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9 道试题
1 . 古巴比伦、古埃及、古印度、古希腊和玛雅文明都有洪水灭世的神话传说;古代中国有“大禹治水”的传说。这些传说反映了古代文明(     
A.呈现明显的多元特征B.受地理环境影响较大
C.交往的趋势不断加强D.发展水平已趋于同步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唐代《续曹大家女训》有云“士族传写,行于时,妪媚孩提皆通晓”。宋代《袁氏世范》写道“以夫妇之所知能行者语诸世俗,使田夫、幽闺妇女皆晓然”。这反映了唐宋年间
A.女性社会地位的提高B.家训社会化的发展趋势
C.士族家法学风的严明D.三纲五常规范言行礼仪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唐朝初年,唐高祖在京师聚集高僧,立十大德,同时尊奉老子为道祖,以道教为国教。然而在治国理政时,他却说“自古为政,莫不以学,则仁、义、礼、智、信五者俱备,故能为利博深。”据此可知,唐初
A.佛道主导了政策的制定B.儒学政治生命力仍强大
C.儒释道合流趋势的加强D.三教并行政策受到冲击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16世纪以后,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农业生产率和人口数量都迅猛增长,大片三角洲山地和沙地得到开发,耕地数量大幅增长,这一变化主要得益于当时(       
A.生产工具出现重大改进B.高产农作物传入与种植
C.政府放弃重农抑商政策D.农产品商品化程度加深
5 . 传统海洋法将沿海国家的领海限定在3海里范围。20世纪中后期,海洋资源被日益重视,在众多拉美临海国家的倡导下,1982年的《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定将领海延伸至12海里范围内。这一变化表明(       
A.新兴国家利益得到保护B.国际法的领域得到拓展
C.世界殖民体系受到冲击D.生态环境保护得到重视
6 . 据美国劳工统计局统计,1950—1973年从事体力劳动的工人从2300万增为2900万;到80年代中期,从事体力劳动的工人人数日益减少,从事技术性、信息性等工作的队伍却在不断扩大。导致美国社会从业结构变化主要原因是(       
A.社会运动的推动B.“滞胀”局面的出现
C.新科学技术的发展D.“福利国家”的建立
7 . 下图为中国古代文献中“仁”“礼”词汇出现频率变化图。对隋唐时期“仁”的频率变化原因理解正确的是(     

A.道教佛教盛行冲击儒学地位B.国家统一需要强化思想控制
C.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增强D.社会经济繁荣促进文化交流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与汉印严谨、整饬、端庄典雅的基调不同,两晋南北朝的印章渐失匀整、工稳气象,而趋于恣肆消散,章法自由率意,印文纵放不羁,且将军与武官的印章逐渐增多。这种变化的出现主要是由于(     
A.受政权更迭、战乱频繁的影响B.外来文化的影响深刻
C.民众的审美取向发生巨大变化D.士族门阀制度的兴盛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在中世纪的西欧,行会规定夜间不能生产和交易,城市劳动者的劳动时间基本限于白天,夜晚劳动只是偶尔为之的例外。新航路开辟以后,夜晚劳动逐渐成为西欧手工工场生产劳动的常态。引起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行会势力的削弱B.市场需求的扩大
C.生产方式的转变D.照明条件的改善
2023-06-13更新 | 896次组卷 | 11卷引用: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德保高中2023-2024学年高一3月月考历史试题
10 . 顺治年间在黄河流域设置乡约,负责朔望讲读圣谕、宣教化。康熙年间乡约行政组织化后“仅劾奔走供使令而已”。这一变化(     
A.削弱了乡约的教化功能B.继承了明朝的乡约管理模式
C.促进了大清律令的传播D.有效惩治了不遵乡约的百姓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