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874 道试题
1 . 明朝洪武年间规定“官员营造房屋,不准歇山转角,重檐重拱及绘藻井……庶民庐舍,不许于宅前后多占地、相亭馆、开池塘……不许过三间”;而到了嘉靖以后,陕西、豫北等或绅或商的住宅多为多开间尤其是五开间,并成为这些地区民居基本形制。这表明(     
A.奢靡之风影响社会风尚B.政府对民间的控制力度降低
C.市民阶层政治地位提升D.社会经济发展冲击等级秩序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如表是1922年10月苏联部分省份的农民情况摘要。这反映出当时苏联(     
省份农情摘要
鄂木斯克省因粮食机关按加倍的播种面积征收粮食税,农民对苏维埃政权非常憎恨
普斯科夫省粮食税要占农民全部收成的2/3还要多
梁赞省100%完成粮食税的农民必然要挨饿
特维尔省完成粮食税后,现在农民不得不在市场上购买粮食
雷宾斯克省农民为了少交粮食税,减少播种面积
基辅省有农民因粮食税的压力而自杀
A.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效率低下B.新经济政策的执行存在严重问题
C.农业集体化并未有效改善农民生活D.小农经济阻碍农业生产力的发展
3 . 2023年9月,肯尼亚中国问题专家卡文斯·阿德希尔在听完习近平主席在“金砖+”领导人对话会上的重要讲话后,他表示,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各国紧密联系、相互依存,和平与发展是全人类的共同愿望。中国提出的全球发展倡议,倡导构建团结、平等、均衡、普惠的全球发展伙伴关系,对各国实现共同发展至关重要。这说明中国(     
A.构建完成全球伙伴关系网B.全球治理中的主导地位突出
C.充分地展现了大国的担当D.成为发展中国家利益代言人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创刊于1942年7月的《晋察冀画报》是抗日根据地的第一份以刊登照片为主的综合性画报。如表是对该画报在抗战时期出版的8期中摄影图片场景的统计。据此可知(     
场景敌后抗日斗争共产党政权建设对外交流民众生活敌后风景
数量412幅(56%)195幅(27%)65幅(9%)39幅(5%)20幅(3%)
A.党的工作重心发生了转移B.敌后战场成为了抗日战争主战场
C.晋察冀成为敌后抗战中心D.中国共产党重视抗战文化的传播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阿兹特克人用芦苇筏来积聚土壤的底层基地,使耕作的泥土漂浮在水面上。然后,在新建的土地上种植农作物和果树。每次播种之前,他们必须挖掘一些新的土壤并将其铺在水面的耕地上。阿兹特克人的这一做法(     
A.旨在清除淤泥以利养殖B.为国家的扩张作了思想准备
C.利于人口和财富的增加D.是领先世界的农业耕作方式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769年,理查德·阿克莱特建立了英国第一个工厂,标志着工厂制度正式诞生。在随后的20年里,工厂制度在英国逐渐普遍起来。到1788年,英国已经建立143家纺纱工厂。1840年英国工人的平均生产效率已经达到1770年的20倍。

材料二   在以机器生产为基础的企业中,即在工厂中,我们始终可以见到一种简单协作,也就是说,好几台相同的工作机(暂且把工人撇开不谈),同时地和共同地在一个工作场所进行工作。在农业机器化的地方,农民面临与奄奄一息的家庭手工业同样的命运。旧社会最牢固的基础,与农民一起被消灭掉了。农村中“剩余”下来的农民和雇佣工人,纷纷流入城市。“机器使体力成为多余的了……这种代替劳动和劳动者的强有力的手段,立刻变成一种不分男女老幼,把工人家庭一切成员都归资本直接支配,从而增加雇佣工人人数的手段。”工厂里的强制劳动不仅侵犯了孩童爱好游戏的权利,而且还排挤了自由的家务劳动,这种家务劳动原来是工人家庭本身需要的。

——摘编自【德】卡尔·考茨基《马克思的经济学说(1887)》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工厂制度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运用唯物史观简述近代工厂制度建立的意义。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中世纪西欧城市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收入来源,这使得庄园中的农民逐渐失去了土地和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农民(奴)缴纳迁徙税和购买劳役豁免权后,可以自由选择职业。这些状况(     
A.使得城市社会结构单一化B.致使商品经济取代自然经济
C.减弱了王权对社会的控制D.推动了西欧庄园制度的解体
8 . 下图为20 世纪20年代出版的杨柳青年画《喜庆大来》。该画描绘的是,年终岁末一富户公子衣锦还乡的“盛况”:他驾着福特T型硬顶轿车归至府门外,车内装满元宝,正在由三名儿童从车上搬下运送回府。由此可知,该年画(     

A.说明汽车得到广泛应用B.折射出交通的立体化趋势
C.迎合了民众的审美情趣D.体现社会生活的全盘西化
9 . [历史一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桑弘羊(前155年?-前80年)在汉武帝时期历任侍中、大农丞、治粟都尉、大司农等职。为帮助汉武帝刘彻解决因革新强权、对匈奴用兵而造成的“财路衰耗而不瞻”问题,桑弘羊在“任期内”主持或参与实施了一系列财经政策。如“尽管天下盐铁”,为朝廷带来源源不断的财政收入。设置掌管运输的均输官,各地交纳的贡赋由均输官运到边地支军,或贩卖获利增加财收。设置管理物价的平准官,“尽笼天下之货物,贵则卖之,贱则买之”,调剂物资,平抑物价。实行酒榷制度,由官府对酒类实行专营,独占酿酒和销酒利润。整顿币制,废除一切旧钱,由国家统一铸造三官钱(五铢钱),杜绝了民间私铸流弊。颁行算缗告缗令,向富商大贾、高利贷者征收财产税,鼓励和奖赏向朝廷揭发富商巨贾隐产漏税的违法行为。假民公田,国家把一部分官田、荒地和罚没田产租借给失地农民,向他们征收“假税”(田租)。进一步推行纳粟(纳钱)拜爵、补官政策,甚至纳粟(纳钱)可以赎罪,买官范围从豪强巨贾、门阀官吏延伸至普通百姓。规范中央到地方的财经管理体系,组并地方农粮、水利、财经机构和官员,统一了全国财经管理。桑弘羊广泛涉猎百家学说,尤精法家和管商之学。他认为“富国非一道”“无末业则本业何出”。认为商品流通可以“均有无而通万物”,可以解决各地的资源过剩和短缺。桑弘羊还提出“本重币虚”思想,认为生活物品为“本”为“实”,货币为“末”为“虚”,比西欧十五世纪重商主义“以货币为本”的思想先进许多。

——综合摘编自吴红、徐波《桑弘羊:成就汉武伟业的理财家》等资料

(1)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桑弘羊理财政策的特点。
(2)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结合汉武帝时期的治国思想和历史背景,简评桑弘羊的理财思想。
2024-04-21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青海省西宁高三下学期一模文科综合试题-高中历史
10 . 下图是革命艺术家彦涵创作于1948 年的木刻版画《豆选》,记录了他在1947 年土地改革中任河北获鹿县大河村工作组组长时的亲历。当地农民有的识字,有的不识字。画面中的老中青农民,有的正在向候选人碗中投掷豆子,有的正在弯腰捡起地上洒落的豆子,有的聚在一起谈天说地。该作品反映了(     

A.解放区的基层民主政治B.解放区举办扫盲识字班
C.土改激发农民踊跃支前D.敌后根据地的民主选举
2024-04-21更新 | 80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青海省西宁高三下学期一模文科综合试题-高中历史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