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449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当人类有意识地开始商品贸易,有些东西就开始在商人商队的贩运下成为商品,满足各等人的各种需求,有的是生活必需品,有的是奢侈品。历史上的物质流通往往就是这样。以“糖”的历史为例,植蔗制糖,它的生产、加工、消费、贸易,连接起印度、中国、欧洲、非洲和美洲。其中,不仅有不同区域间的文化、知识和技术的传播和交流,有世界市场中的三角贸易,有殖民、奴隶贩卖以及追求自由与独立,也有近代工业化的刺激,甚至还有糖加上咖啡与茶形成的聚会与交流场所,在欧洲形成的近代“公共领域”。类似的商品还有丝绸、瓷器、香料、茶叶、纸张、白银、棉花等。

——摘编自葛兆光主编《从中国出发的全球史》(中册)

由“物”观“史”,根据材料并结合世界史的相关知识,围绕“影响全球史的商品”这一主题,自拟一个论题并加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选择“糖”以外的一种商品,逻辑清晰,史论结合。)
2024-06-15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洛阳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关于一战后的国际秩序,威尔逊的想法是“对国际社会进行改造,克服竞争性的民族国家体系带来的弊端,消除国际无政府状态和权势政治,最终将民族国家的私利引向国际社会共同的利益”。威尔逊的这一主张(       
A.意在促进世界和平发展B.深受社会主义革命的影响
C.确立了美国的霸权地位D.助推了国际新秩序的构建
3 . 17世纪后期,西班牙王室财政拮据,通过卖官鬻爵收敛钱财,购买这些殖民地官职的主要是富裕起来的克列奥尔人(指出生在拉美殖民地的白人)。他们利用王室对殖民地管理松弛的机会,与殖民地总督府和检审厅建立了牢固的联盟,形成地方权力体制的社会基础,使他们能够与软弱无力的帝国政府进行有效的对抗。以上材料从侧面说明(     
A.西班牙海上殖民霸主地位日益稳固
B.克列奥尔人崛起促进拉美独立
C.葡萄牙王室在美洲的特权受到冲击
D.帝国政府克列奥尔人利益一致
4 . 1874年8月,明治政府建立了东京女子师范学校,该校在建校时拟招100名学生,后参加入学考试的有193名,74名经考试合格,但坚持到最后毕业的只有15名。地方上的情况更为糟糕,1875年石川县女子师范学校建校时,计划招收80名学生,但参加考试的只有7名,坚持到毕业的只有2人。据此推断(     
A.女性政治地位有所提升B.社会观念转变艰难
C.近代教育体系已经完备D.文明开化成果显著
5 . 维也纳会议秘书长腓特烈·根茨在1816年写道:“这次会议所带来的不过是军事力量事先已办好了的复辟,以及列强之间的协定……会议既没有作出任何一项多少具有崇高性质的决定,也没有采取任何一种有关社会秩序和福利方面的重大措施,来补偿人类遭受长期痛苦的部分损失,或者使人类对未来安心。”由此可知(     
A.主要任务是恢复封建王室的统治B.具有大国协调争夺利益的反动性
C.开创以会议谈判解决争端的先例D.预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即将到来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人物时间著作主张
梁启超19世纪90年代中后期《变法通议》“吾推极天下积弱之本,则必自妇人不学始”“欲强国,必由女学”
孙中山1912《复女界共和协济会书》“天赋人权。男女本非悬殊。平等大公。心同此理……女界多才,其入同盟会,奔走国事,百折不回者,已与各省志士媲美……女子将来之有参政权,盖事所必至”
陈独秀1921《妇女问题与社会主义》妇女的痛苦,十件总有九件经济问题,而社会主义不止解决妇女的问题,且可以解决一切的问题
吴似鸿1937《北上劳军日记》“我们妇孺为全国人民过半以上,能力薄弱,但爱国之心不后于人……我们希望和平,和平,第三个还是和平!所以我们希望长官以及兵士们不再打自己人,在这期间我们要打倒汉奸卖国贼”
根据材料并结合中国近代史的相关史实,自拟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运用具体史实,对材料的整体展开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2023-12-17更新 | 1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洛阳市新安县第一高级中学2024届高三12月阶段检测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灾异思想一直贯穿整个中国古代社会。汉代,董仲舒明确提出“天谴灾异说”,将国家发生的各种异常自然现象的原因归结为统治者“失道”“失德”。南宋时朱熹也大力提倡禳弭救灾的思想。“天人感应”与“灾异天谴论”的儒家理念使封建君臣在灾荒时期产生巨大的心理压力,迫使他们为救灾尽心尽力。同时,儒家也支持进行求神禳灾等祭祀活动,虽然这种活动并不能,也不会真正起到禳灾作用,但它一方面向全社会表明国家对灾害的重视;另一方面,也表明政府对民众的关心,并为那些无望的灾民提供了一线战胜灾害的希望。

——摘编自王红霞《中国古代的灾荒与儒家的生命力——以儒家荒政思想为视角的考察》

材料二   从乡村底层走上权力巅峰的明太祖,对荒政破败与王朝衰亡之间的关系有深刻的体会,洪武元年(1368年)他就曾明确告诫臣下:“恤其老……恤其幼……天下之老幼咸悦矣,其心有不归者,寡焉!”在频繁实施赈恤的过程中,明初荒政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其一,将救荒的行政权力统一集中到户部,使户部担负起“以积贮之政恤民困”的职责。其二,明确了“不拘时限”的报灾之法,“勘灾既实,尽与蠲免”的蠲免之法,“大口六斗,小口三斗,五岁以下不与”的赈济标准和“务使饥民切沾其利”的赈济原则。其三,构筑了“遣御史巡行以广耳目”的监察网络和耆民报灾制度,制定了严厉的灾荒行政奖惩政策,有效遏制了官员在荒政中的懈怠和责任推卸等行为。

——摘编自杨乙丹、卢勇《明代灾荒赈贷制度探析》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灾异思想给古代赈灾工作带来的影响。从灾异思想中指出儒家思想具有生命力的主要原因。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明太祖赈灾的根本目的及取得一定成效的原因。
2023-12-17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洛阳市新安县第一高级中学2024届高三12月阶段检测历史试题
8 . 唐初,御史弹奏并不需要经过其他任何外部机关即可独立完成。但到唐中宗、玄宗时期逐渐形成“进状”制度,即御史在弹劾官员前先将奏本呈送中书门下听候其审批,若中书门下批示同意,御史便可以在朝会上公开上奏弹劾,否则就不能弹劾。这种变化(     
A.推动了三省制度完善B.保证了行政决策的科学
C.限制了监察御史权力D.促进了中央集权的发展
2023-12-17更新 | 8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洛阳市新安县第一高级中学2024届高三12月阶段检测历史试题
9 . 鸦片战争前广州十三行中最大的怡和行经营者伍秉鉴拥有资产超过2600万两白银,约为当年清政府财政收入的一半。怡和行巨额投资美国铁路、证券交易和保险等现代金融项目,还是英国东印度公司的最大债权人。据此可知,当时(     
A.私商可以进行大规模外贸B.中国掌握对外贸易主动权
C.民间仍有了解世界的渠道D.地方经济势力与外部勾结
10 . 如表是抗日战争时期部分群体货币收入的购买力指数数据(以1937年为100)。据此可知,抗日战争时期(     

教授士兵公务员(重庆)产业工人农村工人(四川)
1937100100100100100
1938959177124111
193964644995122
19402529217663
19411522167882
19421210111575
1943146106958
194411

41
194512



A.农民受战争影响较小B.民族工商业濒临破产
C.国统区物资供应紧张D.国民党统治严重削弱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