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68 道试题
1 . 在中世纪早期的西欧地方主义情绪泛滥。基层大多数居民往往以地方名称称呼自己的出身,如伦敦人、巴黎人等。与此同时,教会也宣扬“(欧洲)人只有基督徒和异教徒的区分,没有民族与国家的差别”。这种状况导致西欧(     
A.教权与王权两者势不两立B.封建君主权力逐渐由实向虚
C.天主教会推动欧洲的团结D.民族国家形成面临重重障碍
2 . 一条鞭法简化了赋役项目和征收手续,以银代役,赋役合一,但带有浓厚东南地域色彩。在南方推行较为顺利,在北方推广时却遭到强烈抵制。这种差异出现的主要因素是(     
A.土地兼并程度B.经济发展水平
C.白银流入数量D.民户数量多寡
3 . 文艺复兴时期有四类人群积极投身到艺术赞助之中:以商业和手工业行会为代表的市民团体、宗教团体;当时欧洲和意大利境内大大小小的宫廷以及城邦的政治生活中具有重要影响的富有家族和个人。由此可以看出(     
A.人文主义思想得到了广泛的传播B.新的生产经营方式发挥重要作用
C.市民阶层是思想传播的主体人群D.文艺复兴运动有一定的社会基础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在13世纪巴黎《行业手册》列举的100个行会中,有86个行会均有妇女在工作,妇女工作具有重要性。但同时法国的法律条文又规定:“在很多情况下,若男子伤害妻子,可以免受惩罚。”据此可知(     
A.技术进步打破性别忮视B.经济地位影响了家庭地位
C.思想观念变革的艰难性D.经济发展未推动思想变迁
5 . 1907年,张之洞通过多种渠道提出“先开国会,后布宪法”,认为宪法不能“钦定”,并对朝廷的“预备立宪”明确提出不同意见,认为“立宪实行,愈速愈妙:预备两字,实在误国”。据此可知,张之洞(     
A.主张取消君主制度B.认同立宪派政治主张
C.坚持中体西用理念D.具有一定的宪政意识
6 . 孔子提出“有教无类”,老子追求返璞归真,墨子主张“兼爱”“非攻”“尚贤”,韩非子强调“法”“术”“势”。上述思想(     
A.是社会转型的反映B.均得到不同诸侯国重视
C.具有明显人文精神D.发展成为传统主流思想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宋代财婚风气盛行,富贵人家置办聘礼,除一般物品外,流行给女方制作一些纯金首饰,常见的是金钏、金锭、金帔坠,号称“三金”。经济稍差一点的人家则用白银打制。这反映出(       
A.理学思想影响较大B.经济发展影响婚俗变迁
C.民众生活水平提高D.社会门第观念逐渐淡化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先秦各家思想中都包含着许多对人的身心如何安放问题的思考,孔孟认为身体需要安身之处,而心灵的安居之所更为重要;道家认为人要遵循万事万物运动变化规律,明确了人应以“道”为精神居处。这反映出先秦时期(     
A.诸子百家思想趋于统一B.社会动荡致使人心思定
C.礼崩乐坏导致社会混乱D.儒道成为社会主流思想
2023-08-14更新 | 1333次组卷 | 19卷引用:贵州省贵阳市清华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9 . 20世纪30年代,各大城市学生受到中国共产党的号召,组成下乡宣讲团。有学生回忆,“农民开始是不了解我们这些‘洋学生’的,以为是来传教的,后米我们调整方法,开始从调查、访问人手,了解到民间疾苦和人民的灾难,民众也逐渐接受我们这些‘洋学生’”。由此可见,这一方法调整(     
A.旨在宣传中国共产党的革命思想B.反映了农民民族意识比较落后
C.表明学生开始与工农群众相结合D.推动了广大学生与农民的结合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中国周边的陆地邻国大多数是刚赢得独立的民族主义国家…他们对选择了共产党执政和社会主义道路的中国普遍存在疑惧…我们相信,中印两国的关系会一天一天地好起来。某些成熟的、悬而未决的问题一定会被顺利地解决的。

——摘编自齐鹏飞、李葆珍《新中国外交简史》

材料二   1964130日,毛泽东在会见法国议员代表团时说:“我们做个朋友,做个好朋友;你们不是共产党,我们也不是你们的党…但我们可以合作,在我们之间有两个共同点:一是不许有哪一个大回在我们头上拉屎拉尿,不管资本主义大国也好,社会主义大国也好,谁要控制我们,反对我们,我们是不允许的;二是两国在经济和文化上加强来往。”这种现实主义态度,打动了法国人,因为它符合国际利益的矛盾关系。中法建交后,有人曾询问戴高乐总统的动机,这位法国总统只以一句话来回答:“法国承认的,仅仅是世界的现实。”

——摘编自郭德宏、王海光、韩钢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专题史稿》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周边邻国对新中国“普遍存在疑惧”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新中国外交”写一篇关于中国外交智慧的小论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