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32 道试题
1 .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正月初二,康熙帝在乾清宫宴请65岁以上的老人,共1020人。筵席上,老人和康熙平起平坐,皇子皇孙侍立一旁,给老人倒酒。康熙还即兴赋诗,名曰《千叟宴诗》。以上事例说明(     
A.满族统治者笼络汉人B.统治者重视传统孝文化
C.君臣之义受到了挑战D.进步思潮影响统治秩序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明清时期,江南地区出现了许多女性文学世家,一家之中祖孙、母女、婆媳、姊妹、姑嫂、妯娌等均系诗人、词人、文学家。她们敢于发声否定“内言不出于阃(内室)”的传统观念,自著诗话、诗评;一些书坊也编选、出版女性诗文总集、选集、别集。这可反映当时江南地区(     
A.经济发展推动了社会进步B.妇女政治地位的显著提高
C.市民阶层文化生活的丰富D.书院教育摆脱了科举束缚
3 . 在唐代,以诗取士是文学与政治相结合的产物。唐太宗认为“夫诗者,论功颂德之歌,止僻防邪之训,虽无为而自发,乃有益于生灵。……若政遇淳和,则欢娱被于朝野……此乃诗之为用,其利大矣”。由此可知(     
A.皇帝的好恶决定诗歌的发展B.唐文人创作重心转向诗歌
C.古代诗歌具有政治教化功能D.宫廷生活是诗歌创作来源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古代世界的经贸往来以及思想、文化和技术的传播是文明交流的重要表现。以下选项中起源于西亚,逐步向希腊、欧洲传播的有
A①大麦②水稻—③骆马④造船技术⑤莎草纸⑥“零”
B①小麦②大麦③山羊④农耕技术⑤神话⑥字母文字
C①小麦②南瓜③山羊④“浮动园地”⑤儒略历⑥巴利文
D①大麦②豆类③牛④冶铁技术⑤悬诗⑥字母文字
A.AB.BC.CD.D
5 . 经济特色对城市的命名具有一定的影响,杜浦诗曰:“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诗句中“锦官城”应该指
A.刑州B.洪州C.成都D.巩县
2021-04-21更新 | 158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桂林市兴安县兴安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魏源特别推崇西汉"借经决狱,借经言事"的经世之风,著成《诗古微》《书古微》等巨作。这体现了魏源
A.具有复古思想B.强调师夷长技
C.关注社会现实D.主张认识世界
7 . 明初下令迁十四万户富豪到凤阳,后再迁天下富户五千三百户到南京;后又强迫各地富户一万四千三百余户迁到南京。据贝琼《横塘农诗序》说:“三吴巨姓,享农之利而不亲其劳,数年之中,既盈而复,或死或徙,无一存者。”这一做法(       
A.动摇了地主土地所有制B.维护了明朝封建统治
C.杜绝了土地兼并现象D.保证了皇室土地所有制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相传孔子晚年对《诗》《书》《礼》《易》《春秋》等文献进行整理,后来这些文献成为儒家的经典,对夏、商、西周的文化传承作出了重要贡献。

——部编版《中外史纲要》上

材料二   文艺复兴,“复兴"的原意为“再生”。文艺复兴时期的部分意大利学者认为自己处于一个新时代的开端,这个新的时代会越过中世纪,直接延续古代的文化传统,古典文化将迎来再生。

——部编版《中外史纲要》下

材料三   《新青年》阐述了新文化运动的主张:要拥护“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新文化运动主张以白话文作为新文学的语言,得到广泛响应。

——部编版《中外史纲要》上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孔子对中华文明的传承做出的贡献。
(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文艺复兴和新文化运动对待传统文化态度的差异,并分析其原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9 . 南宋诗人陆游曾在浙东农村生活,作诗曰:“村店买荞面,人家烧豆秸。”“荞饼新油香,黍酒瓮面浓”。陆游的这些诗反映出南宋时期浙东
A.社会安定农民富足B.小麦已大面积种植
C.农村商品经济发达D.饮食结构发生变化
2021-02-03更新 | 82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桂林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10 . 汉武帝“虽好儒,好其名而不知其实,慕其华而废其质”,其曾孙汉宣帝在位时“儒术不行”,“以法律为《诗》《书》”。这种变化表明
A.儒学丧失政治上的正统地位B.汉武帝并没有“独尊儒术”
C.统治者需运用多种理论治国D.儒学已经不适应统治者需要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