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有史料记载,在一次战斗中,斯巴达公民死伤惨重。当此消息传回斯巴达时,有家人在该战斗中不幸牺牲的公民,其在大众面前不但不允许流泪,而且要庆幸至少还有其他的公民没有丧失生命;而如果自己的家人平安归来,则要恸哭不止,因为别人失去了亲人。这反映出古代斯巴达(       
A.不重视维护公民的生存权利B.摆脱了纲常伦理观念的影响
C.城邦至上理念影响个人行为D.城邦政治决策服从民众意志
2023-06-21更新 | 335次组卷 | 10卷引用:甘肃省兰州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学术界普遍认为野生西瓜最早原产于非洲。“旧传种来自西域,故名西瓜。”这样看来西瓜名字的由来与西瓜在中国的引种和传播有一定关系。

根据最早关于西瓜的文献记载,五代后晋(936年-947年)胡峤从契丹归来后撰《陷虏记》记载在契丹见闻,其中提到西瓜。北宋时期相关文献较少,有说法当时黄河地区可能已经种植西瓜,《清明上河图》展现了汴京街市,“其中一个水果摊前案上放有数块切开的西瓜”。南宋时期西瓜的记载多处可见,如诗人范成大在《西瓜园》中写道:“碧蔓凌霜卧软沙,年来处处食西瓜。”诗注里有:“西瓜味淡而多液,本燕北种,今河南皆种之。”文天祥《西瓜吟》中:“下咽顿除烟火气,入齿便作冰雪声。”元代官修农书《农桑辑要》中不但首次出现西瓜的栽培方法,还有西瓜子仁的介绍。而《日用本草》记载:“西瓜,味甘寒,无毒,消暑解热,解烦渴,宽中下气利小水,治血痢。”明《本草纲目》也有关于西瓜引种、生理特性、用途、食用等各方面的详细记载;《群芳谱诠释》记载“子取仁可荐茶,皮可蜜煎、糖煎、酱腌”。清代各地方志中关于西瓜的记载内容逐渐出现多样化,涉及西瓜形状、种植、用途、产量、传播、贸易等各方面。

——《西瓜在中国的引种推广及动因探析》

材料二   西瓜优良的自然特性,使得它在成功引种后地位迅速上升,成为重要的消夏果瓜。江南地区有喝烧酒、吃西瓜的习惯。西瓜汁可以被用来烹煮猪肉,味同蜜炙肉。西瓜去除盖和瓤后,将鸡(鸭)肉置于其中,外加各种作料,然后蒸煮熟透,统称西瓜盅。还可以加工成西瓜膏、西瓜糕以及西瓜酱等食品。西瓜还是元旦(春节)、端午、荐新、立秋、七夕、中秋等多个岁时节日中的必需果品。中国很多地方的民间都有立秋吃西瓜的习俗,称为“啃秋”或“咬秋”。这一风俗源于古代“秋报”祭祀之礼。

——《西瓜引种传播及其对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的影响》

(1)根据材料一概括我国历史上种植利用西瓜的特点,并结合所学分析其广泛种植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我国历史上种植利用西瓜的影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3 . 史籍记载,宋朝曾大量调拨广州、泉州、杭州、明州等地收购的香药、犀象、苏木等热带物产,赴雄州等处榷场与辽朝交易。这反映出,当时(     
A.海外商贸非常繁荣B.区域经济差异明显
C.江南集镇商贸兴盛D.南北民间贸易活跃
2023-12-20更新 | 2101次组卷 | 13卷引用:甘肃省兰州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4 . 汉晋时期有多种文本记载,帝尧之时,“天下太和,百姓无事”。有老者“击壤”而戏,围观者称颂帝尧。老者歌云:“吾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地而食,帝何德于我哉!”上述记载所体现的政治理念最接近(       
A.孔子B.老子C.韩非D.墨子
2022-06-16更新 | 12252次组卷 | 77卷引用:甘肃省兰州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5 . 《后汉书》载:“建武年间,(任延)诏征为九真太守。……九真俗以射猎为业,不知牛耕,民常告籴交址,每致困乏。延乃令铸作田器,教之垦辟。田畴岁岁开广,百姓充给。”这段记载反映了当地(     
A.推广曲辕犁后增加了耕地面积B.开始注重精耕细作提高农业产量
C.封建剥削严重导致农民生活贫困D.农民意识的落后导致生活贫困
2021-08-31更新 | 112次组卷 | 42卷引用:【全国百强校】甘肃省兰州一中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试题高一历史
6 . 《隋书》记载:   “(汉高祖) 矫秦皇之失策,封建王侯,并跨州连邑,有逾古典,而郡县之制, 无改于秦。”汉高祖“矫秦皇之失策”的措施是(       
A.“与民休息”政策B.“推恩令”
C.郡国并行制D.刺史制
2022-06-27更新 | 522次组卷 | 47卷引用:甘肃省兰州市第三十三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马端临的《文就通考·选举考》载:“进士者时共贵之,主司褒贬,实在诗赋,故士林鲜国体之论,其弊一也……所习非所用,所用非所习,故当官少称职之吏,其弊三也。”此记载指出了
A.魏晋九品中正制使豪族垄断仕途形成了门阀政治
B.唐代进士科考重视诗赋文章,考试科目欠缺实用性
C.汉察举制令地方宫举孝廉,束缚了士人的品德砥砺
D.明清科考以八股文为主,禁锢了学子的思想与才华
2019-09-16更新 | 334次组卷 | 22卷引用:甘肃省兰州市第四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