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1 道试题
1 . 周代实行以宗法制为基础的世卿世禄制,到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开始重“功绩”而轻视“祖荫”。如管仲被齐桓公立为相,拜仲父,是以才得拜,以功得贵。这一变化反映了(     
A.分封宗法制彻底瓦解B.官僚政治制度的确立
C.新兴地主阶级的兴起D.社会转型趋势已出现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宋代江南城市社会救助体系构建和形成过程中,作为主导的官方把赈灾救荒作为社会救助的重点,并陆续采取了一系列相应措施,有赈济、赈货等类型。江南城市的民间救助多为自发的个体行为,即使形成一定的组织,也以个体自愿为基础。施行救助主体有士人(包括部分官员)、工商富室和僧道人员。他们大多出于传统儒学所倡导的仁义思想和社会理想,将参与社会救助活动视为仁义的实践与推广。相对于传统荒政和乡村救助;宋代江南城市的社会救助有着诸多特点,呈现朝社会保障体系发展的趋势。

——摘编自陈国灿《论宋代江南城市的社会救助》

材料二   19世纪中叶以后,中国社会传统的救助活动呈现出新的特征与状态。晚清政府已无法如“康乾盛世”时期那样向受灾民众提供应有的救济和帮助,而以士绅富民为主体的民间救助活动日趋活跃。随着近代社会产业结构的改变及贫困群体的扩大,以贫困人为对象的社会救助活动越来越受到民间救助组织的重视。部分先进中国人也开始学习和研究西方国家开展社会救助的思想和经验,反省中国传统做法和理论的缺陷,使以传教士为先导的外国慈善活动逐渐活跃。这些变化引起了中国社会救助活动的变动。

——摘编自陈桦《中国社会救助活动的近代转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代江南城市救助的特点及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晚清时期中国社会救助活动的转型及原因。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太祖废除丞相后,因繁多的政务和大量的奏章,一个人无法管理,故设殿阁大学士,由文人充任,批阅奏章,只可备顾问。到明成祖时,殿阁臣僚入值文渊阁,可以参预机务,但“不置官属,不得专制诸司”,“批答出自御笔”。宣德初年,明宣宗开始让内阁和个别部的尚书对中外奏章提出处理意见,用小票墨书,贴子疏面进上,称为“票拟”,然后呈皇帝“易红书批出”。及至正统初年,因英宗朱祁镇9岁登基,年龄幼小,太皇太后全权委政内阁,使内阁票拟制度化。到明世宗中叶,夏言、严嵩等人执掌内阁,地位赫然为真正的率相,亦可压制六部。然而,首席内阁大学士(或称内阁首辅》虽然有票拟的权力,但却不得不依顿于内部太监送达批红。

——摘编自朱绍侯等《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   清朝建立之初,内阁、议政处、南书房三者的职掌分别是:“国家初制,章疏票拟主之内阁,军国机要主之议政处,其特须诏旨,由南书房、翰林院视草。”雍正帝设置军机处后,大权归之,“机要章奏皆下焉。诏旨有明发、有密寄,由(军机)大臣面呈指挥具稿以进。自是内阁票拟特寻常吏事,而政本悉出机庭,兼议政,视草而一之”。至乾隆时,内阁权更轻,票拟本章只是例行公事,“凡阁臣不入枢府(军机处)者,则一切要政皆不得预闻,宰相备位而已”。

——摘编自[]管世铭(鹤半巢诗集·序》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明朝内阁首辅和宰相的不同。
(2)根据材料二,概括清初内阁地位的变化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变化的原因。
4 . 北方民族穿胡服便于骑马射箭,又利于保暖。北魏孝文帝要求本族改穿汉服时,胡服却在汉人中流传开来。这体现了(     
A.北魏统治基础脆弱B.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
C.少数民族实现汉化D.民族交融趋势加强
2024·河北·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5 . 吕思勉指出:“至战国时,则(一)北方诸侯,亦不复将周天子放在眼里,而先后称王。(二)二三等国(较小诸侯国),已全然无足重轻,日益削弱,而终至于夷灭,诸一等国间,遂无复缓冲之国。(三)而其土地又日广,人民又日多,兵甲亦益盛,战争遂更烈。”据此可知,战国时期(       
A.天子权威开始衰微B.诸侯割据混战不休
C.统一趋势日益显现D.农业生产发展迅速
2024-05-16更新 | 7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河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临考预测历史押题密卷A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6 . 1953年,美国新闻署成立,其核心使命是从事公共外交,通过电影、电视、电台、出版物等各种手段宣传美国社会,展示美国的“优越性”。此外,它还对著名黑人生活进行了积极描述,以展现美国种族关系发展的合理性与进步性。材料所述举措的历史背景是(     
A.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显现B.美苏两国冷战对峙的加强
C.美国霸权主义的全面衰落D.西方本主义阵营开始分化
2024-05-12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名校(NT20)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大比拼考试历史试卷
7 . 4世纪时,华僧已取代胡僧,成为译经、传教及组织僧团的主要力量。过去胡僧以原居国名为姓(如竺、康等)的习惯,已代之华僧以释为姓。这反映出当时(       
A.民族交融趋势加强B.佛教呈现本土化趋势
C.佛教影响主流文化D.中外文化交流的频繁
2023-07-19更新 | 151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北省保定市六校联盟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如图为唐代的书法作品。据此可知,唐代的书法艺术(     
   
柳公权《玄秘塔碑》        颜真卿《多宝塔碑》
A.反映出楷书书体逐步走向完备B.呈现出个性化平民化的发展趋势
C.体现了士大夫阶层的清闲雅逸D.融汇了南朝的秀美和北朝的雄健
2023-12-02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沧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 . 1941—1945年间,在苏联集体农庄中的农民收入中,以谷类和土豆计算的实物工资有下降趋势,农民个人出售农产品的货币收入在其全部收入中的比重则显著增长。上述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A.新经济政策中市场机制的调节B.苏联产业结构得到有效改善
C.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实现D.二战推动了苏联政策的调适
2023-05-07更新 | 126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北省邯郸市永年区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5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如表所示为关于古代中国的部分考古成就。这可以用来说明(     
1广东英德市牛栏洞等遗址中发现了距今12000年到1000年的稻作遗存
2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等许多考古发现表明,长江流域、太湖流域在7000年到6000年前已普遍种植水稻,江苏草鞋山遗址发现了距今6000多年的古稻田遗址
3商代水稻在黄河南北均有种植,郑州白家庄遗址、安阳股墟中都有水稻遗存发现
A.中华文明起源的多元一体格局B.早期农业灌溉技术的辉煌成就
C.中国早期水稻种植的扩展趋势D.中国的稻谷培植技术领先世界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