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78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1349年,一群“南北隔数千里,同仕于闽”的官员在福州乌石山游览,至道山亭时以“文字为娱”,完成了一首联句(如表所示),此类吟诗作赋、唱和酬答在元中后期已成风气。这反映出元代(       
追陪偶上道山亭,叠嶂层峦绕郡青(中屠駉,字子迪,汉人)。
万井人家铺地锦,九衢楼阁画帏屏(僧家奴,字元卿,蒙古人)。
波摇海月添诗兴,坐引天风吹酒醒(赫德尔,字本初,色目人)。
久立危栏凭北望,天边秋色杳冥冥(奥鲁赤,字文卿,蒙古人)。

A.官场风气败坏B.科举重视诗赋C.民族交融深化D.儒学地位复兴
2024-06-13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乐山市五通桥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模拟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有学术研究主张以英国的工业化为典范,将在此基础上总结出的规律作为衡量其他各国工业化成败的参照。据此,人们发现法国的经济增长速度在整个工业化过程中都比较“缓慢”,因此得出了法国工业化失败的结论。这种研究思路与认识(     
A.旨在强调英国科技的先进性B.科学评估了法国近代化进程
C.未能全面把握世界经济格局D.忽视了现代化模式的多样性
3 . 乾隆年间,安徽徽州休宁程氏的一些族人私下将山场租给外来棚民种苞谷,引起了纠纷和诉讼。对此,政府要求山主退还部分租价银,棚民或分年退山或入籍编甲,此后“禁止山场混召异籍之人搭棚开垦”。该案件可以说明(     
A.人口膨胀激化人地矛盾B.地方宗族势力影响扩大
C.社会治理面临新的形势D.物种革新导致生态恶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19世纪上半叶,西方经济纷纷进入新的繁荣期,但同时社会弊病丛生,财富分配极为不均,阶级矛盾十分尖锐,曾经被推崇的社会制度显露出其固有的内在矛盾。“人类社会向何处去”成为时代之问。科学回答这一“时代之问”的基本前提是(     
A.人文主义的发展B.资本主义的发展C.工人阶级的壮大D.世界市场的形成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5 . 观察如表,这一时期的商办企业(     
1865—1884年商办企业表(资本单位:两)
状况
行业
企业数创业资本总数企业平均资本企业地区分布状况
船舶修造83500437.5上海6、广东1、天津1
缫丝50112300022460上海1、广东48、烟台1
面粉22500012500上海1、天津1
火柴22300011500广东2
造纸18750087500上海1
榨油11000010000汕头1
印刷35000016666上海2、广东1
合计67132200019731上海11、广东53、其余3
A.具有明显的时代特色B.获得了中央政策支持
C.受到实业救国思潮推动D.奠定民主革命转型基础
6 . 商周时期,王及诸侯方国国君死后普遍实行多代集中埋葬于同一公共墓地的“集中公墓制”。春秋战国时期,以每代国君为中心的“独立陵园制”出现,秦始皇陵则完全脱离秦国芷阳陵区而自成一体。这种变化反映了(     
A.血缘政治的瓦解B.统一局面的形成C.儒家思想的影响D.君主集权的趋势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公元847年,宣武节度使卢均推荐大食人李彦升考取进士,有人认为卢均“受命于华君,仰禄于华民”,不应该推荐“夷人”。于是,文学家陈黯专作《华心》一文,主张:即便生在中州,不遵行礼仪便是“形华心夷”;即使生在四夷,只要合乎礼仪就是“形夷而心华”。这表明(     
A.人才选拔的方式改变B.华夷观念不复存在
C.主流思想传承与发展D.中央权威受到挑战
2024-05-24更新 | 173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四川省乐山市高三下学期三模考试文综试题-高中历史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白居易(772846),太原人,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二十八岁考中进士,主张“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但因政治抱负不得实现,毕生精力倾注在诗文方面。胡适说:“白居易与元稹都是有意作文学革新运动的人。他们的根本主张,翻成现代的术语,可说是为人生而作文学!文学是救济社会,改善人生的利器;最上要能‘补察时政’,至少也须能‘泄导人情’;凡不能这样的,都‘不过嘲风雪,弄花草而已’”。陈寅恪说:“唐诗有很多材料,可补充唐史料的缺乏。唐诗有种特性:与作者的社会阶级及政治生活有密切的关系”“元(稹)白(居易)诗证史即是利用中国诗之特点来研究历史的方法”。

——据钱穆《中国文学史》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白居易诗歌创作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胡适与陈寅恪研究唐诗的意义。
2024-05-22更新 | 63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四川省乐山市高三下学期三模考试文综试题-高中历史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9 . 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共产党率先举起了武装抗日的旗帜。1937年秋,国共两党正式实现第二次合作,国民政府许多人都认为“全国对抗战心口如一、第八路军的人第一”“其余类多口是心非”。能够说明这一现象的是(     
A.中共力主和平解决西安事变B.敌后日益成为抗日的主战场
C.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确立D.中共主张建立民主联合政府
2024-05-11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四川省乐山市高三下学期三模考试文综试题-高中历史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10 . 1952年,国内各种经济成分在国民收入中所占的比重分别是:国营经济19.1%,合作社经济1.5%,公私合营经济0.7%,个体经济71.8%,资本主义经济6.9%。到1956年,各种经济成分占国民收入的比重分别是:国营经济32.2%,合作社经济53.4%,公私合营经济7.3%,个体经济7.1%,资本主义经济接近于零。这一变化表明(     
A.阶级矛盾仍然是主要矛盾B.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完成
C.高度集中计划体制的形成D.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
2024-05-11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四川省乐山市高三下学期三模考试文综试题-高中历史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