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73 道试题
1 . 20世纪初,梁启超发表《新民说》,鼓吹个人从各种共同体中解放出来,成为现代民族国家强盛所要求的健全“国民”。到五四时期,“新民”说被“新人”说取代,“新人”是“人类中的一个人”,而不是“国家”中的一个“民”,陈独秀甚至明确提出“国家也不过是一种骗人的偶像”。这一变化反映出当时(       
A.民众民族主义意识空前高涨B.中外文明融合趋势逐渐加强
C.知识界对西方文明有所反思D.马克思主义已成为思想主流
2024-06-06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毕节市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第八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模拟测试(六)历史试卷
2 . 西周初年至春秋中期的兵学提倡“以礼为固,以仁为胜”,主张“结日定地,各居一面,鸣鼓而战,不相诈”。而春秋后期至战国时期的兵学则强调“兵以诈立,以利动,以分舍为变”。这一变化表明(       
A.法家农战思想盛行B.儒学社会地位下降
C.传统价值观念改变D.国家统一趋势加强
2024-05-23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毕节市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第八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模拟测试(五)历史试卷

3 . 唐朝时期的绘画题材以释道人物画为主,但至五代时期,绘画题材则转变为山水、花鸟、人物等多种题材并驾齐驱。这一变化反映了(     

A.政治衰颓的社会现实B.儒学正统地位的消亡
C.包容开放的思想潮流D.民族交融趋势的加强
2024-03-23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毕节市织金县部分学校2024届高三下学期一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周朝建立之初分封了大量的诸侯国,其中大多为姬姓王室或姬姓宗族之人所有。但到了战国时期,保存下来的姬姓诸侯国所剩无几,战国七雄中只有燕国是西周分封的姬姓诸侯国。这一变化反映了(  )
A.宗法制度的衰落B.君主集权的趋势
C.分封制度的成熟D.世袭制度的崩溃
2023-12-06更新 | 173次组卷 | 24卷引用:贵州省毕节市纳雍县第四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5 . 早期的罗马法律规定家父如果不想要新生儿,可以将其遗弃。后来法律对遗弃子女作出了一些限制性规定,到了公元374年法律完全禁止家父遗弃子女。从这一变化可知罗马法(     
A.结构体系日渐元善B.具有人性化的趋势
C.实施程序更加规范D.注重保护公民权利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关贸总协定在1948年生效时,23个缔约成员里只有8个发展中国家;1995年乌拉圭回合谈判时,成员中的发展中国家数量增加到了52个;1996年世界贸易组织新加坡首届部长级会议前夕,这一数字达到了96个,占了成员总数的3/4,这种变化是因为(     
A.中国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B.国际经贸格局的变迁趋势
C.两极格局和冷战时代终结D.科技革命的影响与日俱增
2023-05-31更新 | 522次组卷 | 11卷引用:2024届贵州省毕节市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第八中学高三历史模拟测试卷(四)
7 . 据《中国财经报》公布的数据,2017年,金砖五国经济占全球经济的比重已经从10年前的12%上升到23%;金砖国家国际贸易占世界国际贸易的比重从11%上升到16%,对外投资的比重从7%上升到12%,吸引外资的比重在2016年达到16%,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50%。这反映出(       
A.世界经济力量对比发生显著变化B.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加强
C.发达国家仍居世界经济主导地位D.新兴市场国家经济增长率最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以血亲为基础的埋葬制度、礼制及精神信仰、祖先崇拜及祭祀礼仪,与血缘组织密切相关的家族政治,构成了中国早期文明的底色,且最终完成对中国早期区域文明整合的主体还是中原文明。首先是位于中原腹地的二里头文化(夏朝文明)强势勃兴,随后雄踞大中原的商周文明又接力扩展。东周时期列国争雄,同时又蕴含着强烈的统一趋势,文化上反倒有深度的互动交融。秦汉帝国则完成了中国八大核心文化区的政治统一,并持续扩展到周边更广大的一些区域,文化上也日益趋同,奠定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的基础。

——摘编自戴向明《中国史前社会的阶段性变化及早期国家的形成》

材料二 汉承秦制。汉代统治者继续开疆拓土,经过不断的开拓和经营,汉朝建立了一个东起东海、西到巴尔喀什湖、南抵南海、北至贝加尔湖,由多民族共同组成的统一国家。刘邦建汉后,实行无为而治。后随着中央集权的进一步加强,在叔孙通、陆贾等人的劝谏下,逐渐重视儒家思想。至汉武帝时,最终采纳董仲舒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秦朝统一多民族国家建立后,其辖境内民族统称为“秦人”。汉朝建立后,国力不断强盛。在与匈奴、诸羌、西南夷、百越和西域诸国进行交往的过程中,各邻国和邻族逐渐称汉王朝的使者为“汉使”。到东汉时,汉民族已有“汉人”之称。

——摘编自段红云《秦汉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对中国各民族形成与发展的意义》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早期文明发展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成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秦汉时期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建立与发展的影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宋词从开始的以从男女之情、离别之恨,羁旅之愁等为主要题材发展到后来的苏轼“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即无事不可入词、无物不可入词的境地。这一变化反映了宋词
A.贴近生活,易受欢迎B.社会化的发展趋势
C.体现儒家的入世思想D.内容丰富,包罗万象
2022-01-03更新 | 108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毕节市民族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英国作为第一个现代工业革命国家,曾在世界世界工业中占据垄断地位,它在技术上的优势地位无人可以与之匹敌,它的工业品行销全世界,在世界市场上几乎没有竞争对手,在1812年到1913年,英国的人均收入增长比过去任何时候都要快,大约为1700年至1820年期间的3倍。这个时期是英国和其他西欧国家发展的一个新纪元,经济表现实突出的原国是技水进步的加建,以及它所伴随的实物资本存量的块速增长,劳动力教育水平的提高和劳动技能的改进,资本配置效率的提高得益于劳动力国际分工的改善。在此期间,英国的出口年平均增率达到3.9%,几乎是GDP增长率的2倍。

——钱乘旦、许洁明《大国通史:英国通史》

材料二 英国经济和进出口变化上的主要趋势(1964-1979年)

1964197019741979
公共福利支出占GDP的比例(%)34.1373740.441.1
通货膨胀率(%)3.17.816.913.4
失业人数(千人)3725555421344
失业人数占劳动力人口比例(%)1.62.62.65.7
工业产出指数(1975年=10086.299.9105.7112.8
进口渗透率(%)n/a17.123.325.7
英国在世界出口产品中的份额(%)14.410.88.89.7

——崔士鑫《政策的风向标:英国政党竞选宣言研究》


根据上述材料,就英国经济发展情况自拟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评析材料中的观点(任意一点或整体),得出结论。(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2021-09-18更新 | 183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毕节市2020届高三一模文综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