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58 道试题
1 . 周人将分封的诸侯之地称为“诸夏”,将京师之地称为“中国”,后“中国”的指称范围又扩大到整个“诸夏”,常以“中国”称“诸夏”。这一变化(     
A.呈现中央集权化的趋势B.利于华夏认同的增强
C.表明儒家思想得到认同D.反映出列国纷争激烈
21-22高二下·江苏南通·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下图是二战后世界关税平均水平和世界贸易总额变化趋势图,这种总体趋势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国际政治格局的变化B.文化交流的国际化
C.跨国公司的迅猛发展D.加强国际协调机制
2022-04-11更新 | 199次组卷 | 4卷引用:云南省丽江市宁蒗县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公门有公,卿门有卿,贱有常辱,贵有常荣,赏不能劝其努力,罚亦不能戒其怠惰。

——《礼记》

材料二:元光元年,汉武帝“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此后,郡国每岁荐举孝廉,由朝廷加以考核,任命为官,成为定制。

——范文澜《中国通史》

材料三:曹魏黄初元年,魏文帝采纳吏部尚书陈群的建议“乃立九品官人之法:州郡皆置中正,以定其选;择州郡之贤有识鉴者为之,区别人物,第其高下”……西晋以来,豪门大族操纵了大小中正的职权,终于形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局面。

——《通典》

材料四:入仕群体中寒门子弟所占比例变化表

朝代东晋北宋
比例4%17.2%24.5%46.1%

——何怀宏《选举社会》

材料五:“读书人,最不济,背时文,烂如泥。国家本为求才计,谁知作了欺人技。三句承题,两句破题,摆尾摇头,便道是圣门高弟……就教他骗得高官,也算是百姓朝廷的晦气。”

——(清)徐大椿《刺时文》


(1)阅读材料,说出材料一到材料三分别体现了中国古代何种选官制度?并概括每一种制度的选官标准。
(2)根据材料四所体现的变化趋势,指出其得益于何种制度创新?在政治上有何积极意义?
(3)材料五讽刺的是明清时期选官制度的何种变化?其根本目的是什么?
2021-11-29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丽江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下图是1978—1998年中国城乡收入差距变化趋势(来派于《中国劳动统计年鉴》),关于图中曲线变化的主要背景,以下解读正确的是
A.80年代初期下降与家庭联产承包有关
B.80年代后期增高与经济体制改革无关
C.1990年波动是因为“南方谈话”影响
D.1994年后下降是因为贯彻十五大精神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据西晋的史料记载,内迁的少数民族主动认同中原地区的历史和文化,如鲜卑说自己是黄帝之子的后裔,匈奴的铁弗部自称是大禹的后代。这表明西晋时(     
A.民族交融的趋势进一步加强B.内迁民族已经完成了封建化
C.西晋对内迁各族实行了仁政D.内迁民族政治地位得到提升
6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纵观两次世界大战之间亚非拉的民族民主运动,从领导力量上看,大体上可以分为以下五种类型。

第一种类型是无产阶级领导的民族民主革命运动,它集中反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俄国十月革命后开始的民族民主革命的新的历史时期和总趋势。

第二种类型是由民族资产阶级领导的民族民主革命运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民族资产阶级领导的民族民主运动是大量的、普遍的,但最有代表性的是土耳其的民族民主革命运动。

第三种类型是由小资产阶级领导的民族民主运动,相较于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领导的革命运动更为激进,其领导人受马克思主义影响较大,此种类型在拉美较为普遍。

第四种类型是爱国封建贵族领导的民族民主运动,这些封建王公背叛了自己的阶级,引领本国人民向近代化国家发展,或领导本国人民进行反侵略斗争。

第五种类型是爱国部落酋长领导的民族民主运动,出现这种类型的条件在于三个相互联系的因素:经济发展特别落后、没有新的阶级和面临着帝国主义的侵略。

(1)结合材料信息判断,举出两个第一种类型的国家,并说明理由。
(2)第二种类型除了土耳其,在亚非各指出一个此类民族民主革命的国家。
(3)第四种和第五种类型的国家主要分布在非洲,请结合材料信息说明原因。
2023-08-08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丽江市华坪县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唐律·断狱二十七》载,“诸妇人怀孕,犯罪应拷及决杖、笞,若未产而拷、决者,杖一百⋯⋯产后未满百日而拷、决者,减一等”。由此可知,唐律(     
A.维护了下层民众利益B.定罪量刑具有随意性
C.体现了礼法合一趋势D.带有一定的人文关怀
8 . 唐朝后期,兴起了许多农村定期集市,有墟、集、草市等称谓。史书记载,“凡江淮草市,尽近水际,富室大户,多居其间”。唐代宗大历七年(772),“以张桥行市为县”;穆宗长庆年间,“沧州置归化县于福寿草市”。这说明(     
A.市的交易不再受官府监管B.商业发展影响城镇布局
C.城市的经济功能显著增强D.经济重心南移趋势明显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科举之善,在能破朋党之私。……前此选举,皆权在举之之人,士有应举之才,而举不之及,夫固无如之何。既可(科举),……不能应试者,有司虽欲徇私举之而不得;苟能应试,终必有若干人可以获举也。此实选举之官徇私舞弊之限制。

——吕思勉《中国制度史》

材料二   随着门阀世族的衰落,九品中正制在开皇年间被隋文帝废除,改为主要通过察举选拔官员。唐人杨绾云:“近隋炀帝始置进士之科,当时优试策而已。”……秀才、明经等科是由察举转化而来,进士科为新设科目。

——邓嗣禹《中国科举制度起源考》

材料三   纵观中国古代文官选拔制度的发展趋势,其选拔范围在不断的走向扩大和开放,逐渐由统治阶级内部选拔发展到向全社会开放。隋唐时期,中国再度实现了大一统,创立科举制,把平等竞争机制引入选官制度,向社会各阶层人士敞开了入仕的大门,使封建政府可以从社会各阶层吸纳大量优秀人才进入各个管理部门。

——摘编自张国安《中国古代文官选拔制度及其现代借鉴》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朝及魏晋时期的选官制度及其标准。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隋创立科举制的社会原因并概括科举制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特点。
2022-07-10更新 | 514次组卷 | 26卷引用:云南省丽江市玉龙县田家炳民族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10 . 图示法和列表法是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某班学生以此为课题分组开展历史研究性学习。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甲组同学绘制了“中国古代西周、秦、汉、元四朝地方机构的演变示意图”


材料二     乙组同学收集了以下图片



①农业生产合作社

②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③公私合营

材料三   丙组同学制作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战役及结果简表》

战役名称时间意义
C1937.8~11粉碎了日军“三个月亡华”的狂妄企图
太原会战1937.9平型关大捷是八路军抗战以来主动歼敌取得的第一次胜利,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徐州会战1938.1~5台儿庄大捷是抗战以来中国军队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胜利
D1938.6~10抗战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战役,抗战进入战略相持阶段
——E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1945.9.2F

(1)根据所学知识,在材料一中字母处填上相应的内容,并指出出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演变的趋势。
(2)材料二图片说明乙组同学探究的主题是什么?该事件的完成有何历史意义?
(3)根据所学知识,在材料三表格中字母C、D、E、F四处填上相应的内容。
2022-01-27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丽江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