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37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据记载,万历八年(1580年)福建人陈振龙把甘薯从海外引种到福建,当时大家对这种新作物并不了解,因此最初没有受到人们的重视。万历二十二年和二十三年,泉州一带水稻歉收,凡甘薯种得较多的地方,很多人以甘薯充饥,得免饥馑。自此,福建种甘薯的人越来越多。这可用于说明在我国(     
A.外来物种传播有赖于人们认识的深化B.物种交流完善了当地的经济结构
C.人地矛盾是影响物种推广的主要因素D.物种传入改变了人们的饮食习惯
2 . 【城市化的发展】

材料一   19世纪世界城市化进程及地区差异。

全世界发达国家和地区发展中国家和地区
总人口(百万)城镇人口(百万)城市化水平(%)城镇人口(百万)城市化水平(%)城镇人口(百万)城市化水平(%)
1800978505.1207.3304.3
18251100605.4258.2354.3
18501262806.34011.4404.4
187514201258.87517.2505.0
1900165022013.315026.1706.5

材料二   1978年年底到1997年年底,我国城市化水平由17.9%提高到29.9%,年均增长0.63个百分点,是新中国成立后前29年城市化速度的2.5倍,是世界同期城市化平均速度的2倍。1992年以后,逐步加快了中西部地区对外开放的步伐,一批陆上边境口岸城市、长江沿岸城市、内陆地区省会城市开始享受沿海开放城市的优惠政策。20世纪80年代以后,小城市的数量和在城市人口中的比重开始呈增长趋势。到1997年末,有731个外资金融机构(代表处和分行)分布在中国大陆的29个城市,其中700家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63%集中在北京(243家)和上海(215家)两个城市,其次是广州(61家)和深圳(54家)。

——摘编自周一星曹广忠《改革开放20年来的中国城市化进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世纪世界城市化发展的主要特征并说明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化的发展趋势。综合上述材料,请你给当代我国的城市化提出合理化建议。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1985年12月,美国宣布计划从1986年1月1日起将对来自欧共体的半成品进口数量进行限制。由于双方就此问题的谈判破裂,美国如期对这些产品实施了单方面限制。作为报复,欧共体立即实施了对来自美国的脂肪、肥料和涂布纸的进口配额。这反映出(     
A.西方国家经济“滞胀”B.欧共体经济实力的增强
C.美国丧失世界霸主地位D.世界多极化格局的出现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1240~1241年,杨惟中在燕京(今北京)建立太极书院,旨在“继学传道”,书院内设置周子(周敦颐)祠,墙壁上镌刻着《太极图》。同一时期,宋理宗诏令张载、程颢、朱熹等从祀孔庙。材料反映这一时期(       
A.南北正统思想存在差异B.北宋政府力图挽救统治危机
C.理学的影响力得到增强D.儒家的正统地位遭到了冲击
2024-01-20更新 | 752次组卷 | 12卷引用:2024届陕西省榆林市高三下学期第四次模拟考试(三模)文综试题 -高中历史
5 . 唐太宗晚年在谈到用人体会时说:“用人之道,尤为未易。己之所谓贤,未必尽善,众之所谓毁,未必全恶……又人才有长短,不必兼通……舍短取长,然后为美”。从中可以看出唐太宗(     
A.注重扩充国学规模B.知人善任,各取所长
C.落实三权分立理念D.改革吏治,发展生产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在河姆渡文化遗址中发现了一些有柄骨匕,骨笄上雕刻有花纹或双头连体鸟纹图案。这表明当时河姆渡人(     
A.已掌握制瓷技术B.仍处于旧石器时代
C.具有尚武的精神D.具有一定审美意识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西方的协商民主是对代议制民主的修补,很大程度上还是一种“应然”而不是“实然”,是一种政治理想而不是一种解释性的框架,它侧重于民主“应当如何”但并不是“实际怎样”的问题。公共理性是协商民主中的一个重要支柱,但事实上往往只有与宏观政策相联系并在远离个人利益和直接利益的条件下才能产生不约而同的“共谋”而起作用。在微观层面,公共理性受到直接利益和现实利益的纠葛往往容易丧失公共的意蕴而处于一种碎片化和无序化状态。西方协商民主的制度形式普遍存在于实行多党制或者两党制的国家中,它是协调政党与政党之间以及政党内部利益与矛盾的重要方式。多元一致是协商民主的最大理想、愿望和目标,然而多元化利益与多元化主体存在诸多“可通约性”,也必然存在诸多“不可通约性”,“异质性”的分歧有可能通过协商达成妥协和一致,或者是暂时的“悬而未决”,也可能根本就不能达成一致。

——摘编自许忠明《西方协商民主的背景、演变与缺陷》

材料二   中国的协商民主,经历了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理论的形成以及《新民主主义论》对民主政治制度的设计,到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协商建国,再到改革开放以来国家政权机关、党派团体和基层治理中各种协商民主的实行。参与协商的主体囊括了来自各社会阶层、各类政治主体的力量。有执政党与各民主党派、无党派、社会团体等在人民政协的协商;有重要决策之前执政党与政协、人大等方面的协商;有民主恳谈会、参与式预算等协商实践。中国的协商民主既尊重了多数人的意愿,又照顾了少数人的合理要求。同时,通过具体的制度设计、体制机制建设和程序设计,将协商民主以法律、规章和制度等形式确立下来,并在实践中得到稳定持续实施的民主形式。

——摘编自陈家刚《当代中国的协商民主:比较的视野》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方协商民主的缺陷。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中国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突出特征。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中西方协商民主的认识。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16~17世纪,瘟疫在西欧频繁爆发,人口大量死亡,基督教束手无策。世俗医学要求当局注意城市公共卫生、清除各种污秽;建议民众重视卫生保健,实施隔离、清扫街道、禁止集会等,有效防止了疫病的进一步传播,而传统宗教疗法祈祷、忏悔等几乎被抛弃。据此可知,西方疫病(     
A.客观上冲击了宗教的权威性和神圣性B.推动了文艺复兴运动的发展
C.促使西方国家民众信仰危机开始出现D.直接导致欧洲宗教运动兴起
9 . 2008年,我国城市公共运营汽(电)车约36.7万辆,是1949年的160倍。城市供水总量500亿立方米,是1949年的160倍,用水普及率达到94.7%。城市供气管道长度25.8万公里,是1980年的46倍,用气普及率达到89.6%。这说明我国(     
A.城市规模的扩大带动了城市功能增加B.科技水平是城市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C.经济发展推动城市基础设施不断完善D.城市化进程呈现出新旧交织的特点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唐朝沿用了隋朝修建的大运河,其构成了“奉长安文化为中心、仰东南财富以存立”的国家生命线。同时,陆路交通非常发达,有长安附近以及两京之间的驿道、驿馆,还有通向全国道、州、县的11条交通干道,及道、州、县间横向连接的6条交通线。据此推断,唐朝时期(     
A.经济重心南移推动交通发展B.交通建设为巩固国家统一创造了有利条件
C.中原与少数民族的往来密切D.经济因素是地缘政治格局变迁的重要动力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