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5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1950年代,英国不愿参与法德倡导欧洲一体化进程。但到1961年,英国开始申请入欧,却因法国的反对而多次失败,直到1972年才正式加入欧共体。英国入欧的历程体现出(     
A.法德关系缓和推动欧洲一体化B.英国传统外交思维的重大转变
C.欧共体内部力量对比趋于平衡D.法国是欧洲一体化进程的障碍
2022-12-05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德阳市第五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1719世纪英法贸易冲突持续了两百年之久,19世纪30年代的中英贸易冲突持续了20年以上,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与西欧之间的贸易冲突实际持续了15年,20世纪80年代的日美贸易冲突也持续了10年以上。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的三次大国贸易冲突期间都发生了战争,守成大国与新兴大国的发展冲突难以调和,修昔底德陷阱的成分明显。贸易冲突的背后,是政治经济利益剧烈冲突所致,贸易冲突往往只是守成大国的表面借口,根本上是要维护其原有的地位和利益格局,有效遏制新兴大国的经济崛起和现实挑战。

——摘编自黄汉民、范冬梅《大国崛起中的贸易冲突及其策略选择》

材料二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日贸易矛盾不断加剧。在整体的较量中,日本处于劣势。日本大量出口货物都是依赖美国市场。若是美日关系破裂,日本的对外经济将严重萎缩,成千上万的出口成品将囤积在仓库,难以找到第二家这样豪放的买主。值得一提的是,随着战后日本经济实力的增强,日本政府开始想方设法提高其政治地位,最迫切的目标就是使日本成为联合国安理会的常任理事国,而这都需要美国的大力支持。

——摘编自刘思岑《美日贸易战给我们的启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发生的三次国际贸易冲突的主要特点。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大国贸易冲突对世界形势的影响。
(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日美贸易冲突中日本采取妥协政策的原因。
2022-12-05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德阳市第五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苏格拉底亲身经历了伯里克利时代和伯罗奔尼撒战争,体察雅典从极盛而趋衰,他聚集大批弟子论学,到处找人论辩、针砭时政。西塞罗说苏格拉底“第一个将哲学从天空召唤下来,使它立足于城邦”“研究生活、善和恶”。苏格拉底这样做(     
A.推动雅典重新走向辉煌B.使雅典形成了崇尚理性的风气
C.发扬了自由民主的传统D.有利于提升雅典公民道德素养
2022-12-05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德阳市第五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十七世纪的欧洲宗教战争频繁,新旧教之间的对立严重。当时日耳曼新教牧师托玛修出版《论旅行利弊四十二点》,宣称旅行会带回外国的坏思想,腐化我们的宗教。他尤其劝告年轻人切莫到某些【危险的地区】去。托玛修所说【危险的地区】最可能是(     
A.俄罗斯、瑞士B.法国、意大利C.西班牙、荷兰D.英国、德国
2022-12-05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德阳市第五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5 . 19 世纪后期的欧美工人运动总体上处于低潮,即使是在工人运动较为发达的德国,工人运动也没有走上真正的革命道路。工人阶级政党德国社会民主党迷信普选制,幻想在容克地主统治下实现社会主义。该现象最能说明(     
A.欧美无产阶级斗争意志呈现下滑趋势
B.对外战争消解了工人阶级的反抗意愿
C.欧美国家社会生产力得到进一步发展
D.福利国家的出现缩小社会的贫富差距.
6 . 19 世纪,很多英国旧的经济法规已经不再适应英国发展的需要。例如曾经保护过本国航运业的《航海条例》,在此时会导致垄断英国航运业的大商人、大船主任意提高进口原料的价格,牟取暴利。上述现象表明,当时的英国(     
A.需要强化政府在经济领域的干预力度
B.面临着生产方式变革所带来的新挑战
C.早期殖民扩张的进程受到了严重阻碍
D.国内的阶级矛盾逐步趋向于不可调和
2022-11-03更新 | 699次组卷 | 6卷引用:四川省德阳市第五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7 . 20世纪苏俄进行了一系列调整,如把各种工业托拉斯、商业辛迪加和国营商店改为经济核算制,在各地区成立交易所和定期市场,以及缩小“剪刀差”、加强国营商业公司与农村供销合作社的联系等。这些措施(     
A.是卫国战争胜利的物质基础B.完成了对资本主义商业的改造
C.实现了农业向集体化的转变D.恢复自由贸易缓解了社会矛盾
8 . 冷战时期某国国内出现经济困局,缺乏资金供应来推动社会正常运行,国内更出现经济增长停滞、通货膨胀严重的“滞胀”问题,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该国可以向世界银行申请短期贷款B.该现象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初期
C.该国政府可适当减少政府宏观干预D.建立及完善社会福利体系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沙皇时期,俄国的文盲率高达75%,到1939年,苏联全国识字居民达87%,城市普及了七年制义务教育,农村实行了四年制义务教育,高等教育成倍增长。这一成就(     
A.表明苏联把教育放在首位B.有利于苏联工业化的发展
C.提高了苏联政治的民主化D.缩小了苏联城乡收入差距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17世纪初,荷兰人对于“南方大陆(澳大利亚)”的探索取得了显著成就,远超之前西班牙、英国等国。可是,在17世纪40年代他们却停止了探险,因为他们认为“南方大陆”荒无人烟,无法开展贸易活动。由此可知,当时荷兰(     
A.已成为最大的殖民国家B.资本主义发展程度较低
C.在争夺殖民霸权中失利D.海外扩张带有商业特性
2022-10-28更新 | 982次组卷 | 19卷引用:四川省德阳市第五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