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4 道试题
1 . 《唐律疏议》在解释法律时,常以儒家《诗》《书》《礼》等书籍中的经句来解释《唐律》内容。如“八议”条,疏议曰:“今之‘八议’,周之‘八辟’也。礼云:‘刑不上大夫’,犯法则在八议,轻重不在刑书也。”这一做法(     
A.开创了案例法先河B.调和了礼法间的矛盾
C.彰显了法律的权威D.弱化了刑罚的残酷性
2 . 1858年11月,孔融在上海的翻译出版机构墨海书馆印书房见到用牛拖拉机器印刷,于是作诗云:“车翻墨海转轮圆,百种奇编宇内传;忙煞老牛混未解,不耕禾陇耕书田。”该诗描述的现象(     
A.揭示出传统印刷业的落后B.有助于近代价值观念传播
C.表明大众报业已开始出现D.凸显民族工业发展的艰难
3 . 如图是《中国通史大师课》某一章的目录名称。该章的标题是(       
第五节   “八王之乱”
第六节   “超级导演”王导
第七节   犹有诗酒雅集
第八节   “菩萨皇帝”萧衍
第九节   陈朝兴亡
第十节   五胡归华夏
A.盛放的时代:百家争鸣B.波澜壮阔的大汉
C.乱世与异象——魏晋南北朝D.不可忽视的五代十国
2024-02-02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学业水平诊断(一)历史试题
4 . 图1、图2分别为1955~1956年拍摄的动画片《神笔》《骄傲的将军》的剧照,两部影片融入了中国传统戏曲、诗画等元素,在世界影坛上独树一帜。这体现出新中国艺术创作(     

      

A.探索民族化道路的取向B.以进入世界市场为主要目标
C.摆脱外来艺术形式影响D.服务于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
2023-06-09更新 | 6478次组卷 | 41卷引用:海南省海口市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A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下表是一些有关唐诗的典故。这三则典故反映了当时(     
诗歌典故出处
白居易进京赶考时曾拜会文坛前辈顾况。顾况说:“长安百物贵,居大不易。”但读到白诗“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后赞叹“有句如此,居天下有甚难!”于是尽力提携,使白居易很快名震长安。五代王定保
《唐摭言》
李白初到长安,以《蜀道难》见前辈贺知章,贺知章读后连声赞叹称其为“谪仙人”。时间不长,李白名动京师,其作品引得“长安纸贵”。晚唐孟启
《本事诗·高逸》
752年秋,高适、岑参、储光羲、薛据和杜甫五位诗人同时登上大雁塔,杜甫作诗《同诸公登慈恩寺塔》称:“秦山忽破碎,泾渭不可求。俯视但一气,焉能辨皇州。”此后,该诗广为传颂。清代蘅塘退士
《唐诗三百首》

A.歌舞升平掩盖着政治危机B.进入仕途者必须擅长写诗
C.都城长安的生活成本很高D.士人交游推动了唐诗传播
2023-03-07更新 | 182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2023届高三学业水平诊断(三)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要实证唐朝的生产力进步、经济发展和社会繁荣,如果以可信度高低作为选择标准,在以下备选史料中应该首选(     
A.   敦煌莫高窟壁画唐朝《牛耕图》中的曲辕犁B.   陕西乾县唐永泰公主墓中的唐三彩盘
C. 刘禹锡诗《乌衣巷》中的意境描摹D. 司马光《资治通鉴》中对唐朝的描述
7 . 汉代法家人物视匈奴为“无信”“无义”“无德”“百约百叛”的“贪狼”;儒学家们却说:“《诗》云,投我以桃,报之以李。未闻善往而有恶来者。……四海之内皆兄弟。”“加之以德,施之以惠,北夷必内向。”这种认识差异可能源于(       
A.草原文明对于中原文化的抵触B.崇尚法家的秦代对匈奴长期用兵
C.儒法两家对人性认识存在差异D.汉代大一统的观念对士人的影响
8 .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在周游列国遭遇困境的情况下,仍“讲诵弦歌不衰”。孔子曾向鲁国、齐国的音乐大师学习,并有深刻的领悟力和高超的演奏技巧。史载,孔子整理的《诗》305篇,“皆弦歌之,以求合《韶》《武》《雅》《颂》之音,礼乐自此可得而述,以备王道,成六艺”。孔子强调“正音”“雅乐”,反对靡靡之音,他说:“《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又说:“恶紫之夺朱也,恶郑声之乱雅乐也,恶利口之覆邦家者。”在孔子看来,“乐教”不仅仅是声乐、器乐、歌舞等形式,而且是育人才、齐风俗,实现政治与社会理想的重要途径。“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

——据《史记》等

(1)根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孔子提倡“乐教”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折孔子“乐教”思想的影响。
2023-06-10更新 | 4759次组卷 | 17卷引用:海南省定安县定安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9 . 南北朝《颜氏家训勉学》篇述,当时“士大夫子弟,数岁已上,莫不被教,多者或至《礼》《传》,少者不失《诗》《论》”。宋齐时吴郡人顾欢,家贫无力就学,见“乡中有学舍,于舍壁后倚听……八岁,诵《孝经》《诗》《论》”。这些可以解读为魏晋南北朝时期(     
A.儒学地位并未受到冲击B.儒学影响力依然巨大
C.教育发展水平逐渐提高D.局势动荡阶层差距大
2022-11-23更新 | 315次组卷 | 4卷引用:海南省昌江县首都师大附属昌江矿区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唐诗中有大量描写自然山川的诗作。从地域上看,神奇秀丽的江南、文化底蕴丰厚的中原、奇峭险峻的巴蜀、壮美奇异的边地山水风光尽收其中。以王维、孟浩然为代表的山水田园诗人的诗里,处处体现出诗人们对祖国山河的热爱。这些诗作(     
A.丰富了古代诗歌的体裁B.体现出对藩镇割据无比痛恨
C.反映了唐代经济的繁荣D.有利于加强国家认同的观念
2022-10-28更新 | 938次组卷 | 15卷引用:海南省2023届高三上学期全真模拟卷(二)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