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8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报刊词汇使用频率的变化能够反映出社会发展状况。下表为《申报》使用“民族”一词频率的变化,导致该变化趋势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时间“民族”检索条目数
1911年243
1925年824
1936年1507
1939年2369
A.民族工业的不断发展B.国共合作以挽救危亡
C.民族危机的不断加深D.社会生活追求新风尚
2024-01-27更新 | 10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昭通市第一中学教研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B卷)
2 . 20世纪30年代,拉丁美洲是世界主要的谷物供应地区,亚洲、非洲亦有少量余粮出口。而到50年代,拉丁美洲净出口额仅有100万吨谷物,亚洲地区则变为净进口地区。80年代初,拉丁美洲、非洲和亚洲年净进口数量竟高达9000多万吨。这变化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国际经济旧秩序的长期存在B.第三世界农业发展的长期落后
C.发展中国家经济政策的调整D.世界经济中心转移趋势的加快
2023-12-21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云天化中学教研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下面是一组西方画家描绘战后国际格局及其变化的漫画。


材料二   



(1)材料二中的图一和图二分别描绘了哪两个国际格局或趋势?
(2)依据材料二分析材料一图一向图二发展趋势转变的力量有哪些?
(3)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1991年12月26日,苏联解体苏联解体给我们带来了哪些启示?
2022-08-15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昭通市昭阳区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中国自古设官而治,从“国中之卿大夫皆公族也,皆世官也”到“政逮于大夫”“陪官执国命”“布衣为卿相”的历史演进,体现了政治形态的一种变化趋势。这一趋势是(     
A.官员选拔利于国家管理B.官制由人治向法治转型
C.贵族政治让位官僚政治D.君主专制取代官僚政治
2022-11-16更新 | 112次组卷 | 61卷引用:云南省昭通市永善县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9月月考历史试题
5 . 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毛泽东在1957年提出“超英赶美”的口号,发动了“大跃进”运动;1978年改革开放,邓小平提出“发展是硬道理”的主张;进入21世纪后,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种变化主要是由于
A.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指导思想不断发生变化
B.中国共产党对建设社会主义的认识不断深入
C.适应国际形势由两极向多极化变化的趋势
D.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由注重数量到注重质量
2022-06-02更新 | 556次组卷 | 143卷引用:云南省昭通市云天化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选官制度是保证封建制度的重要举措,历代统治者对选官制度都极为关注。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唐朝至宋朝宰相入仕途径简表(部分)


——摘编自王翠《从贵族到庶民―唐宋宰相家庭出身及其入仕途径的比较研究》等

材料二   975年,宋太祖下诏:“向者登科(科举应考人被录取)名级,多为势家所取,塞(阻隔)孤贫之路。今肤躬亲临试,以可否进退,尽革前弊矣。”此后君王都沿用此制度,选拔有才干的贫寒士子充实官员队伍。……宋太宗时,“国家开贡举之门,广搜罗之路”,允许工商业者及“奇才异行、卓然不群者亦许解送”,以至于“工商之子亦登仕进之途”。

——摘自唐凯麟主编《中华民族道德生活史》


(1)依据材料一,概括唐朝至宋朝宰相入仕途径的变化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该变化趋势的原因。
(2)依据材料二,简述北宋初年在科举考试资格和录取方面的改革措施,并结合所学分析科举制的作用。
2020-12-09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昭通市云天化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7 . 20国集团(G20)是一个国际经济合作论坛,最初只是由各国财长和中央银行行长参加,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开始举行首脑会议,共同维护国际金融和货币体系的稳定。这些变化说明
A.全球经济治理引起了各国高度关注B.经济全球化获得了迅速发展的动力
C.区域经济集团化的趋势加强D.政治多极化影响经济全球化
8 . 19世纪中叶,日本被迫“开国”。1868年明治维新以来,对世界秩序的应战和挑战是日本文明进程中的重要主题之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治政府决心缔造一个在西方眼里值得尊敬的近代强国。政府和私营企业家从西方引进产业资本主义制度和近代生产技术,19世纪末,不可逆转的产业结构变化正充分展开。1889年,明治天皇举行仪式,告知其祖先授予《大日本帝国宪法》是出于“人类事业的进步趋势以及和文明进展保持一致的考虑”。19世纪90年代,战胜中国以及与西方签署的不平等条约的废除,在日本掀起了高涨的民族主义浪潮。

——摘编自[美]詹姆斯·L·麦克莱恩 《日本史(1600-2000)》


材料二 1940年7月,日本《基本国策要纲》指出:“应首先以皇国为核心,巩固日满华之结合,以作为建设大东亚新秩序的根本。”《南方施策要纲》中说:“为了应付欧战后的世界新格局,加强东亚诸国政治经济提携,驱逐欧美势力……”

——摘编自李玉 骆静山主编《太平洋战争新论》


材料三 二战后日本人比以往更有赖于世界资源和世界贸易。美国的支持为日本赢得了进入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的机会。人力资源的更新和最优秀的头脑进入生产行业,使日本能够开采美国发展起来的新技术的巨大宝库。政府对技术领先的工业进行关税保护,直到它们能够在国际上进行竞争。70年代,世界把日本看成是一个“干得不错的小国家”。90年代以来,随着一些社会问题的出现,日本人自问:我们该怎么办?

——摘编自[美]阿尔伯特·克雷格《哈佛日本文明简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明治政府缔造“在西方眼里值得尊敬”的近代国家的主要举措。参考19世纪最后三十年世界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简要评价明治政府的上述举措。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简述日本政府提出“建设大东亚新秩序”的背景,并指出这一秩序的实质。
(3)根据材料二、三,概括指出日本人“依赖世界资源和世界贸易”方式发生的主要变化。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战后日本在世界经济中勃兴的经验。结合所学知识,列举20世纪90年代以来,日本社会发展面临的主要经济、政治问题各一。
9 . 有学者指出,20世纪90年代初,苏联的解体从根本上说是经济和科技发展大大落后于美国和西方发达国家的结果。此后,多极化趋势中的竞争是综合国力的竞赛。其中,经济实力特别是科技发展水平起着决定性作用。据此可知(     
A.国际竞争推动科技发展B.科技革命深刻影响国际格局
C.多极格局代替两极格局D.世界格局突变激化科技竞争
10 . 截至2021年第三季度,人民币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官方外汇储备货币构成中占比为2.66%,排名第五,位居美元、欧元、日元、英镑之后。全球支付方面,2021年1—11 月,人民币基本排名第五、这体现出(     
A.世界大国的博弈B.人民币的国际化
C.当代经济的趋势D.多边贸易的发展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