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529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当人类有意识地开始商品贸易,有些东西就开始在商人商队的贩运下成为商品,满足各等人的各种需求,有的是生活必需品,有的是奢侈品。历史上的物质流通往往就是这样。以“糖”的历史为例,植蔗制糖,它的生产、加工、消费、贸易,连接起印度、中国、欧洲、非洲和美洲。其中,不仅有不同区域间的文化、知识和技术的传播和交流,有世界市场中的三角贸易,有殖民、奴隶贩卖以及追求自由与独立,也有近代工业化的刺激,甚至还有糖加上咖啡与茶形成的聚会与交流场所,在欧洲形成的近代“公共领域”。类似的商品还有丝绸、瓷器、香料、茶叶、纸张、白银、棉花等。

——摘编自葛兆光主编《从中国出发的全球史》(中册)

由“物”观“史”,根据材料并结合世界史的相关知识,围绕“影响全球史的商品”这一主题,自拟一个论题并加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选择“糖”以外的一种商品,逻辑清晰,史论结合。)
2024-06-15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洛阳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关于一战后的国际秩序,威尔逊的想法是“对国际社会进行改造,克服竞争性的民族国家体系带来的弊端,消除国际无政府状态和权势政治,最终将民族国家的私利引向国际社会共同的利益”。威尔逊的这一主张(       
A.意在促进世界和平发展B.深受社会主义革命的影响
C.确立了美国的霸权地位D.助推了国际新秩序的构建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646年1月1日,孝德天皇颁布《改新之诏》规定:召集群臣盟誓“天覆地载,帝道唯一”,效仿唐朝制度实行“八省百官”制和“国郡里”制,对官吏实行“食封”和“俸禄”。这表明日本(     

A.树立了天皇的绝对权威B.建立了中央集权体制
C.全面效仿唐朝政治制度D.谋求中日关系的对等
2024-02-20更新 | 345次组卷 | 57卷引用:河南省洛阳市洛宁县第一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2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1897年11月13日,德国出兵占领胶州湾。不久,俄国主动提出“助华”,并派遣军舰进入旅顺、大连,俄皇表示:“俄舰借泊,一为胶事,二为度冬,三为助华防护他国占据。”这些事件的出现表明(     
A.列强加大对中国资本输出B.沙俄获得了最大的侵华利益
C.中国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D.列强在侵华上既矛盾又勾结
5 .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期间,代表新生资产阶级的议会军总指挥曼彻斯特伯爵曾经说过:“如果我们击溃了国王99次,他和他的后代仍旧是国王;而国王如果击败我们,哪怕是一次,所有的人都要被绞死,我们的子孙一定要沦为奴隶。”这表明当时英国(     
A.确立了议会主权原则B.议会与王权矛盾不可调和
C.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D.君主制传统仍有较大影响
6 . 17世纪后期,西班牙王室财政拮据,通过卖官鬻爵收敛钱财,购买这些殖民地官职的主要是富裕起来的克列奥尔人(指出生在拉美殖民地的白人)。他们利用王室对殖民地管理松弛的机会,与殖民地总督府和检审厅建立了牢固的联盟,形成地方权力体制的社会基础,使他们能够与软弱无力的帝国政府进行有效的对抗。以上材料从侧面说明(     
A.西班牙海上殖民霸主地位日益稳固
B.克列奥尔人崛起促进拉美独立
C.葡萄牙王室在美洲的特权受到冲击
D.帝国政府克列奥尔人利益一致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早期重商主义产生于15~16世纪中叶,主张通过少进口甚至不进口的方式,阻止本国金银财富的流出,政府也通过使用行政手段来禁止货币和金银财富的输出。16世纪下半叶~17世纪则是重商主义的第二阶段,即晚期重商主义阶段,这一时期主张通过保持贸易顺差的方式,让更多的金银财富流回本国,通过对输出的原料收高关税,对输入的原料实范减税或免税,支持本国出口工业的发展。

材料二   重农主义兴起于18世纪50~70年代的法国,提倡自由竞争,减少国家干预。作为法国早期资产阶级的重要经济思想,重农主义充分表达了这一时期资产阶级的需求和愿望。重农主义的创始人魁奈,将农业视作经济的根本,认为只有农业部门才是唯一可以创造财富的生产部门,坚持“自然秩序”“自由放任”的理念,认为人类社会尤其是经济社会同自然界一样,也存在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进而提出“积极发展资本主义大农场”和“对土地所有者单一课税”的观点,为法国日后的变革奠定了经济基础。

材料三   19世纪40~60年代,德国历史学派兴起并发展。这一学派的学者强调国家在国民经济发展中起到决定性作用,主张实行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历史学派的先驱李斯特也提出,德国想要超越英国和法国,要实施关税保护政策,保护德国工业的发展,才能有朝一日能够与英、法两国抗衡。在李斯特的影响下,其他历史学派代表人物也都反对自由放任的思想,坚持国家干预经济的主张。因此,这一时期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是政府强、市场弱,要想实现国家经济跨越式发展,首先要加强自身力量,也就是由政府主导经济发展。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姚晓琳《西方国民经济学思想演进的历史、理论与实践逻辑研究》

(1)根据材料一、指出重商主义内容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变化的积极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重农主义兴起于法国的背景。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德国历史学派主张的认识。
8 . 1874年8月,明治政府建立了东京女子师范学校,该校在建校时拟招100名学生,后参加入学考试的有193名,74名经考试合格,但坚持到最后毕业的只有15名。地方上的情况更为糟糕,1875年石川县女子师范学校建校时,计划招收80名学生,但参加考试的只有7名,坚持到毕业的只有2人。据此推断(     
A.女性政治地位有所提升B.社会观念转变艰难
C.近代教育体系已经完备D.文明开化成果显著
9 . 维也纳会议秘书长腓特烈·根茨在1816年写道:“这次会议所带来的不过是军事力量事先已办好了的复辟,以及列强之间的协定……会议既没有作出任何一项多少具有崇高性质的决定,也没有采取任何一种有关社会秩序和福利方面的重大措施,来补偿人类遭受长期痛苦的部分损失,或者使人类对未来安心。”由此可知(     
A.主要任务是恢复封建王室的统治B.具有大国协调争夺利益的反动性
C.开创以会议谈判解决争端的先例D.预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即将到来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克林频时期,美国依靠在高科技领域取得的突破性成果,成为世界经济的霸主。1992年克林频当选总统后,发表了《技术:经济增长的发动机《将技术用于美国经济增长》等一系列报告。1993年,美国成立了内阁级别的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克林顿任主席。美国颁布了1995年《国家技术转移促进法》.1997年《联邦技术转让商业化法》.2000年《技术转移商业化法》等修正案。美国将网络营销模式等新技术形式纳入知识产权保护范围;在国际贸易中通过“301条款”。

——摘编自全继业《浅论经济史视角下美国科技自主创新的历史.特点与启示》

材料二   下表1991—2001年美国研发投入总额.来源构成及所占比例情况

时间

1991

1993

1995

1997

1999

2001

总计

1608.91

1667.82

1836.17

2121.21

2435.17

2742.11

联邦政府

总额

607.99

605.81

629.65

645.48

670.15

733.41

%

37.8

36.5

34.3

30.4

27.5

26.7

产业界

总额

923.00

965.49

1108.70

1362.27

1632.29

1848.92

%

57.4

58.6

62.6

65.3

69.4

67.4

高校

总额

34.57

37.08

41.09

48.36

56.30

67.78

%

2.1

2.2

2.2

2.3

2.3

2.5

其他

总额

43.35

49.44

56.74

65.10

76.44

92.00

%

2.7

3.0

3.1

3.1

3.1

3.4

——摘编自李宏伟《50年来美国科技投入变化规律分析》等整理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克林顿时期美国重视科技创新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克林顿时期美国促进科技自主创新的主要举措及其作用。
2023-12-20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栾川县第一高级中学2024届高三12月份阶段检测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