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78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2001年,攻陷了阿富汗的塔利班组织不顾世界各国反对,动用战争武器摧毁了巴米扬包括塞尔萨尔和沙玛玛在内的所有佛像。毁于战火的巴米扬大佛于2003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和《濒危世界遗产名录》。巴米扬大佛的遭遇说明(       
A.地区冲突是摧毁文化遗产的罪魁祸首B.保护文化遗产第一要义是历史真实性
C.文化遗产的保护是全世界共同的责任D.《世界遗产名录》能够较好的保护文物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史学家齐世荣说,亚历山大的东征,罗马帝国的扩张,阿拉伯帝国的征服……无疑是古代史上突破相互孤立隔绝的重大事件,但也许横贯亚欧大陆古道上的商队来往,联系太平洋西海岸、印度洋、地中海……诸海航路的船只航行,对传播生产技术、文化知识于古代世界各地也许是更为重要的。他意在强调(     
A.帝国扩张推动世界由分散走向整体B.战争成为文明扩展的重要方式之一
C.和平交往对人类文明发展的意义D.新航路开辟促进文明的传播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近日,地质学家在新墨西哥州白沙国家公园发现了一组新的脚印。美国地质调查局的研究人员使用足迹层上方和下方种子层的放射性碳测年法,对这些轨迹进行了年代测定。结果发现,脚印形成的日期不等,而且证实了美洲人类至少在两千年前就已经出现。其中,最古老的足迹可以追溯到两万三千年前,成为了美洲已知的最古老的人类足迹。据此,可以得出的恰当认识是(     
A.传统考古学很难解释历史上的现象B.考古新发现往往可以推翻已有结论
C.科技在探寻历史真相中起重要作用D.考古是证实历史现象的最有效手段
2024-05-14更新 | 6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德阳市什邡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19世纪欧洲启蒙运动结束后,人们对于理性的信仰已经衰落,但以福泽谕吉(18351901)为代表的日本国内知识分子,仍然坚定地信仰“进步”这一观念。这一信仰也导致了他们对于中国的负面结论:颓废和落伍的反面教材;是日本实现脱亚入欧的桥梁。福泽谕吉因此认为,日本实现开化的源泉在于西方。福泽谕吉倡导“文明开化”的一个重要目的就在于促使日本发展具有独立自主精神和责任感的公民。福泽谕吉偶尔也提倡男女平等,但是仍然认为女性的主要地位在于家庭。他认为不可赋予政府过多权力。由于对政府持怀疑态度,他不出任任何政府职务,致力于著述、办报、办学。在福泽谕吉看来,独立自主之于国家和个人,后者才是前提与基础,而个人的独立自由将会促进国家的富强和民主。

——摘编自【美】康拉德·希诺考尔《日本文明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福泽谕吉的思想有哪些值得我们借鉴,又有哪些必须批判?
2024-05-10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德阳外国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从1987年开始,苏联政府制定的计划与指标不能如期完成。原定19861990年用于消费和积累的国民收入年均增长3.5%4.0%,而19861988年仅增长2.8%,低于改革前的速度。据此推断,戈尔巴乔夫改革(       
A.很大程度背离了苏联当时国情B.造成苏联工农业比例严重失调
C.强化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D.是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功探索
2024-05-10更新 | 88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德阳外国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6 . 如图所示,公元前2千纪,以印欧人为主体的游牧部落凭借战马和马拉战车等武力上的优势开始大规模的迁徙。这次大迁徙引发了(     

A.罗马帝国统治受到冲击B.欧洲文化优势地位确立
C.亚欧文化的碰撞与发展D.基督教文化发展和传播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中国古代的国家安全观视“大一统”为中华民族最根本的政治追求。各边疆少数民族也都普遍认同“统一”的政治观念,汉代的匈奴说自己的祖先是“夏后氏之苗裔”,唐代西域的突厥政权自称“桃花石”(即中国)。受“大一统”思想的影响,古代中国与周边国家也逐渐形成了比较稳定的东方封贡体制和宗藩观念。

——摘编自底蕴《中国国家安全观的历史演变》

材料二:左宗棠主张海防和塞防并举。他建造福州船政局,注重从西方引进先进技术和技工,强化东南沿海水师,十分重视沿海战略要地的军事防备。在收复新疆后,左宗棠加强了西北地区的军事防务,创办了兰州制造局和甘肃织呢局。他力主援越抗法,希望打破法国侵吞我国资源的企图。在收复新疆的过程中左宗棠宣称“我之疆索,尺寸不可让人”,目的是保卫国家任何一寸领土,维护国家的领土完整,从而维护国家的安全。

——摘编自李风《左宗棠的国家安全思想及其现代启示》

材料三:总体国家安全观是党中央领导集体面临错综复余的新的安全局势创造的最新理论成果,“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以军事、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是中国国家安全理论的最新成果。

——摘编自张志丹《总体国家安全观的重要意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括中国古代国家安全观的核心思想并分析其产生原因。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概述左宗棠国家安全思想的新内容并说明其积极意义。
2024-05-10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德阳市外国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入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下图三位学者在学术思想与学术探索中遵循的共同原则是(       
甲:他的哲学追求集中在认识人自己,终其一生述而不作,喜欢讨论问题或讲授哲学。乙:他是多门学科的奠基人,著作涉及逻辑学、物理学、心理学、伦理学、政治学等。丙:他提出了关于人的最基本的问题,并以他的名着—“三大批判”为代表,最终确立了人类的主体地位。
A.理性B.神性C.道德D.中道
2024-05-09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德阳外国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9 . 16世纪,马丁•路德通过用德语翻译拉丁文《圣经》,创造了优美的文学语言,并借当时刚出现的新印刷技术,极大推动了德语的传播和普及。19世纪初,拿破仑战争一方面在德意志传播了法国的民族主义观念,另一方面在抗击侵略过程中德意志人的向心力得以升华。这两个事件均(       
A.促进统一进程B.强化君主权威
C.推动文化融合D.增强民族认同
10 . 伴随着匈奴西征,日耳曼人掀起了民族大迁徙的狂潮,摧毁了西罗马帝国。入主西欧后,日耳曼人首先把没收来的土地分封给自己的亲兵、廷臣和主教,因此军事首领成为国王,亲兵成了贵族,原来简单的氏族组织因形势的需要变成国家组织。这说明日耳曼人的迁徙(     
A.促进了西欧的封建化B.摧毁了古罗马帝国的文化
C.增强了区域文化认同D.扩大了农耕文明传播范围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