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17 道试题
1 . 在“希腊化时代”,中东第一次大规模地引进了巴比伦、波斯和希腊文化等文明。同时,以西亚为代表的东方文化向希腊的输出也空前加强,例如中东的天文学、占星术和宗教。这体现了“希腊化时代”(     
A.文化交往呈现出双向性B.文明冲突碰撞十分激烈
C.东西方文明交融最明显D.希腊是文明交流的中心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与基督教诋毁非洲历史、亵渎黑人尊严不同,伊斯兰教最大限度地维系了非洲习俗和制度完整性,其倡导止恶行善、施舍济贫、和平安宁及平等观念,为非洲人提供了莫大的心灵安慰,使伊斯兰教在非洲得以迅速传播。在前殖民时期,非洲已经形成了伊斯兰教、基督教、传统宗教三足鼎立的宗教格局。近代以来,交通的发达使得穆斯林人员深入到过去所不能到达的地方。随着贸易商路由纵贯撒哈拉沙漠改为沿着西非沿海,穆斯林人数开始增长。殖民者除了利用基督教徒作为殖民扩张的引导外,还启用大量的穆斯林教徒作为向导、代理人与办事员。

——摘编自A.阿杜·博亨《非洲通史·第七卷(殖民统治下的非洲1800—1935 年)》

材料二 在非洲,各个殖民宗主国及殖民地当局对待伊斯兰教的政策不一,而且同一殖民地当局在不同时期对待伊斯兰教的政策也不尽相同。英国一直坚持与穆斯林合作的态度,法国起先打压伊斯兰教,而将基督教文明的“好处”带给他们的属民。但随着统治区域的不断扩展,打压方式已不能运用到整个法属区,法殖民当局倾向于采取拉拢、合作的态度。由于西方殖民化进程的迅猛和伊斯兰教本身的封闭状态,穆斯林集团在非洲国家的政治生活已处于守势,尽管他们开展了针对西方殖民者的马赫迪起义和哈马利雅运动,但结果以失败告终。后来虽然出现了改良主义运动,以抵御西方殖民对其信仰的挑战,但所起的作用与影响微不足道。

——摘编自柴玲玲、周海金《论西方殖民主义对非洲伊斯兰教的影响》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伊斯兰教在西方殖民前后得以在非洲传播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宗教在非洲的发展趋势及影响。
3 . 我国 18 项遗产地在保护地质遗迹、山岳、森林、湖泊、珍稀濒危生物物种的同时,还保护了200多个文物保护单位、非物质文化遗产及众多的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和传统村落,平均每年为当地带来超过140亿元的旅游收入。这反映出我国(     
A.文物保护工作得到民众认可B.遗产保护与开发利用并重
C.文化遗产保护体系趋向完善D.文化事业服务于经济建设
4 . 某历史兴趣小组在查找印欧人向印度地区迁徙的史料时,发现《梨俱吠陀》中有这样一段话:“他使万物变化无常,他使达萨瓦尔那屈服、消灭;他像赢得赌金的赌徒,拿走敌人的财产。噢,人们,他是因陀罗!”这段话(     
A.体现了作者对印欧人的谴责B.反映了不同地区间文化的冲突
C.批判了等级森严的种姓制度D.映射出人类迁徙对文化的影响
5 . 17—18世纪,英国出现了不少以茶为主题的文学作品:除《饮茶皇后》之外,还有《绿茶女神》《给我一杯茶》《可爱的茶》《中国茶》等著名的咏茶诗以及《序中之茶》《一滴茶》《双重买卖人》等戏曲。这反映了(     
A.商业革命扩大茶叶的贸易范围B.饮茶成为西欧社会的时尚标志
C.中国茶文化得到世界普遍认同D.茶文化丰富了英国的文学艺术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下表所示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划分依据及主要类型。

划分依据主要类型
社会性质和面临的革命任务殖民地争取政治独立,斗争矛头直接指向宗主国的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半殖民地的斗争矛头首先指向本国的封建王朝或独裁政府,进而打击其背后的帝国主义者
斗争方式、革命道路坚持武装斗争道路或通过武装起义的方式赢得革命胜利或民族独立;通过武装斗争与   政治谈判相结合的方式赢得独立;通过非暴力的和平发展道路赢得独立
指导思想以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无产阶级思想为核心;以资产阶级民族主义思想为指导思想
领导力量的性质由无产阶级政党领导;由资产阶级民族主义政党领导;由爱国的王公贵族和酋长领导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选择一个国家,从表格所列举的四种划分依据中选择三种,说明该国家在这些划分依据中分别属于哪种类型,结合史实进行阐述。(要求:表述成文,持论有据,逻辑严密。)
2024-05-27更新 | 11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藏文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民本思想滥觞于殷商至西周。当时的一些思想家、政治家从桀、纣的亡国及现实的斗争中,初步看到了民的力量,提出了“人无于水监,当于民监”和“敬德保民”,开始重视民的力量。但这时只能说是民本思想的萌芽时期。到了春秋时期,民的力量有了进一步的显示,思想家们认识到了民对君的制约性,“民实瘦矣,君安得肥?”,并进而提出了“夫民,神之主也”,这标志着民本思想有了较大发展。孟子集西周以来民本思想之大成,提出了“民贵君轻”、“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和仁政学说,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民本思想体系,标志着民本思想的成熟。

——摘编自游唤民《先秦儒家民本思想论》

材料二 黄宗羲以托古的方式明确提出了自己的政治理想——“民为主,君为客”。在他看来,君主统治的目的是要为天下百姓谋福利,而不是相反。在他的思想中,君主的地位开始动摇,世袭君主并不是天经地义应该做统治者的,如果君主不为人民谋福利,其权力就不再具有合法性。他不仅反对暴君专制,还认为君主与百官之间应该“平权共治”,驳斥了儒家传统所推崇的君臣父子关系。虽然君与臣所拥有的权力并不是相等的,但是君与臣之间职责是相同的,因而在身份上是平等的。在国家的政治活动中,“民”所处的地位是一种被拖着往前走的、被照顾的、被教养的地位,而不是一种支配性的、当家作主的地位。

——摘编自李石《论黄宗羲的“民本思想”与西方民主理论的区别》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先秦时期民本思想的演变及发展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与先秦相比,黄宗羲对民本思想的发展与局限。
2024-05-27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藏文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8 . 下图所示为 1905年4月 30 日京师大学堂举办第一次运动会时京师大学堂足球队队员合影的情景。运动会组织方京师大学堂要求运动员一再高呼“皇太后圣寿无疆,皇上圣寿无疆”等口号。这表明,京师大学堂(     

A.积极践行体育教育B.采取分科教育的方式
C.主导新式教育体系D.深受传统价值观影响
2024-05-27更新 | 4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藏文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 . 1962年,阿尔及利亚独立后的语言政策主要分为“同化”和“多元化”两大阶段:前一阶段规定阿拉伯语为官方语言,限制法语和阿马齐格语(北非本土语言)在当地的传播和发展,但这一政策激化了民族矛盾;第二阶段以阿拉伯语为官方语言,同时承认法语、阿马齐格语在当地存在的合理性。材料反映了(     
A.阿尔及利亚语言系统混乱B.殖民统治的影响无法削弱
C.语言多元有利于民族团结D.北非地区外来文化占主导
2024-05-27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藏文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10 . 1806年8月6日,拿破仑迫使德意志民族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弗兰茨二世放弃“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称号,改称“奥地利皇帝弗兰茨一世”。同时,拿破仑还在德意志确立了宗教信仰自由和贸易自由原则。这说明拿破仑战争(     
A.打击了德意志的封建制度B.推翻了各国的君主专制统治
C.促进了民众政治上的觉醒D.为德意志走向共和奠定基础
2024-05-27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藏文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