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25 道试题
1 . 下表为20世纪50年代部分非洲国家某种作物占总出口的比例(%)统计表。表格所示经济现象的形成根源于(     
   
A.非洲种植结构单一B.非洲地理环境独特
C.世界市场发展需要D.宗主国的殖民方式
2 . 如表是16-17世纪欧洲小麦价格变化,根据表格可推断出(     
时间指数
1500年22
1550年57
1600年96
1642年147
(以1701-1710年小麦平均价格为参照,设置为100)
A.小麦价格大幅度上涨主要受气候异常影响
B.小麦价格大涨提高了地主阶级的经济地位
C.来自美洲的大量金银影响了欧洲物价
D.小麦价格上涨主要因为欧洲农业发展
2024-04-27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安宁河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以下是对东汉末年政治格局的概括,表格内容可以说明(     
幼帝即位14岁以下10人和帝、殇帝、安帝、婴帝、顺帝、冲帝、质帝、灵帝、少帝、献帝
宦官专权史书详细记载9人郑众、侯览、梁冀、唐衡、单超、管霸等
外戚干政6姓外戚窦氏、邓氏、阎氏、梁氏、董氏、何氏
军阀割据13州进30名曹操、袁绍、吕布、张扬、陶谦、张绣、刘表、董卓、孙权等
A.东汉灭亡的根本原因是军阀割据B.外戚宦官专权导致政局黑暗
C.豪强地主势力壮大导致军阀割据D.幼帝即位直接影响中央集权
2023-11-22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安宁河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时期

儒家民族观的表现

先秦时期

与早期夷夏思想相比,以孔子为代表的先秦儒家民族观在承认差别、对立和碰撞的前提下,进一步提出了礼分华夷的标准,大力倡导“化夷”“变夷”的思想

两汉时期

在大一统思想的影响下,汉儒把封建帝王与四夷的关系比作手足关系,把天子和四夷酋长界定为君臣关系,将华夏与四夷、中原与边境看作一个整体

隋唐时期

彰显胡汉一家、华夷无隔的思想逐渐成为主流民族思想,诸如“夷狄亦人耳”“胡越一家,自古未有”“虽云华夷,欢若亲戚”等语言不胜枚举

辽宋夏金时期

宋儒不再强调传统“正统”观中只认华夏——汉族建立政权——为正统的看法,而是强调政权是否统一了“天下”

——摘编自李克建《儒家民族观的形成和发展》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自拟一个具体论题,就表格中的某一时期或多个时期的儒家民族观展开论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
5 . 阅读表格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中国对西方人及西方国家称呼的变化   

A对外国人的称呼变化B对西方国家称呼的变化
时间称呼时间文件称呼
鸦片战争之前“夷”晚明《职方外纪》“以西把尼(西班牙)东北为拂郎察(法国)。”
鸦片战争到新中国初期“鬼子”晚清《圆明园失宝叹》将法国与俄罗斯分别称为“佛狼西”与“罗刹国”
民国初年和新中国初期“外国佬”1901《过渡时代论》顺流而渡者,其英吉利耶? 乱流而渡者,其法兰西耶? 方舟联队而渡者,其德意志、意大利、瑞士耶? 攘臂冯河而渡者,其美利坚、匈牙利耶?”
改革开放后“老外”;信息时代网称“歪果仁”

——据《从中国对西方人与国家称呼的变化》整理

提炼材料中关于“中国对西方人称呼的变化”或“中国人对西方国家称呼的变化”的观点并加以阐述。(要求:围绕材料中的A类或B类材料展开分析,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2023-07-14更新 | 269次组卷 | 8卷引用:四川省泸县第五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学月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如表为1871—1889年留美学生归国后的职业方向统计。该表格的主题是(     
职业/职务人数(人)职业/职务人数(人)职业/职务人数(人)职业/职务人数(人)
国务总理1海军军官14铁路局长3经营商业8
外交部部长2军医3铁路官员5政界3
公使2税务官1铁路工程师6医生3
外交官员13海关官员2冶矿技师9律师1
海军元帅2教师3电报局官员16报界2
合计99
A.清末新政时期留学之风勃兴B.改革传统选官制度成为共识
C.社会转型中近代教育的嬗变D.中学西学相互贯通融为一体
材料分析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人才选拔一直是中国古代国家制度的一个重要内容,阅读下面表格,回答问题。   
朝代选官制度选拔方式
察举制推荐
魏晋南北朝地方品评
隋唐科举制考试

(1)结合所学知识,完成表格①、②处的内容。
(2)结合所学知识,为表格内容拟定一个恰当主题。
(3)根据表格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中国古代的科举制。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材料二

会议地点意义
上海、嘉兴建立了中国共产党,从此中国革命出现翻天覆地的变化
中共三大提出要建立国共合作,推动国民革命运动
遵义会议遵义
中共七大延安
北京实现了伟大的转折,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中共十四大北京


(1)根据材料一和A、B两个时期的社会发展状况,将A、B的信息补充完整。
(2)在材料二表格空白处补充完成,填写①—⑥的信息。
9 . 二战后,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集团之间展开了冷战。以下表格中的相关内容不正确的是(     

选项

内容

阐述

A

冷战原因

双方既有意识形态对立,又有国家利益冲突

B

冷战特征

双方既非战争又非和平的长期对峙与竞争

C

冷战开始

马歇尔计划实施是美国对苏联发动冷战的标志

D

冷战结束

苏联解体,两极格局崩溃,冷战随之结束

A.AB.BC.CD.D
10 . 表3是20世纪 50、60年代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改革的内容。据表格内容,可知各国的改革(     
波兰建立以社会主义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实行土地改革:通过渐进的方式实现工业化。
匈牙利以联盟政策取代当时已呈现的多党制;用“计划与市场相结合”的革新取代高度集权的单一经济模式。
捷克斯洛伐克实行多层次的社会所有制,更有效地参加国际分工,执行独立的对外政策。
A.最终导致东欧剧变B.提供经济建设经验
C.没有取得任何成效D.违背社会主义原则
2023-07-06更新 | 103次组卷 | 5卷引用:四川省凉山州安宁河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