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1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中国的现代化历程》 一书中,第四编《现代化的酝酿启动》目录如下,第十四章的标题最有可能是(       
第十二章戊戌变法:早期现代化的社会动员
第十三章清末新政:政府的改革尝试
第十四章-:改良主义道路的终结
第十五章辛亥革命:早期现代化的有效启动
A.瓜分狂潮B.义和团运动C.实业救国D.预备立宪
2 . 合伙制又称合股制,是中国的一种传统工商企业组织形式,其基本特点是由二人以上共同出资、共同经营。据有关近代经济文献记载:在17家记载了资本来源的广州橡胶工业企业中,合股制企业有14家;1895-1931年上海机械工业企业有316家,其中独资163家,合股120家,股份制31家。对这一现象的合理阐释是(     
A.近代工业发展的封建色彩浓厚B.近代经济中传统与现代融合发展
C.合伙经营阻碍了近代工业发展D.沿海地区的口岸城市经济更发达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在这一个多世纪里,中国的人口、财力和事功等各个方面都超迈汉唐规模,并在原有的体系框架下达到了极致,所谓“德业于今臻盛大。直超三五辟鸿蒙”。疆域比明朝扩大了一倍以上,经济总量占居世界首位,人口达3.13亿,当占世界人口总数的1/3,当时世界拥有50万以上居民的城市共有10个,中国就占了6个……

从乾隆中叶开始,这个中国历史上登峰造极的盛世已渐渐暮气四起。清朝缔造了“从来所罕有”的百年盛世,而盛世的辉煌又遮蔽了社会内部的衰变。易中天评价康乾盛世不过帝国制度彻底毁灭前的回光返 照,论气度,论胸襟,论精神,均不能与“汉唐气象”相提并论。许伸云:其实所谓盛世只是败坏的开始。 这三个皇帝统治的时期已经将中国的资源挥霍净尽;清朝这一个看上去很兴旺的大帝国,其实有一半以上的岁月.是走向衰退.而不是稳定地维持一个大国的声威。

——摘编整理自周武《论康乾盛世》等


根据材料提供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康乾盛世”谈谈你的认识。(要求:观点正确,论证充分,史论结合,逻辑清楚)
2024-01-09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云阳县南溪中学校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历史试题
4 . 二战结束后,欧洲国家出现严重经济困难,社会动荡不断。英国、法国、意大利等国接连不断爆发工人运动,西欧各国共产党数量从1939年的50万增加到1947年的400万人。这一社会状况促使(       
A.欧洲国家逐步走向一体化B.美国推行马歇尔计划
C.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建立D.德国分裂局面的形成
2024-01-09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云阳县南溪中学校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历史试题
5 . 下图是古代亚述帝国王宫大门上常见的雕刻——人首飞牛。它是王宫的守护神,由人的脑袋、鹰的翅膀和牛的身体组合而成,代表当地最强大的物种,其姿态凛然,威武雄壮。该雕刻(       
A.反映了王权的神圣威严B.受到伊斯兰教文化的影响
C.带有古希腊艺术的特质D.表明帝国君权神授的理念
2024-01-09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云阳县南溪中学校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历史试题
6 . 1982年首都钢铁厂厂长周冠五率先提出“包死基数,确保上缴,超包全留,欠收自负”的口号,试行承包制方案,即在完成上缴利润的前提下,超额利润由首钢自主支配。改革后三年内,首钢利润净额年均增长45%,上缴国家利润年均增长34%。这一改革措施(       
A.是对计划经济体制的突破B.充分体现了市场的积极作用
C.推动了农村体制改革深化D.建立了现代企业的管理制度
2024-01-09更新 | 76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云阳县南溪中学校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历史试题
7 . 下图是1920年7月上海《申报》发表的漫画《惨不忍睹之现状》。这幅漫画反映了当时(       
A.帝国主义列强对华侵略加剧B.各派军阀混战导致民不聊生
C.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和发展D.护国运动得到民众大力支持
2024-01-09更新 | 114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云阳县南溪中学校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历史试题
8 . 明初重开科举,明太祖以“其诸进士,上以其未更事,欲优待之,俾之观政于诸司,给以所出身禄米,俟其谙政体,然后擢任之”,称之为观政进士。这一制度的实行(       
A.导致官员冗滥国家机构臃肿B.有利于选拔优秀的人才
C.有助于提升官员的行政素养D.体现了专制皇权的强化
2024-01-09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云阳县南溪中学校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历史试题
9 . 北魏孝文帝在位期间曾先后多次祭孔,祭孔的规格不断提高。公元489年北魏在洛阳建立孔庙,首次在孔子故里以外设庙祭孔,标志着孔庙祭祀被正式纳入北魏的国家祭祀体系。该举措旨在(       
A.推动民族的交流融合B.强化北魏政权正统性
C.有效控制笼络士人阶层D.将国家祭祀制度规范化
2024-01-09更新 | 209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云阳县南溪中学校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历史试题
10 . 管仲在《管子》中提出“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孟子认为“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 ……是故明君制民之产”。二者都主张(       
A.重视发展社会生产B.统治者行仁政重德治
C.维护西周礼乐制度D.实行重农抑商的政策
2024-01-09更新 | 68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云阳县南溪中学校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