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0 道试题
2 . 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条件是(            
①北魏统一北方;②民族融合;③吸收汉族先进的文化;④民族矛盾尖锐;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②③④
3 . 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1979—1990年在任)上台后就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她主要采取四项措施,一是私有化,二是控制货币,三是削减福利开支,四是打击工会力量。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其改革背景的是
A.经济“滞胀”B.福利国家的弊端
C.凯恩斯主义失灵D.新经济的出现
4 . 春秋战国时代,尊神敬天的传统观念发生动摇,愈来愈多的人对天产生了怀疑。如郑国子产就说“天道远,人道迩,非所及也,何以知之。”与此相关的背景是
A.周天子权威逐渐下降
B.传统农业经营方式形成
C.中央集权雏形开始出现
D.儒学信徒的不断增多
2017-08-18更新 | 337次组卷 | 22卷引用:【全国百强校】河南省林州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5 . 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开始确立于西汉武帝时期,下列与汉武帝大力推行儒学教育有关的社会背景是
A.经济发展使综合国力加强B.西汉中央地方教育系统的建立
C.君主集权取得对割据势力的胜利D.佛教冲击了我国的传统文化
2017-08-27更新 | 11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安阳市第三十六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近代学者梁漱溟在《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中写道:“数千年以来使吾人不能从种种在上的威权解放出来而得自由;个性不得伸展,社会亦不得发达,这是我们人生上一个最大的不及西洋之处。”对此观点评述合理的是
A.梁漱溟猛烈批判中国古代的君主专制制度
B.梁漱溟认识到中西方社会在本质上的差别
C.梁漱溟认为中国的落后根源于个性被束缚
D.梁漱溟提出这一观点的背景是新文化运动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儒学对中国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有人形容孔孟是“逆时之士”,而把经常被人视为儒家“旁门左道”的荀子以及后来的董仲舒,称为“顺时之士”。

材料二   经学是指中国古代,研究儒家经典,解释其字面意义、阐明其蕴含义理的学问。以下西汉和宋代官定“经”的范围:

西汉五经:《诗》《书》《礼》《易》《春秋》。

宋十三经:北宋时,承继唐代九经定制,但是《孟子》的地位有所上升,南迁以后,《孟子》的地位已经不可动摇,升格为经,与开成石经合做十三经。

材料三   黄宗羲认为政治之所以腐败,人民之所以受难,最大的祸根就是专制君主。为此他提出限制君权的主张:恢复宰相制度,使宰相有职有权,能与天子“同议可否”。重视学校的作用,认为学校不但是培养人才的场所,而且应当成为“公其非是”的议政机关。并且要求使“治天下之具皆出于学校”,要把学校发展成含有近代意义的议会机关,要求将决定是非的最高权力从天子手中转移到学校。他还主张将郡县制和分封制结合起来,加强地方的独立性和自立性。

——摘编自武树臣《黄宗羲的法律思想及其历史地位》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孔孟与荀子分别被视为“逆时之士”和“顺时之士”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西汉和宋代的经学对儒学发展产生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概括黄宗羲的思想主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历史进步性。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8 . 19世纪末,维新运动兴起的原因和条件包括
①早期改良主义思潮的影响
②甲午战争加深了民族危机
③近代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
④资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
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
材料分析题 | 容易(0.94) |
9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中国和西方国家科技发明世界地位变化统计表:
以1500年为分界,提取图表中的变化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领先者取得优势地位的原因?
2016-08-12更新 | 124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南省林州市第一中学分校(林虑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10 . 魏源将传统的“天不变,道亦不变”的儒家公羊学派作了改造,将公羊“三世”说解释为太古、中古、末世三世,认为“三世”气运循环,社会历史由“淳朴”的太古递嬗为中古,再由中古递嬗为“弊极”的末世。末世之后,“气运再造”,历史就又进入到一个新的“太古”境界。材料表明魏源
A.认为历史是周期循环的
B.对封建社会的兴衰原因做了客观分析
C.具有历史进化论史观
D.倡导变革社会政治制度的主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