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83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考古学家在雅典城发现了11000多片用于陶片放逐法投票的陶片,陶片上面刻有投票者想要流放的人的名字。在实施陶片放逐法时,陶片上的人的政敌就会把相应的陶片分发给雅典的公民,让他们投票给这些陶片上刻有名字的人。这一现象反映出,古代雅典(     
A.民主政治逐渐走向衰落B.民众直接参与国家管理
C.司法审判体现公民意志D.直接民主存在明显弊端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下表
阿史那毗伽特勤(东突厥汗国首领)墓志“知中国有圣,乃率部帐,翻然改图,弃韦毳于遐庭,归礼让之淳化”“夷夏以安”
俾失十囊(西突厥首领)墓志作镇西土,观光北阙,藩屏天子
唐故桂州刺史孙府君墓志虽越微地偏,而朝命寄切,临存未几,风政载扬,宁壹十连,清变远俗,福润零桂
墓志是浓缩的人物传记。下表是出土的部分唐代墓志。上述墓志反映出(     
A.唐代边疆治理体系不断完善B.边地与中原政权的隔阂已消除
C.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增强D.盛唐保障了边疆地区长治久安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中世纪晚期,威尼斯商人在地中海的商业网络扩大,甚至进入中亚、印度和中国去寻找商业机遇。威尼斯货币是当时欧洲普遍流通的货币,银行家们向从事远距离贸易的商人发放信贷凭证,商人们发明了分散商业投资的新方法。威尼斯银行家和商人的行为(     
A.确保了欧亚商贸通道的畅通B.推动了欧洲商业革命的到来
C.促进了商业合伙关系的形成D.服务于殖民者之间利益争夺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经学教育自汉确立,直至清末,始终占据中国古代教育的主流和主导地位。在此期间出现的教育思想或实践(如下表)。

东汉末年汉灵帝在洛阳皇宫鸿都门内创设了一所有别于太学的教育机构——鸿都门学,并从中选拔官员。鸿都门学以“尺牍辞赋及工书鸟篆”为内容
南北朝时期宋文帝召名儒雷次宗在京郊鸡笼山开儒学馆,次年又命丹阳尹何尚之开玄学馆,太子率更令何承天开史学馆,司徒参军谢元开文学馆。至此,儒、玄、史、文四馆并立
隋唐在专设的教育机构中有律馆、书馆、算馆,它们与传授经学的国子学、太学、四门学一道受国子监管理。在附设的教育机构中,有各政府部门管理的乐舞学、医药学、卜筮学、天文历法学、工艺学等
宋初在地方官学“分斋教学”。将官学教育分为“经义斋”与“治事斋”,其中“经义斋”专攻儒家典籍;“治事斋”开设治兵、治民、水利、算术等实用学科
清初将宋的两斋扩充为文事、武备、经史、艺能、理学、帖括六斋,“斋有长,科有领”,每一斋各有所长,且每一斋中的每一科又各有不同

——摘编自郑梦雪《楔入正统:经学教育的五次冲击》

就材料整体或其中任意一点拟定一个论题,并结合中国古代史的相关知识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阐述史论结合,条理清晰)
2024-05-13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河南省安阳市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试题-高中历史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160年比萨城市法典、1216年米兰城市法典、德意志的《德意志王国城市法》等出现,这些城市法成为市民实现自治、组建城市机关、开展经济活动、调整市民权利义务关系的规范。城市法庭处理案件依据的是城市法和城市古老的习惯,而不是遵循领主或国王的法律。城市的首席行政官员及其他一些执行官,一般由市民直接或间接选举产生,负责处理城市的日常事务。城市法律对征税工作有规定,城市当局也会组织一些市场,“城市生活的高潮期是年市,总是在一个宗教节日或教堂落成礼的纪念日时举行,它不仅带来了贸易的活跃,也带来了精彩的节目和娱乐”。

——摘编自吴丹《中世纪西欧城市自治研究》

材料二:民国初期,张作霖父子在东北、阎锡山在山西、李宗仁在广西、陈炯明在广东,都进行了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号称“模范省”,产业务求完备,自成一体。1924年时任上海总商会会长的虞洽卿被段祺瑞政府任命为淞沪商埠会办。在以后的三年里,总商会成了上海的实际管理机构。1903年,张謇致力于家乡南通的建设,南通被梁启超称之为“中国最进步的城市”。荣家兄弟则尝试在无锡的工厂里搞一个“劳工自治区”。后世以他们为榜样的,有重庆北碚的卢作孚和福建集美的陈嘉庚等。这些自治试验无果而终,被白吉尔称为“一个不自由年代中的自由主义的失败”。

——摘编自吴晓波《历代经济变革得失》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世纪西欧城市自治的表现,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对西欧社会的影响。
(2)结合材料二中的地方自治试验及所学知识,对“一个不自由年代中的自由主义的失败”这一论述进行解读。
(3)综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说明地方自治得以实现的主要因素。
2024-05-13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河南省安阳市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试题-高中历史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19世纪70年代,驻英公使郭嵩焘对比中西双方国力的强弱,认为西洋“政教风俗,气象日新……百余年来,其官民相与讲求国政,白其君行之,蒸蒸日臻于上理,至今君主以贤明称,人心风俗进而益善”。其意在强调(     
A.进行自下而上民主革命B.推动制度变革的必要性
C.全面学习西方政治文明D.洋务运动必然走向失败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从1500年前后到二战前,欧洲民族主义思潮不断发展,对世界历史产生了重要影响,如下表所述。

1500年前后欧洲民族主义兴起:英法等民族国家形成,王权加强
18世纪末19世纪初欧洲民族主义普遍发展:欧洲各国民族意识普遍觉醒,在反抗外来侵略中发挥重要作用
1870年至1914年欧洲民族主义呈现高潮:狭隘的民族主义和极端的民族主义盛行,最终导致一战爆发
20世纪30年代欧洲民族主义再度狂热:德意等国法西斯猖獗,在民族复仇情绪和种族主义的煽动下,德国成为世界大战的策源地

——摘编自陈晓律《欧洲民族国家演进的历史趋势》等

从材料中提取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表达清晰)
8 . 当巴黎大学刚刚形成之时,学位与聘书授予权操在圣母院教士会手里,巴黎主教拥有对教师和学生的服务管辖权。经过长期、剧烈的斗争,在13世纪期间,大学校长取得了对教师和学生的完全教会司法权,大学成为学者们的自治团体。这一转变(     
A.有利于知识的传递和推广B.反映出教会对教育的推动
C.使大学实现了完全世俗化D.促进了资本主义萌芽发展
9 . 下表是汉代涉及乡党评议的部分民谣。这有助于(     
人物民谣
戴子高为人豪侠任气,慷慨乐施,人呼“关东大豪戴子高”
冯豹事后母尽孝,以儒术教授乡里,乡里为之赞曰“道德彬彬冯仲文”
任文公善推阴阳之术,智慧超凡,人称“任文公,智无双”
杨震学贯五经,道德卓异,关西为之语曰“关西孔子杨伯起”
A.选拔德才兼备的官吏B.民众价值取向多元化
C.儒学独尊地位的确立D.完善朝廷的选官制度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53年9月,苏共中央全会决定采取重大措施,对农业实施改革。1953年下半年,苏共中央通过一系列改革农产品收购制度的决议;1954年2月,苏共中央全会又提出大规模开垦荒地的决定。以这两项措施的出台为标志,赫鲁晓夫启动了苏联农业的改革,农业成为赫鲁晓夫改革的突破口。1958年6月,苏共中央全会通过决议,决定对农产品的采购制度和采购价格进行全面改革。取消现行的义务交售制,改成统一的国家采购形式,并提高收购价格以给农民增加收益。赫鲁晓夫还注意给集体农庄放权以调动其生产积极性。但是由于急于求成,且赫鲁晓夫在全国盲目大搞种植玉米运动和垦荒运动,破坏了农业发展,农业改革成效不大。

—摘编自张喜德、蔡丹《赫鲁晓夫的改革开放对我国改革开放的历史启示》

材料二   农业合作化运动是中国为适应工业化需要,在1953——1956年间通过在农村地区普遍建立合作经济的途径,对小农经济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经济改革。中国共产党对农民进行了深入广泛的群众动员,使农业社会主义改造获得了广大农民的认同和支持。在此基础上,中共中央于1953年12月通过《关于发展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决定》推进农业合作化的发展。根据中国农村的特点,采取了典型示范、分类指导、逐步过渡的办法,合作化运动发展得很顺利。到1955年底,全国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发展到67万个。这段时期,在实践中遵循了自愿互助的原则,利用互助协作的力量来发展生产力,因而得到广大农民的普遍拥护,农村经济以较快的速度增长,合作化运动取得了显著成效。

——摘编自李伟民《金融大辞典》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50年代赫鲁晓夫农业改革的特点并分析其形成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50年代中国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影响。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从中苏农业改革中得到的认识。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