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941 道试题
1 . 据下图可知,这一时期我国(     
   
图:1978—2020年中国城乡居民人均年可支配收入
A.农村改革逐渐落后城市B.国际竞争力的持续增强
C.对外开放迈出重大步伐D.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2023-10-15更新 | 118次组卷 | 5卷引用:2024年1月贵州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适应性测试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中国近现代史
2 . 唐初建立三省制以后,由于事权分立,相互之间时常推诿扯皮。唐太宗遂决定三省长官合署办公,于门下省设置办公地点,称为政事堂。此举旨在(     
A.弥补分权弊端B.加强中央集权
C.削弱丞相权力D.减少财政开支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唐玄宗开元初年,出现了一种由邸店衍生出来的机构——柜坊,主要的经营业务是代客商保管金银财物,收取一定的租金,需要用时,凭帖(相当于支票)或信物提取,这是我国最早的银行的雏形。柜坊的出现,说明唐朝(     
A.出现资本主义萌芽B.商品经济有所发展
C.放弃重农抑商国策D.自然经济开始瓦解
2023-10-14更新 | 287次组卷 | 6卷引用:贵州省三新改革联盟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联考(一)历史试题
4 . 汉代太学五经博士享有较高的政治、经济待遇,地位很高,属于“高官厚禄”之爵。朝廷还为博士制作衣冠,经常赏给博士酒肉“劳赐”,表示尊师重道。加之汉代太学博士负有参政、议政等职责,使得太学博士成为受人仰慕的职位。汉代这些做法(     
A.表明政府注重民众教育B.促进了儒学思想的传播
C.说明博士具有行政权力D.弘扬了社会的清议之风
2023-10-14更新 | 311次组卷 | 5卷引用:2024年1月贵州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适应性测试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中国古代史
5 . 春秋时,楚庄王曾诠释“武德”,认为“武德”即“禁暴、戢兵、保大、定功、安民、和众、丰财”。这一诠释体现了他对社会安定和民众利益的追求,也符合周初以来华夏对“德”的理解。之后,他又举(周)武王之例,显示其欲以武王为效法对象。这反映出楚庄王(     
A.对华夏文明的认同B.有同周武王一样的功绩
C.对强大武力的向往D.以儒家思想为立国基础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在受周王封赐之后,各地诸侯和贵族将自己所拥有的“臣”层层地分赐下去,使得“王臣”在社会阶层的范畴里向纵深不断地延伸,直到贵族社会的最底层。这说明西周(     
A.中国开始进入阶级社会B.宗法制与分封制相结合
C.分封制强化了社会等级D.王室专制统治得到强化
7 . 殷商文献中的祖宗神形象具有两面性:一方面会保佑、赐福子孙;另一方面又会惩戒、加害后人。但西周各类文献中的祖宗神多具护佑、赐福功能,鲜有贻害子孙的情形。这一转变(     
A.推动了民本思想观念的产生B.增强了血缘纽带的作用
C.增加了祖先在政治上的威望D.反映了宗法观念的削弱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1898年7月4日,张之洞与陈宝箴提议将科举考试分为三场,第一场考中国经济,以策论为文体;第二场考西方经济、技艺以及政治;第三场考四书五经。张之洞与陈宝箴的建议(     
A.强化了“中体西用”的思想B.带有一定经世致用色彩
C.推动了学堂选官制度形成D.凸显了西学的主导地位
9 . 唐朝官员考核系统分为“善”与“最”两个部分。“善”属于德行范畴,被归纳为德、慎、公、勤四个方面,是对九品以上官员的品德要求;“最”则根据各职能衙门责任的性质,被归纳为二十七类。由此可知,唐朝(     
A.忽视低级官员的管理B.强化了以德治国理念
C.重视官员的综合素养D.完善了地方考核系统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宋朝建立后,对吐蕃部落中内附或与西夏战斗中有战功的人,赏以金帛爵命和赐予汉姓,并以忠顺之类的字词命名归顺的吐蕃首领。熙宁七年(1074年),河州吐蕃首领木征降宋,宋朝命其名为赵思忠,拜荣州团练使。这一政策(     
A.变革了边疆行政区划制度B.消除了游牧民族对宋的威胁
C.改变民族政权的力量对比D.强化了边疆地区的华夏认同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