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这是中华民族始终崇尚的品德和胸怀。2020年春天,新冠疫情发生以来,中国在积极抗疫同时,习近平主席先后同俄罗斯等外国领导人通电话,分享防疫、抗疫的中国经验,派出一批批专家医疗队前往世界各国。其中塞尔维亚总统寒风中迎接中国新冠疫苗的视频爆红网络,这说明新时期的中国
A.积极构建人类共同体B.注重发展与周边国家关系
C.与各国建交的新高潮的到来D.疫情防控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5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孙中山特别重视扶贫帮困民生战略。1919年他在《建国方略》中指出:“夫国之贫弱,必由一定之由也,有以地小而贫者,有以地痔而贫者,有以民少而弱者,有以民愚而弱者。”关于扶贫最根本的办法是“发展实业”:“实业乃富国之本”,“今之美国,吾人知其为世界最富最强之国也,然其所以致富强者,实业发达也。”孙中山指出,一要大力发展基础设施特别是交通建设,通过发展交通促进货物流通交易。二要发展特色产业。孙中山提出中国是茶业的故乡,应重点发展“茶业”。

——摘编自黄和平《孙中山习近平扶贫思想比较研究》

材料二 我党在建国初通过土地改革废除了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使3亿多无地农民获得土地,消除了农民贫困的制度因素。改革开放后,以农村经营制度改革为先导,实行家庭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极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把脱贫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扶贫开发进入脱贫攻坚新阶段。明确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不仅如此,我国还坚持减贫国际交流合作,携手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摘自光明网《人类历史上最波澜壮阔的减贫篇章》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孙中山扶贫思想的内容,并分析其提出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扶贫工作取得突出成就的现实意义。
2021-06-08更新 | 77次组卷 | 2卷引用:广东省茂名市高州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继2013年习近平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以来,2015年12月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在北京成立。2017年5月和2019年4月, 两次“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高级别会议均在北京举行。上述史实说明(     )
A.中国积极发展区域外交, 为新时期经济建设奠定良好的外部环境
B.在国际事务中,中国正从积极参与者变为更具影响力和作用力的推动者
C.中国的对外交往局限在经济领域
D.中国在国际事务中起到决定作用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195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爆发100周年大会上指出:五四运动,爆发于民族危难之际,是一场以先进青年知识分子为先锋、广大人民群众参加的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

材料二   五四运动的杰出历史意义,在于它带着为辛亥革命还不曾有的姿态,这就是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国主义和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封建主义。

——摘自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

材料三   从前我们搞革命虽然也看到过一些群众运动的场面,但是从来没有见到过这种席卷全国的雄壮浩大的声势。在群众运动的冲击震荡下,整个中国从沉睡中复苏了,开始散发出青春的活力。

——摘自吴玉章《回忆五四前后我的思想转变》

材料四   五四运动的大功劳,是解放思想。我自己就解放了思想。我抛弃了从前书不读秦汉以下,文章以骈体为正宗信条,把从前读过的经史子集统统置于高阁,开始钻研马克思主义,浏览欧洲十九世纪各派的文艺思潮,并努力翻译、介绍,这都是受了五四时期在北京出版的《新青年》的影响。只有看得多,才能比较,才能分辨出哪些是正确的,哪些是不正确的;只有这样自己探索出来的正确东西,自己才真正受用。

——摘自茅盾《五四运动回忆录》


(1)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索是什么?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五四运动的伟大意义。
8 . 2019年11月5—10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在上海召开的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并发表题为《开放合作,命运与共》的主旨演讲。同一时期,根据世界银行发布的报告显示:“中国的营商环境达到了全球最佳水平的77.9%”。材料表明
A.中国积极努为推动经济全球化进程B.中国崛起并主导了国际贸易体系
C.进口贸易量增加说明中国已是发达国家D.中国已成功突破了国际贸易壁垒
9 . 2019年4月,习近平主席在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发表讲话时指出:“商品、资金、技术、人员流通,可以为经济增长提供强劲动力和广阔空间。”这句话说明
A.经济全球化能够有力推动世界经济发展
B.近年来有些国家推行贸易保护主义政策
C.发展中国家成为世界多极化的主要动力
D.地区发展不平衡是世界面临的主要问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2019年1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告台湾同胞书》40周年讲话时强调“祖国必须统一,也必然统一”,目前台湾地区问题取得的成果是海峡两岸
A.承认“一国两制”
B.贯彻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达成“九二共识”
D.坚持多边外交的全新理念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