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8 道试题
1 . 《史记·殷本纪》中有商王武乙对天加以羞辱、杀戮和“射天”的记载;西周的统治者则提出“皇天无亲,惟德是辅”这体现了(     
A.仁政思想的继承发展B.天命观的理性色彩
C.社会根本转型的产物D.君主专制的合理性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明赠承德郎工部虞衡司主事昆源冯公墓志铭》记载,明末歙县程胜恩有感于父亲和祖父毕生耕作而生活清贫,“愤然作色曰:‘丈夫生而志四方,若终其身为田舍翁,将何日出人头地耶!’用是效白圭治生之学,弃农就商,往来荆襄吴越间……以生以息,不十年而家成业就”。这表明,明代士人阶层(     
A.职业观念有所转变B.摆脱儒家观念束缚
C.自我价值得到凸显D.突破旧的阶层限制
3 . 《史记·货殖列传》记载,周人始祖后稷长于种植;周公告诫后代为君要“先知稼穑之艰难”;周成王把每年督促农业生产作为国之大事。这表明(     
A.周代农业生产技术进步较快B.周代统治者延续了重农传统
C.农耕经济是以周代商的保障D.重农抑商是周代的基本国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新唐书·百官志》记载:“细镂之工,教以四年;车路乐器之工,三年;平漫刀稍之工,二年;……岁终以监试之,皆物勒工名。”这里的“物勒工名”(       
A.严重束缚了劳动者的人身自由B.基本承袭汉代的盐铁官营政策
C.成为传统工匠精神传承的保证D.不利于提高手工业产品的质量
5 . 《元史》记载:“春,帝居万安宫一月,居揭揭察哈殿二月;夏,避暑于昔刺斡儿朵;秋,居于阔阔脑儿行宫;冬,大猎于汪吉河”,“率以为常”,后在此基础上元朝建立了两都(大都和上都)巡幸制度。这一制度的建立(       
A.适应了民族传统和政治统治的现实需要B.消除了地方分裂割据的隐患
C.表明元朝政治治理奉行因地制宜的原则D.利于边疆与内地管理一体化
6 . 据《清圣祖实录》记载,康熙曾言,“凡一切奏折,皆朕亲批,诸王文武大臣等知有密折,莫测其所言何事,自然各加警惧修省矣”。他主要强调这一制度(       
A.有利于皇帝直接广泛获取信息B.提高了皇帝决策严密和机密性
C.有利于皇帝对文武大臣的控制D.有利于提高各级官员政治素质
2022高三上·海南·学业考试
7 . 《汉书》记载“开国承家,有法有制”,认为国家应关注礼制和法律。唐代有士人说:“礼法二事,皆王教之端。”宋代以后,儒学士人以乡约教化乡里。到了明清,乡约与法律逐渐合流。这些治理方式旨在(     
A.推诚辅君,效功百姓B.灭私徇公,坚守直道
C.守道与德,思退刑罚D.威制天下,以案刑狱
2022-09-11更新 | 4489次组卷 | 43卷引用:宁夏石嘴山市平罗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8 . 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始皇帝嬴政去世后,中车府令赵高冒充他发号施令,宗室群臣无不俯首遵行,所发号令甚至可以左右整个国家。据此可知
A.官僚政治体制失效B.中枢权力发生异变
C.王室政治地位下降D.皇权效力影响巨大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周礼》记载,宰夫司百官考核,“岁终,则令群吏正岁会;月终,则令正月要;旬终,则令正日成,而以考其治。治不以时举者,以告而诛之。”这一规定意在
A.强化等级观念B.完善官僚政治
C.服务农业生产D.规范政治秩序
2022-01-13更新 | 731次组卷 | 7卷引用:宁夏吴忠市盐池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10 . 《史记·封禅书》曾记载“自古受命帝王,曷尝不封禅”,并从五帝之舜的封禅开始叙说。沿袭至秦汉之时,封禅逐渐成为帝王们的盛世大典。在泰山封禅升天,与鬼神通是封禅是否成功的一个重要信号。古代帝王封禅的主要目的是
A.证明王权的合法性B.强化以农立国的治国理念
C.宣扬天人合一思想D.确立道家学说的统治地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