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65 道试题
1 . 朱子社仓是南宋朱熹所建,原名五夫社仓,位于福建武夷山五夫镇。对于朱子社仓,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是民间储粮备荒的模式之一B.是政府重视官方储备的表现
C.主要服务于宗族内部的救助D.主要目的是积谷备仓平粮价
2 . 【文官制度】

材料一   德国统一后,在社会有识之士倡导和俾斯麦的推动下,1873年,德皇威廉二世颁布了德国历史上第一部《官员法》,开始建立官僚制的公务员制度。《官员法》规定:凡皇帝任命或根据宪法规定,负有遵守皇帝命令和义务的官吏,均称为帝国公务员;帝国官吏在就职前,都必须宣誓效忠于国家。《官员法》的颁布,用法律形式把官吏的职责固定下来,从而提高行政效率。二战后,联邦德国政府制定了有关文官制度的法律,对旧的官吏制度进行了改革,确立了面向所有公民、竞争考试录用、文官常任等选用原则,最终建立起比较完整的公务员制度。

——摘编自陈彩珍《德国政治结构与现代化的腾飞》

材料二   192812月,南京国民政府在形式上统一中国。随着考试院的成立和《公务员考试法》、《公务员任用法》、《公务员考绩法》等一系列法规的颁布,公务员制度逐渐形成和完备。

——《中华民国档案资料汇编(第二辑)》

材料三   南京国民政府公务员选考制度……吸收了科举的环环相接、细密有序的特点,最重要的是对科举公平竞争、平等开放、择优录用、机构公正等选村精神的继承,使公务员考选制具有了名副其实的科举特色。

——陈小锦:《南京国民政府(1927-1937)公务员考选制的科举特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德国《官员法》颁布的背景。
(2)结合以上三则材料,指出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文官制度和二战后联邦德国文官制度的相似性。
2024-03-02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新高考联考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2月收心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契约既是对彼此诚信的承诺,也是缔约双方履约的凭证。有学者在研究古埃及历史时,发现了一份房屋买卖契约,契约内容包括“购买人宣言”、“对价格的详细说明”、“对房屋的描述”和“卖者的宣言”等内容。从这份契约内容可知,古埃及人(     
A.房屋买卖交易十分频繁B.普遍具有诚实守信精神
C.商业交易遵循一定流程D.契约使用广泛且已普及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民国初年,虽然尊孔读经被明令废除,但各地的民间私塾或私立小学大多仍我行我素,读经不止。上海“为开明之地,各小学校读经者固类多废止,而各私塾仍多抱持不废”,广州之私塾“照旧读经,未能一律废止者亦尚有人”。这反映出当时(     
A.封建余孽妄图复辟帝制B.地方政府自行其是对抗中央
C.民主共和思想影响有限D.辛亥革命没有得到农民支持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北宋初年,官员退休后一般停发俸禄,主动退休者寥寥无几。北宋中期,朝廷规定:文官年满七十须退休,主动申请退休者可领退休金,每年重要节日还发放实物补贴;如果官员到了年龄还不申请退休,则听从监察部门检举揭发。这一规定(     

A.反映出北宋政府的高效运行B.体现出朝廷对高龄官员的关照
C.解决了北宋冗官冗费的局面D.有利于官员队伍吸纳新鲜血液
2024-02-02更新 | 322次组卷 | 5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汉南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综合检测(一)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19世纪初期,英国城市的街道大多数是窄街小巷,没有区分专门的人行道或车道;住宅参差不齐,从贵族、金融家的豪华宅第到普通居民的后街陋室,并存于城市街区。这反映了当时的英国(     
A.工业革命弊端显现B.贫富差距日益扩大
C.公共权力监管缺失D.等级观念明显淡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1861年1月,奕䜣等人在奏折中陈述:“近年来临事使探,往往得自传闻,未能详确,办理难期妥协。各国新闻纸,虽未必尽属可信,因此推测,亦可得其大概。广州、福州、宁波、上海旧有刊布,名目不同,其新开各口,亦当续有刊本,无论汉字及外国字,按月咨送总理处。”这体现出,奕䜣等人(     
A.对新闻纸真实性存疑B.希望拓宽渠道了解西方
C.主张兴办中外文报刊D.意识到通商口岸的重要
2024-01-23更新 | 451次组卷 | 9卷引用:湖北省襄阳市第五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开学测试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二战后,相继获得独立的非洲国家各自走上了不同的发展道路。概括起来有三种(如表),三种发展道路从结果来看都不尽如人意。

资本主义道路布隆迪、尼日利亚等国独立后继续保持与宗主国的经济联系,复制宗主国的政治体制和经济政策。这些国家注重发挥市场的作用,但对外资依赖性强,出口品种单一。美国为了与苏联争夺非洲,积极援助拉拢这些国家,这加剧了这些国家对西方援助的依赖。
非资本主义
道路
一些国家一开始主张区别于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中间道路,但在苏联的影响下,逐渐奉行苏联式的社会主义,经济上把前宗主国企业收归国有;限制私人经济的发展,几乎剔除了市场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有些国家建立了自己的工业基础,但由于资金、技术、管理人员有限往往造成开工不足,效率底下。
村社社会主义道路加纳、坦桑尼亚一些政治家认为,非洲传统村社中孕育着社会主义,应利用当前时代的物质成就促使非洲古老传统中的社会主义因素重新复活并发扬广大。这些国家实行集体劳动,平均分配,抑制了群众的积极性,导致生产率下降。

—摘编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二战后非洲三种发展模式“从结果来看,都不尽如人意”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二战后世界政治经济的主要发展趋势,谈一谈非洲现代化发展的出路在哪里。
9 . 有学者研究指出,在19世纪大部分时间里,英国输往法国商品的60%—70%为原材料和半成品,包括羊毛、煤、钢铁等。法国出口英国商品的半数以上集中在传统工业部门生产的制成品和食品方面。由此可知,当时(     
A.英国对法贸易处于逆差地位B.英国国际贸易垄断地位动摇
C.英法工业化的进程各具特色D.欧洲商业格局逐渐发生变化
2023-12-20更新 | 2804次组卷 | 14卷引用: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春季入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10 . 中世纪中期,随着受教育群体扩大、王室司法行政书面化,英国庄园管理从依赖口头记忆转向书面文件,产生了地籍册、账簿、法庭案卷等文件。这表明,当时英国(     
A.王权得以持续强化B.基层治理趋于规范
C.农奴的依附性减弱D.世俗学校广泛设立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