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12世纪的西欧城市学校由市政府决定学费金额、选聘教师、支付工资、确定儿童人学资格等。从教学内容上看,城市学校注重读、写、算的基础知识和与商业、手工业活动有关的各科知识的学习。上述材料反映了(     
A.教育朝着精英化方向发展B.王权加强促进教育的变革
C.近代科学知识得到社会重视D.城市教育的世俗化趋势明显
2023-01-18更新 | 1374次组卷 | 34卷引用:广西壮族自治区苍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3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汉初,不征关税。《汉书》载:“(汉武帝)太初四年冬,徙弘农都尉治武关,税出入者,以给关吏卒食。”武帝以后,内地关税的征收范围不断扩大,且税率不断升高。张骞出使西域以后,陆路贸易经河西走廊,直通中亚和西亚。海路贸易也兴起了,番禺是当时最重要的贸易港口。在边境的进出口要道,汉代都设关管理对外贸易征税。

——摘编自祝凤梧《中国古代关税漫谈》

材料二   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后,英国急于打开中国市场,其手段有:一是设立通商口岸;二是降低关税。两次鸦片战争之后,中国的进口关税降无可降。清政府也需要稳固的财政收入,关税是维护清政府运转和及时足额赔款的保障,因而,在经过前期关税和船钞的大幅下降之后,晚清后期,关税制度特别是关税税率、船钞等变化不大。而《辛丑条约》签订之后,为提高清政府对巨额外债的偿付能力,西方列强主动提出将关税税率提高到“值百抽五”的水平。

——摘编自胡公启《晚清中国关税制度变迁及影响》

(1)根据材料一、指出汉代关税征收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变迁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晚清关税变迁的表现,并分析其影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17世纪初,英国上流社会的女性流行喝加糖红茶,并以此为高贵的象证。从17世纪中期开始,英国的糖进口量成倍增长,到18世纪中期,英国民众的人均糖用量是法国人的8到9倍,与此相应,红糖和茶逐渐惠及下层民众。以上变化反映了(     
A.工业革命改变生活方式B.英国逐步确立殖民霸权
C.自由贸易有利糖的进口D.启蒙运动促进社会平等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柏拉图在老师苏格拉底被雅典民主法庭判处死刑后打消了从政理想,开始潜心学术研究。后来在《理想国》中提出“哲王治国”的思想。认为国家的“第一要务”是进行公民教育,“国王”应该是有政治技艺并依照法律统治的哲学家。这反映了(     
A.柏拉图具有平等法治的观念B.雅典缺少真正的民主
C.雅典的阶级关系发生了变化D.雅典民主政治走向衰落
5 . 宋代被视为最高孝行而被大力褒奖的卧冰、割股、刲肝等行为,在元代被官方明令禁止。到明代前期,政府甚至认为“卧冰割股,上古未闻……皆由愚昧之徒……违道伤身,莫此为甚。”这种变化反映出元明时期
A.民间宗法观念渐趋淡薄B.官方伦理规范相对理性
C.君主专制集权空前发展D.忠孝立国理念开始形成
2021-12-02更新 | 95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梧州市藤县第六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19世纪初期,英国掀起运河开凿热,到1830年时英国拥有2500英里长的运河;1750年以后,一批筑路工程师发明了修筑铺有硬质路面、能全年承受交通的道路的技术(公路);到1850年,英国拥有了6600英里的铁路。这些变化的根源是
A.蒸汽机的广泛应用B.新航路开辟
C.现代交通工具发明D.科学的发展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