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30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黑格尔认为“改造社会的事业是批判的大脑活动”,马克思却认为“创造这一切,拥有这一切并为这一切而斗争的是现实的、活生生的人”。下列选项中符合马克思这一论断的是(     
A.“至今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
B.“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同样是不可避免的”
C.“共产党人可以把自己的理论概括为一句话:消灭私有制”
D.“历史上的活动和思想都是‘群众’的思想和活动”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列宁认为“靠《凡尔赛和约》来维系的整个国际体系、国际秩序是建立在火山之上的”。下列选项中,可以为这一论断提供依据的是(     
①德国向战胜国割地赔款,其海外殖民地被战胜国瓜分
②中国收回山东主权,但日本保留诸多特权
③英、法对原奥斯曼帝国部分地区实行委任统治
④德国由美、英等国分区占领
A.①④B.②③C.②④D.①③
3 . 近代北京多次遭受外国侵略,下列图片反映了第二次鸦片战争史实的是(     
A.B.
C.D.
2024-05-18更新 | 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廊坊市廊坊卓越艺术职业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4 . 与下面图宣传画直接相关的会议是(     

A.中共一大B.八七会议C.遵义会议D.洛川会议
5 . 魏源在《海国图志》序中说:“是书何以作? 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并指出:“凡有血气者所宜愤悱,凡有耳目心知者所宜讲画(议论,筹划)也。”魏源提出以上主张(     
A.颠覆了传统的华夷观念B.变局下知识分子的探索
C.顺应了民主共和的潮流D.利于缓和国内阶级矛盾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6 . “华北自治运动”激起了华北学生的大规模游行示威,即一二·九运动,以下口号符合该运动特征的是(     
A.“外争主权,内惩国贼”B.“打倒列强,除军阀”
C.“停止内战,团结抗日”D.“反饥饿、反内战、停止迫害”
7 . 如表是1914年,列强对拉丁美洲累计的投资额统计,据此可知(       

国家

投资额

份额

英国

37亿美元

43.5%

美国

17亿美元

20%

法国

12亿美元

14.1%

德国

9亿美元

10.6%

比利时、荷兰、葡萄牙等

10亿美元

11.8%

A.拉丁美洲与列强的矛盾缓和B.欧洲列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C.拉丁美洲经济深受西方影响D.美国推行门罗主义取得效果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20世纪初,亚洲除日本外,其他国家均沦为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到1914年时,非洲除了埃塞俄比亚和利比里亚,基本上沦为殖民地;拉美除原有的殖民地外,独立的国家实际上成了英美等国的附庸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这一现象主要反映了(       
A.不平等的国际秩序B.列强间矛盾的缓解
C.资本原始积累的加剧D.平衡的多元文明格局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古代世界的许多国家各具特色。下列选项中,史实与结论不相符的是(     
选项史实结论
A国王是整个政权的核心和最高主宰,他的权力被认为来自神。波斯帝国继承了西亚地区传统的君主专制制度
B阿拉伯帝国的最高统治者是哈里发,下设各部大臣,辅助哈里发分掌行政、财政和宗教等方面的事务。阿拉伯帝国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
C14世纪中期,奥斯曼人逐渐征服巴尔干和东南欧部分地区。到16世纪后期,奥斯曼帝国先后征服西亚和北非部分地区。奥斯曼帝国建立起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
D高丽在中央设三省六部,将地方划分为十道,推行土地国有,引入科举考试选拔官员。高丽王朝仿效中国唐朝制度
A.AB.BC.CD.D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一在西欧城市重新兴起和工商业迅速发展的过程中,市民阶层形成了,商人和银行家作为市民阶层的上层,发展为早期的资产阶级。市民反对封建割据,反对领主特权,支持国家统一和王权强化。而建立新城市符合国王们削弱诸侯势力的政治考虑,因而国王成为城市的长期盟友。国家出现了不与封土相联系的官吏;市民阶级开始参与政治。城市的兴起和繁荣,产生了市民日常需要的世俗文化和世俗教育,文化教育不再为教士所垄断,大学的兴起被认为是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

——摘编自《世界中古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图中A、B、C、D代表的古代文明的名称。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世纪西欧城市兴起的历史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