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98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工厂制是诞生于工业化进程中且至今依然处于主流的生产组织形式。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化国家,同时也是近代工厂制的发源地。从渊源上看,原工业化时期英国的生产组织形式,即作坊制家庭制、手工工场制生产为近代工厂制的兴起奠定了基础。而18世纪中叶后,技术变革带来的水力机、蒸汽机的发明,最终促使处于萌芽状态的工厂制破土而出,这种全新的生产组织形式终于在英国问世了。

——摘编自刘金源《论近代英国工厂制的兴起》

材料二   二战后,以自然科学理论的大发展为基础,科学技术全面跃进,原子能的利用,在人类能源开发史上揭开了新的一页;电子计算机的诞生和发展革新了机器体系,实现了人类智力的延伸和解放,改变了人们的劳动方式,使人类社会进入到“信息社会”;新的合成材料的大量发现和迅速发展,构成当代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之一;空间技术的发展,开辟了人类远离地球向空间发展的新时代;生物工程技术的日益成熟和普及,将大量产生出新的物种,大幅度地提高农业生产率,大大改善生态环境,并将触发一场新的科技革命;海洋工程的出现和发展,开辟了人类社会广泛利用丰富的海洋资源的广阔途径。

——摘编自王春明《科技革命的历史轨迹及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英国工厂制兴起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二战后科学技术发展的主要表现及特点。
2023-07-05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巴音郭楞州博湖县奇石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意大利的自然环境得天独厚,直接继承了古罗马的文明。在14~15世纪,在佛罗伦萨、西恩那、比萨等地的毛纺织业、呢绒业和威尼斯的造船业中,都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意大利的城市共和国是商人和作坊主组成的政府,这为文化艺术的创造提供了比较自由的环境。东方文化,尤其是中国的四大发明,也对文艺复兴向广度和深度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摘编自张椿年《从信仰到理性——意大利人文主义研究》等

材料二   罗马教皇利奥十世因欲敛钱于德国人以备继续圣彼得礼拜堂之建筑,乃大发赎罪券于已死及未死之人。教皇之代表……因急于筹款,故极言赎罪券有种种功效,言之过当,适足岂有思想者之怀疑……路德之榜其论文,初无攻击教会之意,更不料其足以惊动世人之耳目。其论文用拉丁文所著,只备当时学者之研究。不意当时之人无论贵贱智愚,莫不急欲讨论赎罪券之性质之究竟为何。故路德之论文不久即译成德国文,遍传于全国。

——摘编自何炳松《欧洲全史》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意大利文艺复兴和德意志宗教改革兴起背景的异同。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宗教改革运动在西欧的扩展。
3 . 1926年,这首借用儿歌《两只老虎》曲调重新填词的《国民革命歌》,唱遍了大江南北。歌词“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努力国民革命,努力国民革命,齐奋斗,齐奋斗”反映了国民革命的(       
A.背景B.目标C.作用D.影响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当我们考察19世纪末叶以来华中(尤其是中心城市武汉)出现的新的经济结构、新的社会阶级和社会思潮,追溯湖北革命党人在长达十年的时间,遵循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在乡邦所作的英勇而坚实的努力……便会发现:辛亥首义绝非一颗从云端掉下来的幸运之果。

——冯天瑜《“首义之城”的变与不变》

材料二 共和政体成,专制政体灭;中华民国成,清朝灭;总统成,皇帝灭;新内阁成,旧内阁灭;新官制成,旧官制灭;新教育兴,旧教育灭;枪炮兴,弓矢灭;新礼服兴,翎顶补服灭;剪发兴,辫子灭……天足兴,纤足灭……阳历兴,阴历灭;鞠躬礼兴,拜跪礼灭……          

——据1912年《时报》刊载的文章《新陈代谢》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辛亥首义的时间及背景。
(2)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三民主义的具体内容。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辛亥革命的积极影响。
5 . 据研究,东汉时期能看出知识背景的公府儒吏共120人,具体情况见表。这表明东汉时期(        

类别

通经达传的儒吏

能吏和文法吏

通黄老与尚玄虚之史

任侠、好武吏

人数

106

7

7

6

比重

88.3%

5.8%

5.8%

5%

注:有些儒吏不是单一的知识背景,故统计时重复计算。
A.儒学之外的学说逐渐消失B.儒学的影响力增强
C.察举制的选官标准较客观D.官僚队伍素质提升(        
6 . 小说《追忆似水年华》以19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巴黎社会为背景,既有对人情世态的真实描写,又是作者自我内心经历的记录。在该作品中,当时的法国
A.处于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时期B.巴黎公社暴力夺取城市政权
C.共和制政体推动工业资本发展D.按照《人权宣言》处理政务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欧洲中世纪城市市场的典型形态,是行会控制下的市场,在组织其成员争取自治权与封建领主的交涉和斗争中,行会成为城市市场的主导力量。为了保证市民的共同利益,必须制定各种制度来防止来自外部和内部的竞争,严格约束同行之间的经济行为和活动。使作为同行成员的小生产者之间具有均等的生产条件和营业机会。它以行规的形式制定一系列以垄断、限制为目的的管理制度,有一整套检查监督、奖惩的措施和行为规范。所以西方中世纪的市场制度是市场行为主体之间的一种契约,其目的是用来约束自身的活动。这些行规世代相传,从而使西方中世纪的市场经济也带有一种习俗经济的性质。

——摘编自刘佛丁《中国和西欧传统市场制度之比较》

材料二   随着15世纪末新航线的发现,西欧开辟了新的商道,使世界上原来相互隔绝的地区联系了起来。于是西欧启动了市场国际化进程,特别是进入16世纪,市场国际化程度继续深入,西欧对外贸易范围不断扩大彼此之间商品具有了一定的依存度。西欧对利润无限制的追求,推动着商人们不断进行市场分工,并且大力拓展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商人们开始了国际化,与国外客户进行广泛的贸易。西欧主要对一些奢侈品及贵金属存在着较大的需求,而这些产品大部分来自欧洲以外的地区。……从15世纪起,西欧市场越来越多,一些大的集市逐渐成为国际贸易中心,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安特卫普。安特卫普发展的最大特点,就是借助外力而成为的世界首府。

——摘编自魏跃军《15世纪末至16世纪中叶西欧市场的国际化》

(1)根据材料一,概括西欧中世纪城市市场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15、16世纪西欧市场国际化的表现并分析其产生的主要背景。
2022-04-30更新 | 345次组卷 | 10卷引用:新疆巴音郭楞州兵团第二师八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33年,美国政府颁布《紧急救济拨款法》,实行“劳动福利政策”,国家提供50亿美元的失业救济,组织失业者进行公路、堤坝、桥梁、公共建筑等公用事业的建设。1935年又颁布《社会保障法》,该法规定:“本法案旨在增进公共福利,通过建立一个联邦的老年敦济金制度,使一些州得以为老人、盲人、受抚养的和残废儿童提供更为可靠的生活保障,为妇幼保健、公共卫生和失业补助法的实行作出妥善的安排。”罗斯福政府对富人征收重税,提高了遗产税,征收赠予税,对数额巨大的个人净收入征收累进税,使国民收入得到了更为合理的分配。

材料二 二战后,随着经济的发展,西方发达国家普遍建立了所谓“从摇篮到坟墓”的“福利国家”制度。在一些国家,如德国,失业工人享受的福利待遇甚至超过正常工作的低收入者,使得过多的公民宁愿领取社会福利金而不去工作。在希腊,公务员的未婚或离婚女儿,仍然可以在父母死后继续领取他们的退休金。很多国家的社会福利支出是其财政总支出中的最大项目,一般在30%以上,德国甚至达到71.49%。2010年社会福利在希腊政府总支出中的所占比例达41.6%。截至2010年2月份,希腊的债务高达2940亿欧元,人均负债2.67万欧元左右,债务危机空前加剧。20世纪70年代起,改革福利制度的呼声逐渐高涨,联邦德国总理科尔说:“我们太贵了,这些既得利益现在都需要打破。”

材料三 福利制度能走多久


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纷纷改革福利制度,但步履维艰,每一次福利制度改革都会引发民众的抗议怒潮(上图),大规模的罢工和示成游行不断发生。为了迎合选民,争取选票,任何政党都不愿采取真正的增税收、降福利、消赤字的改革办法来实施根本的治国良策。


(1)根据材料一,归纳美国社会保障制度的特点。结合有关背景知识,分析这些措施的时代意义。
(2)根据材料二反映的问题,结合20世纪70年代经济形势的变化,谈谈改革福利制度的必要性。
(3)根据对材料三的分析,你认为如何才能使福利制度走得更久?
2021-04-28更新 | 447次组卷 | 23卷引用: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第一中学等三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有人在阐述一场改革的背景时曾写道:“事实上穷人们连同其子女和妻室都为富人们所奴役……要是他们未能缴纳地租,他们本人及其孩子就会被掳去,并且,所有的借贷均是以人身为担保。”这场改革
A.设立陶片放逐法B.促使雅典民主政治进入黄金时代
C.以地缘重划选区D.赋予各等级公民相应权利和义务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近代以来,人们不断追求理想社会,走在追梦的路上。

材料一   “特来美修道院”是法国拉伯雷(14941553)在《巨人传》中描述的理想社会,它是一座自由之城,这里不论男女,都是“全知全能”的人;追求发财和享受,把吃喝玩乐作为人生的重要内容。

——摘编自崔莉《欧洲文艺复兴史》

材料二   罗伯特·欧文1771年出生于英国一个贫苦的家庭,9岁时就当了学徒。1799年,欧文在新拉纳克工厂进行改革试验,他想消灭社会上的不合理现象,消除无产阶级的贫困状态。他从缩短工时入手,实行了一系列提高工人福利的改革,为工人开办托儿所、幼儿园和模范小学,并建立了专门商店,廉价供应食品和生活必需品。此外,工厂还废除了惩罚,代之以教育规劝。1824年欧文又到美国创办了“新和谐公社”,即他追求的“理想国”:公社实行生产资料公共占有、权利平等、民主管理等原则。

——摘编自柯尔【英】《社会主义思想史·第一卷》和《欧文文集》

材料三   1894年,张謇考中状元,是以翁同龢为首的“清流”党的决策人物之一。南京政府成立后张謇任实业总长,因目睹列强入侵,国事日非,毅然弃官,走上实业教育救国之路。1895年,张之洞授意张謇在通海一带创办纱厂。“大生”取自《周易·系辞》“天地之大德曰生”。“大生”二字也寄托了他的理想:服务社会,造福民生。1926年,张謇去世时给南通留下的是一个拥有50多家企业、2400多万两白银、当时全国最大的民族资本集团。还有由400多所各类学校、场馆组成的教育文化体系,以及一套完整的水利、交通、供电等市政基础设施和一系列公益慈善事业,缔造了一个近代南通模式的“理想国”。

——摘编自章开沅《张謇传》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两种理想社会特点的不同之处。
(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两人社会理想实验的背景。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