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8 道试题
1 . 1999年12月,武夷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名录,成为全球第二十三处、全国四处之一的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遗产地。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摩崖石刻:
“晚甘候”——武夷茶最早的雅名
唐代,孙樵出差来到武夷山,品尝了地方官员招待的武夷茶后,赞叹不已。回京后孙樵将武夷茶与朋友分享,他将武夷茶拟人化为“晚甘候”,意为晚节高尚的贵人。晚甘,也意指武夷茶的“回甘”,回味无穷。
武夷山茶是朱子理学的摇篮。朱熹留下了多处石刻,并创建理学新派系——闽学,成为力学一代宗师。

材料二   三教经过争论融合,到了隋唐,佛教实现中国化,倾国奉佛,而主体儒学却奄奄一息,照此发展趋势,中国有成为佛教国家的可能。在这关键时刻,朱熹奋起排佛抑道,深研各种典籍,推倒两汉以来树立起的“五经”在国家上层建筑中的主导地位,用《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组成“四书”代替“五经”的权威,认为“四书”才真正能体现出以孔孟之道为代表的中华文化的真谛。朱熹把它们联成一体,并精心注释,使之成为新儒学(理学)的思想体系。

——摘编自高令印《朱子学在中华文化史上的价值和作用》

材料三   中国是世界茶叶原产地,茶叶外销有据可查的最早史料可追溯到南北朝时期。民国出版的《茶叶产销》一书提到:“五世纪后期,土耳其人至蒙古边境,以物易茶,首肇其端。”其后日本、朝鲜、南洋等周边国家虽从中国进口茶叶,但数量还很有限。16世纪中国茶传入西方,亚洲市场变得微不足道,美洲、大洋洲、非洲市场均由荷兰、英国转口输入茶叶。输入茶叶的国家,17世纪主要有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俄国等国,18世纪输入茶叶的国家则增加了法国、普鲁士、丹麦、瑞典、美国、匈牙利、意大利等。19世纪英国独霸茶叶外销市场。茶叶初入欧洲市场被人视为稀罕的舶来品,“茶价异常昂贵”,18世纪上半叶1磅茶要17先令半,18世纪50年代仅8先令。1790年茶价为每磅3先令7便士,1810年减为2先令。清代前茶叶出口以江南茶和绿茶为主,清代以后外销茶产区包括苏、浙、赣、皖、粤、闽、滇、湘、鄂九省。最先出口的是武夷红茶,旋即绿茶压倒红茶,18世纪后半期起出口又以红茶为主,至此奠定了我国外销茶区及茶类的基本框架。

——摘编自陶德臣《简论中国古代茶叶对外贸易的特点》


(1)概括指出材料一的摩崖石刻有哪些史料价值。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朱熹为理学发展作出的贡献。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茶叶对外贸易的特点,并说明其繁荣的原因。
2023-10-06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石柱回龙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2 . 黄宗羲认为“有明之兵制,盖亦三变矣:卫所之兵,变而为召募,至崇祯、弘光间又变而为大将之屯兵”,由此带来诸多有损于社会安全与稳定的弊端。为除此弊,他主张(     
A.“为武夫者知亲上爱民为用武之本”
B.“欲除奔走服役吏胥之害,则复差役”
C.“必使治天下之具皆出于学校”
D.“不以一己之利为利,而使天下受其利”
2023-09-28更新 | 114次组卷 | 2卷引用:重庆市石柱回龙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3 . 唐朝实行两税法时,派出官员核查地方财政支出,以地方支出额来规定其两税收入定额,然核查项目中未包含如建造公共建筑或赈灾等基本支出,因而地方“任和雇诸色人役使”,皆通过无偿征调进行。这体现了两税法下唐朝(     
A.监察部门纠察力弱B.中央限制地方行政权力
C.国家财政入不敷出D.地方税制变革的必要性
2023-09-28更新 | 256次组卷 | 4卷引用:重庆市石柱回龙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4 . 《吕氏春秋·孟秋记》云:“(蚩尤)始作乱,伐无罪,杀无......为之无道”,秦时以蚩尤为东方八神之一,刘邦起兵时“祠黄帝、祭蚩尤”。该变化反映了战国以来(       
A.多元一体观念进一步发展B.传统儒家思想影响源远流长
C.蚩尤形象源于帝王的喜好D.各民族的文化差异已经消除
5 . 北宋时期,河北和西北边境驻军用粮多仰赖和籴(政府以现钱收购粮食),“比岁以来,三路入中粮草,度支给还价钱,常至一千万贯上下”;东南地区也有和籴现象,如“浙江诸路岁籴米六百万石”。南宋则更是“恃和籴以足糗粮”。宋朝的这一现象(       
A.放松了对农民的人身控制B.有效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
C.推动了经济重心南移进程D.利于促进农产品的商品化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甘肃、青海一带发现的距今4500年前的马家窑文化遗址中,发现了大量的墓葬。这些墓葬中出现了合葬墓24座,其中有数座为夫妻合葬。在马家窑的一座个人墓葬里,发现的陪葬品仅陶器就有91件。据此可知,马家窑文化(     
A.出现阶级分化B.父权制已取代母权制C.萌生出私有制D.具备国家的初始形态
2023·辽宁·高考真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7 . 《史记》注最有影响的是“三家注”,即南朝裴驷的《史记集解》、唐司马贞的《史记索隐》和唐张守节的《史记正义》。今有学者认为,除“三家注”外,还应有第四家注,即考古学家的注。该学者意在强调(     
A.《史记》具有真实性和文学性B.文献价值有赖于当代学者阐释
C.文献必须得到出土文物的印证D.考古资料有助于探求历史真实
2023-09-15更新 | 3723次组卷 | 31卷引用:重庆市石柱回龙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8 . 汉武帝规定“食禄之家不得治产,兼取小民之利”,在“商者不农”上没有做过多的限制;东汉初年,光武帝刘秀接受桓谭关于“禁民二业”(禁止一人兼营两种行业)的建议,基本目的在于“举本业而抑末利”。这种变化(     
A.维护了农民的根本利益B.逐渐突破了工商食官的格局
C.反映了经济社会的变迁D.推动了重农抑商政策的形成
9 . 如图为山西翼城大河口西周霸国墓地出土的山簋上的铭文。这可以用来佐证周代(     

A.祭祀活动颇为频繁B.以宗法制维系统治
C.实行严格的分封制D.王室重视盐业生产
2023-09-07更新 | 392次组卷 | 4卷引用:重庆市石柱回龙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10 . 商代时期,玉器不仅是权力的载体,而且也被赋予了永生功能。春秋时期,“以玉比德”的观念和“君子无故,玉不去身”的佩玉风尚逐渐形成。这表明从商到春秋(       
A.传统审美标准发生了巨大变化B.旧有政治体制逐渐崩溃
C.佩玉观念已走向社会伦理层面D.儒家仁义思想广泛传播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