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35 道试题
1 . “发现美洲”等于发现了美食天堂。美洲的农作物,如烟草、玉米、马铃薯,甜菊、花生、西红柿传到欧洲、亚洲和非洲,并使饮食有滋有味。对这一现象解读正确的是(     
A.欧洲的本土作物在全球范围内广泛传播
B.工业化带来的粮食增长使世界人口激增
C.物种交流有利于改善世界各地的饮食结构
D.粮食作物是早期亚欧贸易的主要交易品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下图是19世纪40~60年代清政府中满人与汉人出任巡抚人数变化柱状图。对图中的这一变化解读合理的是(     
A.满族和汉族之间矛盾变得更加尖锐B.可以反映出我国民族危机不断加深
C.洋务运动带来清朝权力结构的变动D.太平天国运动改变权力和政治结构
2024-01-27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昭通市第一中学教研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B卷)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民族融合是指历史上两个以上的民族因杂居相处、互相通婚等原因,社会和文化互相渗透、相互影响,差异性缩小,共同性增多,最终融为一体,合而为一个民族。民族融合是民族共同体发展过程中的进步现象,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中华民族是各民族血缘和基因的融合体,汉族有少数民族的血缘和基因,少数民族也有汉族的血缘和基因,各少数民族间血缘和基因也相互渗透。

——摘编自何星亮《中国历史上民族融合的特点和类型》


解读材料,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中国古代史的相关史实,加以论述。(要求:写出观点,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
4 . 历史推论离不开对史实的正确解读,下列推论错误的是(     
A.“与民休息”——使汉初的经济逐渐得以恢复和发展
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从此儒学成为封建社会主流意识形态
C.张骞通西域——彻底解除了匈奴对中原的威胁
D.蔡伦改进造纸术——推动纸成为主要书写材料
2023-09-30更新 | 337次组卷 | 58卷引用:云南省昭通市永善县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5 . 如表所示为古代文献对商朝末代君主继承王位的相关记载。对该表解读不正确的是(     
记载出处
微子启,帝乙之元子(长子)也,纣之庶兄,以圻内诸侯,入为王卿士《左传》
纣之父、纣之母欲置微子启以为太子,太史据法而争之曰:有妻之子,而不可置妾之子。纣故为后(君主)《吕氏春秋》
帝乙长子曰微子启,启母贱,不得嗣。少子辛,辛母正后,辛为嗣《史记·殷本纪》

A.商朝已实行嫡长子继承制B.商王权力受到一定的制约
C.商代已出现血缘政治特征D.王位继承体现了子凭母贵
6 . 台湾歌手王少峰在其创作的歌曲《海峡两岸》中写道:“相逢太美分离太痛,海峡两岸情意浓。”如果依次审视1949年以后的两岸关系,下列解读错误的是
A.“分离”的直接原因是国共两党的内战B.“相逢”最早应该在20世纪80年代
C.“太痛”说明两岸人民渴望统一D.“太美”表明两岸当局都接受“一国两制”
2021-10-07更新 | 119次组卷 | 37卷引用:云南省昭通市水富三中2017-2018学年度上学期期末 高一历史
7 . 通过如表,对我国建国初期经济发展正确的解读是
行业项目农业轻工业重工业
1953一1957年平均增长速度(%)4.512.825.4
1953年农轻重比重(%)52.829.617.6
1957年农轻重比重(%)43.529.227.3
A.农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有绝对优势B.优先发展重工业指导方针的确立
C.计划经济体制已在全国范围内建立D.重工业满足了国家经济建设需要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下图是中国古代某一时期实行的赋税制度。对此相关解读正确的是
A.魏晋时期开始实施该赋税制度B.利于保证农民生产时间
C.国家对农民人身控制有所加强D.一年分夏秋两季征收税
2021-02-02更新 | 230次组卷 | 28卷引用:云南省昭通市水富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9 . 观察下图,对图中历史信息的解读最为准确的是(   
A.秋收起义后党的工作重心转移B.南昌起义后,主动向广州转移
C.按八七会议精神开展土地革命D.运用游击战术粉碎国民党“围剿”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大一统思想滥觞于先秦时期,《诗经》中就有“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说法,后来逐渐发展为一个包含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系统的、内涵丰富的思想体系。表3是不同时期思想家或政治家对此认识的摘要。

孔子“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孟子“天下定于一”
董仲舒“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
唐太宗“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明太祖“朕即为天下主,华夷无间,姓氏虽异,抚之如一”
清世宗“中国之一统,始于秦;塞外之一统,始于元,而极盛于我朝,自古中外一家”
孙中山“五族共和”
毛泽东“中华各民族共同建立统一的人民共和国”
解读材料,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中国史的相关史实加以论述。(要求:写出观点,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