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3 道试题
1 . 1941—1945年间,在苏联集体农庄中的农民收入中,以谷类和土豆计算的实物工资有下降趋势,农民个人出售农产品的货币收入在其全部收入中的比重则显著增长。上述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A.新经济政策中市场机制的调节B.苏联产业结构得到有效改善
C.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实现D.二战推动了苏联政策的调适
2023-05-07更新 | 133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北省邯郸市永年区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5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辽金时代所谓的“汉人”,是特指辽朝境内以燕云十六州人口为主的汉族人民。由于长期处于异族统治之下,“汉人”具有明显的胡化倾向。宋人不承认他们是汉人,而契丹、女真等民族却仍将他们看作是汉人。这一现象说明当时(     
A.少数民族封建化加速B.民族交融趋势加强
C.推行民族歧视的政策D.民族矛盾趋于缓和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如表所示为关于古代中国的部分考古成就。这可以用来说明(     
1广东英德市牛栏洞等遗址中发现了距今12000年到1000年的稻作遗存
2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等许多考古发现表明,长江流域、太湖流域在7000年到6000年前已普遍种植水稻,江苏草鞋山遗址发现了距今6000多年的古稻田遗址
3商代水稻在黄河南北均有种植,郑州白家庄遗址、安阳股墟中都有水稻遗存发现
A.中华文明起源的多元一体格局B.早期农业灌溉技术的辉煌成就
C.中国早期水稻种植的扩展趋势D.中国的稻谷培植技术领先世界
4 . “虎溪三笑”为佛门传说,讲述的是陶渊明、名僧慧远、道士陆修静三人相谈甚欢,依依惜别之事,这一传说的流行反映了思想界儒、佛、道三教融合的趋势。该传说可能始于(     
A.春秋时期B.两汉时期C.三国时期D.隋唐时期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由于受限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工业生产能力,中国出口商品一直以初级产品为主,到1957年初级产品出口额占中国总出口的比重仍高达636%,工业制成品出口额占比仅为364%,而且其中将近3/4是轻纺工业产品。中国进口商品则以成套机械设备和工业生产原料等生产资料为主,“一五”期间其进口额占中国总进口的比重始终处于916%以上。据统计,1950年,私营企业承担的进出口额在中国进出口总额中占335%,之后随着对私营企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非国营企业逐渐在中国对外贸易活动中退出,到1957年中国进出口贸易全部由国营外贸公司垄断经营。由于冷战背景下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新中国实施敌对、孤立甚至封锁禁运政策,我国内地贸易的市场主要是中国港澳地区、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同时与部分西欧国家(英国、法国、瑞士等)也有小规模的贸易往来。

——摘编自盛斌、魏方《新中国对外贸易发展70年:回顾与展望》

材料二

   

——据《中国统计年鉴(2018)》整理

(1)根据材料一,概括1950~1957年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指出1958~1977年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的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372年,高句丽设立太学,作为国家的教育机关,以传播汉学为主要内容。8世纪,日本仿效唐代的教育制度,在中央设立太学,在地方设国学,学习《史记》《汉书》《礼记》《尚书》等中华传统经典著作。这反映了(     
A.华人移民的历史贡献B.东亚各国文明的相互交融
C.中华文明的辐射作用D.东亚政治一体化趋势加强
2022-07-11更新 | 564次组卷 | 17卷引用:河北省保定市高碑店市崇德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8 . 中华法体系是与欧洲大陆法系、英美法系、伊斯兰法系、印度法系并立的世界五大法系之一。中华法系确立的标志是( )
A.韩非子提出“以法为教”“以吏为师”B.唐朝颁布《永徽律疏》,即《唐律疏议》
C.魏晋时期出现律令儒家化的发展趋势D.明朝《大明律》开创了律例合编体例
21-22高一上·河北·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唐朝时期,统治者推行宽松的宗教政策,思想多元化继续发展,从儒、佛、道三教并行到三教合的趋势更加突出。这说明当时
A.佛教开始本土化进程B.崇尚“清谈”的社会风气盛行
C.儒学已丧失正统地位D.文化呈现开放与包容的特征
2021-12-02更新 | 183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北省神州智达省级联测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考试历史试题
10 . 正象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每年的泛滥不可预知、来势凶猛,从而促成了苏美尔人的不安全感和悲观那样,尼罗河每年的泛滥可以预知、趋势平缓,从而助长了埃及人的自信和乐观。苏美尔人把他们的洪水之神视作恶神,而埃及人则把他们的洪水之神看作“它的到来会给每个人带来欢乐”的神。这主要反映了
A.大河流域文明的差异性B.宗教观念对文明的影响
C.大河流域文明的封闭性D.地理环境对文明的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