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474 道试题
1 . 《史记·陈涉世家》记载:“当此时,诸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楚兵数千人为聚者,不可胜数。”这反映了秦末农民起义(     
A.以六国贵族为主力B.反对实施郡县制
C.起因于官吏的贪腐D.得到了广泛响应
2022-12-08更新 | 365次组卷 | 32卷引用:江苏省盐城市建湖县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史料记载:琅琊王氏家族,“六世名德,海内冠冕”,当宰相的接二连三,甚至连白痴也可出任高官。导致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郡县制的继续推行B.科举制的确立
C.九品中正制的实施D.分封制的实施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3 . 史料记载“官分南北,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这一史料记载的制度是(     
A.汉代的郡国并行制度B.辽朝南、北面官制度
C.金朝“猛安谋克”制D.西夏的汉制番称
2023-01-13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淮安市涟水县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学业水平合格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4 . 中国古代创造了灿烂的文化,成就斐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孔子整理《诗》《书》《易》《论语》等文献并成为儒家经典
B.唐朝孙思邈完成《千金方》,是世界上最早由国家颁行的药典
C.北宋王祯撰写《梦溪笔谈》,记载和总结了当时许多科技成果
D.明朝徐光启著述的《农政全书》,系统记载了古代农学的知识
2022-11-06更新 | 8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5 . 《清仁宗实录》记载“天朝不宝远物,凡尔国奇巧之器,亦不视为珍异。尔国王其锯和尔人民,慎固尔疆土,无间远迩,朕实嘉之。嗣后毋庸遣使远来,徒烦跋涉”。这些思想主张反映出(     
A.清朝天朝上国理念B.中外交涉事务频繁
C.中国主动学习西方D.近代外交理念萌发
2022-11-06更新 | 13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魏晋南北朝时期人口的流动,既有居住在边地的少数民族向中原地区流徙,也有中原地区的汉族人口纷纷外迁。史书中关于“百官流亡者十八九”和“中州士女避乱江左者十六七”的记载很多。十六国以来,许多少数民族在中原与汉族杂居,一遇变乱,同样成为流动人口。波澜壮阔的人口大流动,从短时态来看是加剧了社会动乱,但它也对社会的久远进步,开辟了道路。

——摘编自曹文柱等《乾坤众生》

材料二   唐代的两大重要政治制度具备了现在“民主”的因素。一个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皇权,折射了现代三权分立和内部民主的影子;另一个和当今的公务员制度相似,为国家选拔了人才,实现了社会的有效流动。尽管受时代的制约,唐代的“民主”制度终没能有效地继续运行,只能称其为“闪落的民主”,可历史见证了古人在追求民主的路上进行过的不懈努力。

——摘编自杨春莉《封建制度下闪落的民主》

材料三   唐初赋敛之法曰租庸调……玄宗之末,版籍浸坏,多非其实。……至是,炎建议作两税法。先计州县每岁所应费用及上供之数而赋于人,量出以制入。户无主客,以现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为行商者,在所州县税三十之一、使与居者均,无侥利。居人之税,秋、夏两征之。其租庸调、杂徭悉省。

——摘编自《资治通鉴》

(1)据材料一、举出魏晋南北朝时期人口迁徙的两种类型,并概括其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朝两大“闪落的民主”制度的名称。并分别简要说明它们被称为“民主”的理由。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两税法实施的积极作用。
7 . 西汉司马迁著《史记》,该书“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史记》中不可能记载的是(     
A.武王伐纣B.国人暴动C.刘邦建汉D.黄巾起义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8 . 据《清史稿·土司传》记载,“自(雍正)四年至九年,蛮夷改流,苗亦归化。间有叛乱,旋即平定”。这一举措(     
A.推动了行省制度的建立与拓展B.消除了少数民族领袖的影响力
C.加强了边疆与内地一体化趋势D.扩大了清王朝统治的疆域范围
2023-02-15更新 | 14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南京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如表是魏晋至唐宋时期有关佛教的论述记载,这些反映了(     

记述

出处

“佛教之所以重资生,助王化于治道者也。”东晋慧远《沙门不敬王者论》
“周孔即佛,佛即周孔。……周孔救极弊,佛教明其本耳。”东晋孙绰《喻道论》
“心平何劳持戒,行直何用修禅;恩则孝养父母,义则上下相怜。”唐代高僧慧能《疑问品第三》
“孝也极焉……以佛广之……孝其至且大也。”北宋契嵩禅师《孝论》
A.佛教本土化倾向明显B.中国古代思想的多元特征
C.儒学正统地位受挑战D.儒佛道三教合一趋势加强
2023-10-28更新 | 120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苏省苏州市常熟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