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423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西部和西南部的路上挤满了饥饿的搭便车者……农民因为工人的贫困而变得贫困;同时,工人也因为农民的贫困而生活困苦。这两类人都没有钱去购买对方的产品,因此我们也就同时在一个国家中遇到了生产过剩和消费不足的现象。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美国富足生活中的贫困(1932年)>》

材料二   罗斯福总统受到了全国人民的深切爱戴。据说,当时(20世纪30年代)曾经有人在纽约的小学生中做了一次民意测验,结果发现,罗斯福总统最受欢迎。他后面才是上帝,而且上帝票数还远远落后于罗斯福。

——必修Ⅱ《经济成长历程》岳麓书社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哪一历史事件?概括这一事件的特点。
(2)依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罗斯福总统为什么深受全国人民的爱戴?其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创立的新模式是什么?
2 . 现代物理学的两大支柱是:
①经典力学
②进化论
③相对论
④量子论
A.③④
B.②③
C.①②
D.②④
3 . 孙中山主张推翻君主专制统治,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这是三民主义中的
A.民族主义
B.民生主义
C.民权主义
D.三大政策
4 . 邓小平说:“实现国家统一是民族的愿望,一百年不统一,一千年也要统一的。”为实现祖国统一大业,我国提出的伟大构想是
A.依法治国
B.基层民主选举
C.“一国两制”
D.民族区域自治
5 . 2012年是美国总统大选之年,如果你对这一问题感兴趣,可查阅
A.1689年《权利法案》
B.1875年宪法
C.《十二铜表法》
D.1787年宪法
6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无)以持一统……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二   由孔子开创的儒家学派,以“仁”为学说核心,以中庸辩证为思想方法,重血亲人伦,重现世事功,重实践理性,重道德修养……守旧而又维新.复古而又开明,这样一种二重性的立场,使得儒家学说能够在维护礼教伦常的前提下,一手伸向过去,一手指向未来,在正在消逝的贵族分封制宗;丢社会和方兴的大一统国家之间架起了桥梁。

——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董仲舒为“持一统”提出什么建议?从此确立了儒学怎样的地位?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举两例说明儒学在当今社会的积极影响。
7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鸟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毛泽东《七律长征》(1935年10月)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回答,毛泽东点燃“星星之火”创建的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是什么?由此开辟了怎样的中国民主革命道路?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回答,中国工农红军为什么要“远征”?“远征”途中召开的具有重大转折意义的会议是什么?
8 . 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是
A.严复
B.林则徐
C.康有为
D.梁启超
9 . 中国是世界农业发源地之一,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先民创造了辉煌的农业文明。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文帝)诏曰:“农,天下之大本也,民所恃以生也。而民或不务本而事末,故生不遂。”

——《汉书·文帝纪》

材料二   舍本逐末,贤者所非。日富岁贫,饥寒之渐,故商贾之事,阙(缺)而不录。

——贾思勰《齐民要术·序》

材料三   (一)限制通商口岸。……

限制外商的居住活动。……

限制出口货物的种类和数量。……

——《中外历史知识述要》


(1)材料一中的“本”指的是什么?“末”指的是什么?材料一、二共同反映了中国古代对“本”“末”持何态度?其目的是什么?
(2)材料三是清朝哪一政策的基本内容?简析清朝实行这一政策的根本原因。
10 . 1953年12月,新中国进行全国规模的基层选举。在天津选民投票日,恰逢女青年蒋宝珍要举行婚礼,她为了参加选举,把婚礼推迟了两个小时。她说:“结婚是喜事,选举更是喜事!”她所说的后一件喜事是指投票选举
A.国家主席
B.国务院总理
C.人大代表
D.政协委员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